APP下载

高二区域地理《基于“最像火星的研究基地”的深度学习教学设计》

2019-08-13黄晓梅

新课程·中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黄晓梅

摘 要:这是2017学年第一学期广州市高二地理教师网络教研的一个教学设计的任务,给出一段文字和图像,对最像火星的研究基地进行教学设计。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寻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地理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的理论;第二部分,结合本教学设计的主题,尝试解读相关的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结合指定的教学设计主题,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方面,对课内教学内容、时间安排进行设计;第四部分,结合指定的主题,结合近年来相关的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撰写课时教学设计。这教学设计包括:课时前置作业的设计;课堂导学案的设计,课后作业的设计。

关键词:高考地理;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火星基地

一、设计思路

结合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哪几方面?地理深度学习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1.地理核心素养要求的几个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2.地理深度学习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发展高阶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1]。深度学习强调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有利于知识和信息的理解和长期保持。

深度学习基本特征:主动性特征、策略性特征、联系性特征、思维性特征。

3.尝试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地理深度学习设计的设计思路

学生学习取得成功,一部分体现于地理成绩的进步。因此在设计高二区域地理深度学习时,参考了近几年全国高考卷命题思路,结合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分层次逐步达成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的学习目标,并且通过探究能较深层次地领会区域地理要素形成的地理原因,形成的地理过程,尽量透析地理事实,尽量能多角度地综合地分析地理事物。

二、本材料涉及哪条课程标准,尝试解读这一课程标准

本材料涉及的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首先,对这条标准进行分解,确认其“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认知内容”是什么。从这条标准可看出:“举例”属于行为条件,“说明”“理解”属于行为动词,“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属于认知的内容。然后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对应中,“理解水平”包括有“解释、说明、运用、……”,这就表明要求学生进行解释、说明时,要梳理出明确的因果关系,把开始、经过、结果的思维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因此实施教学的关键是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最好是学生学习过的区域。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还应注意其“现状”和“变化”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另一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及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2]。

三、结合全国高考命题设问铺排顺序,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层次,课程标准地要求,本次深度学习拟设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讲评预习作业:2014全国卷Ⅰ,第37题研究思路是怎样的,按次序提出过哪些问题。

环节二:结合材料与核心素养要求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本次学习拟提拟安排以下问题。(见表1)

环节三:小结和布置作业。

四、基于“最像火星的研究基地”的深度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往届高考试题命题结构分析案例分析思路

2.学会提取题目信息,结合青藏高原的形成,分析红崖地区的“红”“崖”是怎样形成的

3.学会迁移,学会从推测红崖地区以前的自然环境特征迁移到推测出火星以前的自然环境特征

4.从设计方案入手锻炼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5.通过分析树立人第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培养提取信息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等。

[教学环节](见表2)

[本节课板书设计]

解题步骤:

图文信息提取→在题干中找到突破点→列出对应知识结构→从突破点出发结合材料写出答案

[作业设计]

1.预习作业:2014全国地理卷Ⅰ,第37题

2.课堂探究:导学案

3.课后作业:2013年全国地理卷Ⅱ,第36题;及其他(详见下表)

附:教学设计的素材(本市2017学年第1学期第12周高二地理网络教研活动要求)

【材料】

据报道,我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项目将落户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红崖地区(37.66°N,95.91°E),这里拥有典型的雅丹地貌群——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其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气候条件使之成为专家眼中“中国最像火星的地方”。

参考文献:

[1]Houghton W. Engineering Subject Centre Guide: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ory for Engineering Academics[M].Loughborough:HEA Engineering Subject Centre,2004.

[2]吳炳义,张军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策略[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

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