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不同的投喂策略对鹦鹉鱼生长及肠道消化酶指标的影响
2019-08-13李景龙刘广东尚东维
李景龙 刘广东 尚东维
摘要:以鹦鹉鱼为研究对象,探究黑水虻不同投喂策略对鹦鹉鱼生长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共设6个处理组,分别为持续投喂配合饲料(S组);3 次饲料,1 次黑水虻(S3H1组);2 次饲料,2 次黑水虻(S2H2组);3 次黑水虻,1 次饲料(S1H3组);持续投喂黑水虻(H组);1天黑水虻,1天饲料(SH组)。每组2个平行,每天饱食投喂4次,周期60 d。结果表明,各组之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黑水虻投喂比例增加,增质量率、特定增长率呈下降趋势,H组增质量率、特定增长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黑水虻投喂比例增加,饵料系数逐渐升高,饲料效率逐渐降低,各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鹦鹉鱼中肠、后肠H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S3H1组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H组(P<0.05)。前肠、中肠、后肠中S3H1组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H组(P<0.05)。中肠、后肠各组间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研究结果得出H组鹦鹉鱼生长最差,S3H1组消化酶活性最高,黑水虻最适合投喂比例在25%~50%之间。
关键词:黑水虻;投喂策略;鹦鹉鱼;生长;消化酶
中圖分类号: S963.2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01-0171-03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属双翅目昆虫,别称亮斑扁角水虻,原产于美洲,现已分布在世界各地,是腐食性的水虻科昆虫,食物范围广阔,可以以动物粪便、餐厨垃圾、动物腐烂尸体等有机质为食物,也可以米糠、麦麸等为食物[1-2]。黑水虻是一种完全变态昆虫,整个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黑水虻幼虫呈暗白色,可生长到20 mm长、6 mm宽。黑水虻体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粗蛋白含量为42%,脂肪含量达到35%,粗灰分为16%,粗纤维含量约占7%,氨基酸含量均衡,与鱼粉接近[3],能够用于鱼类的养殖。胡俊茹等研究表明,在豆粕用量为35%的基础饲料中,黑水虻幼虫培养基可替代豆粕用量的16%而不影响罗非鱼生长[4]。Bondari等用黑水虻幼虫单独、黑水虻幼虫和不同含量蛋白的商品饲料混合饲养斑点叉尾鮰和罗非鱼,结果也证明了黑水虻幼虫能够用于饲养鱼类[5]。
鹦鹉鱼系雄性红魔鬼鱼和雌性紫红火口鱼杂交培育成的淡水观赏鱼,体副宽厚,呈椭圆形,寿命4~5年,体长可达 20 cm[6],鹦鹉鱼喜欢清澈水质,适宜温度26~31 ℃,水质要求pH值6.5左右、溶氧8 mg/L。鹦鹉鱼食性较杂,人工饲料,丰年虾、黄粉虫、黑水虻都可作为饵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鱼 试验鱼取自天津嘉禾田源观赏鱼养殖公司,2016年7月9日随机挑选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实验鱼,移入实验地点(该厂打包车间)暂养、驯化,进行粗盐浸泡消毒处理,待其适应环境后,测量体长并称量体质量。鹦鹉鱼个体平均体长为(8.0±0.7) cm,平均体质量为(21.6±0.5) g。
1.1.2 基础饵料 鹦鹉鱼的配合饲料购自天津天祥饲料有限公司,配合饲料置于阴凉处存放。黑水虻幼虫由天津嘉禾田源观赏鱼养殖公司繁育。
1.2 试验鱼分组、饲养管理与样品的提取
待鹦鹉鱼完全适应后,取2 400尾实验鱼随机分至12个2.0 m×2.0 m×0.8 m的池中饲养,分为6个组,分别为持续投喂配合饲料(S组);3次饲料,1次黑水虻(S3H1组);2次饲料,2次黑水虻(S2H2组);3次黑水虻,1次饲料(S1H3组);持续投喂黑水虻(H组);1天黑水虻,1天饲料(SH组)。每组2个平行。试验鱼饱食投喂,每天投喂4次(08:00、11:00、13:00、17:00),每次持续30 min,30 min后捞出残饵,每日记录投饲量、水温,每天换水1/3~1/2,发现死鱼及时捞出测量体长和体质量,试验期水温29~31 ℃,pH值为7.2~7.5,溶氧>5 mg/L,氨氮控制在0.5 mg/L以下。周期60 d,测量鹦鹉鱼的体质量并取样。
采样前,饥饿24 h,全池称质量,每池取5条鱼单独称质量,对内脏、肝脏称重,取前肠、中肠、后肠。每池取10尾鱼静脉采血,4 ℃静置12 h后离心(4 500 r/min,4 ℃,10 min),取上清液(即血清),血清和肠道置于-80 ℃保存,以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各项指标。
1.3 生长指标
增质量率(WGR)=100%×(终末体质量+死亡体质量-初始体质量)/初始体质量;
饵料系数(FCR)=摄食量/(终末体质量+死亡体质量-初始体质量);
特定生长率(SGR)=100% ×(ln终末体质量-ln初始体质量)/饲养天数;
存活率(SR)=100%×终末体质量/初始体质量;
肝体指数(HIS)=肝胰脏质量(g)/鱼体质量(g)×100%;
脏体指数(viscerosomatic index,VSI,%)=内脏质量/全鱼质量×100%;
饲料效率(feed efficiency,FE,%)=体增质量/饲料消耗干质量×100%。
1.4 样品的测定
