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探讨

2019-08-13赵建吉

南方农业·下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农业生产气候

赵建吉

摘 要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依靠当今的科技手段无法完全消除气候对农业造成的影响,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大量减灾、防灾的措施,如人工影响天气等,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运用。基于此,对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农业生产;气候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9.079

人工影响天气指的是为了降低或是防止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科学运用气候资源,在适当环境下经过科学技术手段对部分大气的物理过程实施人工影响,以达到增雨、消雾、防雹以及防霜等目标的活动。

1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运用中的意义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恶劣天气大量出现,水资源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受到了巨大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各个生长阶段对于水分、温度等气象因素有着完全不同的需求,而不同的天气状况也会给农作物带来不同的影响[1]。例如,冰雹会重创植物茎叶、毁坏果实,更有甚者会导致农作物绝收;雷雨会导致农田中有大量积水,造成农作物倒伏、淹没,进而造成农作物减产等。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导致农业生产出现了经济亏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所以,合理运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减少农业生产的经济亏损、确保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体现出了气象工作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价值。

2 人工影響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广西地区气象灾害类型多样,多种气象灾害同时出现次数相对较多,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当前,广西地区较为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冰雹、台风、暴雨、霜冻、降雪、干旱、冰冻、雨凇、洪涝、雷电以及寒露风等[2]。1978—2008年,广西地区洪涝灾害的受灾面积为3.07万公顷,干旱灾害的受灾面积为4.76万公顷,霜冻灾害的受灾面积为0.71万公顷,风雹灾害的受灾面积为0.71万公顷。这4种气象灾害的受灾面积在整体自然灾害受灾面积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7%。

2.1 人工防雹

冰雹灾害的出现往往伴随大风与雷电现象,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极其恶劣的影响。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主要有重创农作物茎叶、毁坏果实,甚至会降低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实施人工防雹作业能够将冰雹灾害的影响降至最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工防雹主要是经过GPRS、高炮等装置将炮弹发射到云层中冲散云团,将冰雹变成雨水降落下来。人工防雹常见的方式主要有化学、物理以及机械催化[3]。当前运用最多的是化学催化,即经过化学药品的催化限制冰雹的产生,达到人为破坏冰雹的目的。此外,此形式还能够将冰雹转变成降水,提前降雨,以降低农作物的经济损失。

对广西地区而言,在春、夏交替时,通常会发生插花性的冰雹灾害,一定程度上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冰雹灾害的受灾面积相对较广,对农业生产的损害通常是不可逆的。因此,这个时期急切需要运用人工防雹作业方式,削弱冰雹灾害造成的损害,进而在确保农作物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农作物产量增加的目的,以促进当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

2.2 增雨抗旱

旱灾是现阶段影响我国农业种植、生产的一大重要因素。旱灾是指由于长时间少雨或无雨造成农作物种植土地缺少水分,导致农作物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最后造成农作物产量减少的现象。干旱灾害大都出现在春、夏、秋三个季节。春季发生旱灾会对玉米与水稻的播种产生影响;夏季发生旱灾则会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秋季发生旱灾不但会导致夏季农作物收成降低,还会延长冬小麦播种的时间。如果三个季节同时出现干旱灾害,极易造成蝗虫等较大面积的虫害。为了能够妥善处理旱灾问题,人们提出了人工降雪、人工增雨等相关抗旱手段。人工增雨主要有冷云催化剂增雨和暖云催化剂增雨两种形式。暖云催化剂增雨主要是由飞机带着暖云催化剂如盐粉、尿素等,在云层中0 ℃区域内实施催化作用;冷云催化剂增雨主要是由飞机带着相应数量的冷云催化剂如干冰、碘化银以及液氮等其他化学物质,散播到干旱灾害发生的地区。

在人工影响天气措施的运用中,应用最多、最成熟的技术是人工降雨技术。人工降雨技术主要是通过运用高炮、飞机或火箭等运输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催化剂(如撒碘化银等),借此达到人工降水、减灾防灾的目标。人工降雨技术是近年来农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可以合理提升降雨量,转变降雨的周期,推动干旱区域农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为特殊区域发展灌溉农业创造可能。

2.2.1 在干旱时期开展人工降雨作业

广西地区仅在5—9月的降水量会超过100 mm,其他月份的降雨量通常低于100 mm。在农业生产的春耕秋收阶段,降雨量相对偏少,再加上广西地区气温偏低且地势地形独特,极有可能发生春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运用人工降雨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且降雨量的提升可以在舒缓旱情的前提下,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促使农作物健康生长。

2.2.2 在非干旱时期开展人工降雨作业

广西地区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年降水量大都在800~1 000 mm,严重约束了当地农业发展的规模,限制了广西地区农业的发展。因此,广西地区需增强人工降雨技术的运用,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适时进行人工降雨,削弱自然环境的影响,为广西地区种植业的发展创造可能性,有效转变当地农业的发展形式。

3 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的措施

3.1 强化对人工影响天气的认识

准确认识人工影响天气,才可以使得人们在具体实践环节科学运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规避气象灾害。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高度关注人工影响天气,强化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合理高效地运用人工防雹、人工降雨等手段,以减少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4]。有关气象部门需要定期组织对人工影响天气专业理论的学习与培训活动,提高工作能力,更好地推动农业生产稳定、快速发展。

3.2 创建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并未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因此,为了能够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更好地运用,亟待创建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坚持“科学、安全、高效”的原则,创建稳定、长期的投入机制,增大地方财政的资金投入力度,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所需的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参与。针对水资源高度缺乏的区域,需要加大人工增雨作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制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弹药安全管理台帐,完善炮点安全设施,积极开展星级站點创建工作,为创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制度奠定扎实的基础。此外,需增强对相关工作者的岗位培训和设备装置的管理,优化操作流程,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能够“安全、科学、高效”完成。

3.3 不断优化技术支持体系

基于当前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支持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融入气象部分气象业务的大格局,以气象预报、监测、信息资料业务建设与布局为重要基础,创建预报与监测精准、作业设计以及决策指挥科学、作业成效评价客观、业务分工与布局合理、业务运行流畅且与其他气象业务能够匹配发展的现代化技术支持体系,即创建功能完善、效益显著、保障有力的服务体系,建立管理科学、运转协调的管理体系以及结构科学的人才保障制度。

4 结论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为了确保农业的有序生产,需要高度关注人工影响天气的公共设施以及现代化作业设备,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始终秉持“