本试验共测定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3个消化酶指标。试验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中蛋白含量,均采用江苏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进行测定。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x±s) 表示,用Excel 2003及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水虻不同投喂策略对鹦鹉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H组成活率最高,各组之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黑水虻投喂比例增加,增质量率、特定增长率、末质量呈下降趋势,H组增质量率、特定增长率、末质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S、S3H1、S2H2、S1H3、SH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之间脏体指数和肝体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随黑水虻投喂比例增加,饵料系数逐渐升高,饲料效率逐渐降低,各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
2.2 黑水虻不同投喂策略对鹦鹉鱼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前肠中SH、S1H3、H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S组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S3H1、S2H2组(P<0.05),SH、S1H3、H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肠中S3H1组蛋白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S2H2、SH组差异不显著(P>0.05),S、SH组差异不显著(P>0.05)。后肠中H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S3H1、SH、S、S2H2組显著高于S1H3组(P<0.05),S3H1、SH、S、S2H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3 黑水虻不同投喂策略对鹦鹉鱼肠道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由表3可知,前肠中S、S3H1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SH、S2H2、S1H3、H组(P<0.05),S、S3H1组差异不显著(P>0.05),SH、S2H2、S1H3、H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肠中H、S1H3组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S、S3H1、SH组显著高于S2H2组(P<0.05),S、S3H1组差异不显著(P>0.05)。后肠中S2H2、H、S1H3组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S3H1、SH组(P<0.05),S3H1显著高于SH组(P<0.05),S2H2、H、S1H3组差异不显著(P>0.05)。
2.4 黑水虻不同投喂策略对鹦鹉鱼肠道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由表4可知,前肠中H组脂肪酶活性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SH、S3H1、S1H3、S2H2、S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肠、后肠中各组之间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3.1 黑水虻不同投喂策略对鹦鹉鱼生长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各组之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H组显著降低鹦鹉鱼末质量、增质量率和特定增长率(P<0.05),限制鹦鹉鱼生长,S、S3H1、S2H2、S1H3、SH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黑水虻不可完全代替基础饲料喂养鹦鹉鱼。H组饵料系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黑水虻投喂量增加,饵料系数逐渐增大,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黑水虻幼虫在大菱鲆饲料中的应用试验显示,随着黑水虻幼虫替代鱼粉比例的上升,试验鱼的末质量以及特定生长率出现了显著降低的情况[7],与试验结论相符。胡俊茹等利用黑水虻幼虫替代鱼粉饲喂黄颡鱼的试验显示,30%以上的替代比例限制了黄颡鱼的生长,且30%替代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显著低于对照组,从而得到黑水虻幼虫在黄颡鱼饲料中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30%的结论[8]。结果表明,黑水虻只能部分代替饲料。
脏器系数又称脏体比,即某脏器的质量与动物总体质量的比值,是试验动物主要生物学特性之一,是判断试验动物机体功能状态和健康状况是否正常的主要指标之一[9]。脏器系数在正常状态下一般都会保持恒定。脏体指数随黑水虻代替饲料比例增加先增大再减小,在S1H3组达到最大值,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肝体指数也差异不显著(P>0.05)。
3.2 黑水虻不同投喂策略对鹦鹉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鱼类摄食会引起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投喂不同营养成分饲料会影响鱼类消化酶的分泌[10]。黑水虻体内含粗蛋白42%,脂肪含量达到35%,粗灰分为16%,粗纤维含量约占7%,氨基酸含量均衡,与鱼粉接近[3]。
鹦鹉鱼前肠中S2H2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H组(P<0.05),S3H1组显著高于S2H2组(P<0.05),中肠、后肠中H组蛋白酶活性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S3H1组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H组(P<0.05)。鱼类蛋白酶活性与饵料中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11],并进而影响鱼类摄食和生长[12],一般鱼类蛋白酶活性的增加与其生长正相关[10],而H组的增质量率也显著低于S3H1组(P<0.05),符合此结论。
前肠S、S3H1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H组(P<0.05),中肠S2H2组显著高于H组(P<0.05),S3H1组显著高于S2H2组(P<0.05),后肠中SH组显著高于H组(P<0.05),S3H1组显著高于SH组(P<0.05)。一般来说,鱼类淀粉酶活性与其所摄食饵料的淀粉含量呈现正相关[11,13],本试验中各组之间淀粉酶活性随黑水虻代替饲料比例增加而减小,因为配合饲料中的淀粉含量要多于黑水虻,与试验结果一致。
前肠H组脂肪酶显著低于其他组,S、S3H1、S2H2、S1H3、SH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中肠、后肠脂肪酶活性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鱼类体内的脂肪酶活性与饲料中的脂肪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有些鱼呈正相关,有些鱼呈负相关。逯尚尉等用配合饲料、鱼肉、混合饵料分别投喂点带石斑鱼,研究表明各组之间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11]。
4 结论
本研究H组鹦鹉鱼生长最差,S3H1组消化酶活性最高。黑水虻可以部分代替饲料饲养鹦鹉鱼,黑水虻最适合投喂比例在25%~50%之间。
参考文献:
[1]Callan E M. Hermetia illucens,a cosmopolitan American species long established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J]. Entomol Month Mag,1974,109:232-234.
[2]李来刚. 优质活体饵料生物[J]. 科学养鱼,2016,45(7):68-69.
[3]Newton G L,Sheppard D C,Thompson S A,et al. The soldier fly,a beneficial insect:house fly control,manure volume reduction and nutrient recycling[C]//Proceedings nuisance concerns in animal manure management. Gainesville:University of Florida,1995,PRO107:106-116.
[4]胡俊茹,王绥涛,邱世殿,等. 黑水虻幼虫培养基替代豆粕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淡水渔业,2016,46(6):98-103.
[5]Bondari K,Sheppard D C. Soldier fly larvae as feed in commercial fish production[J]. Aquaculture,1981,24:103-109.
[6]劉万学.鹦鹉鱼的饲养及日常管理[J]. 黑龙江水产,2008(3):35-36.
[7]Kroeckel S,Harjes A G E,Roth I,et al. When a turbotcatches a fly:evaluation of a pre-pupae meal of the Black Soldier Fly(Hermetia illucens)as fish mealsubstitute-growth performance and chitin degradation in juvenile turbot(Psetta maxima)[J]. Aquaculture,2012,364/365:345-352.
[8]胡俊茹,王国霞,黄燕华,等. 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七届中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9]孙建新,安 娟,连 军. 影响实验动物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因素分析[J]. 实验动物科学,2009,26(1):49-51.
[10]杨代勤,严安生,陈 芳,等. 不同饲料对黄鳝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水产学报,2003,27(6):558-563.
[11]逯尚尉,刘兆普,余 燕.不同饵料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营养成分及组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19(5):648-653.
[12]李 芹,刁晓明. 不同饵料对瓦氏黄颡鱼稚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水生态学杂志,2009,2(1):98-102.
[13]Le R P,Alexandre J C,Thébaud L,et al. Marine fish larvae feeding formulated diets or livepery[J]. 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1993,24(2):211-224.杨志强,李潇轩,韩 飞. 锦鲤的耗氧率和窒息点[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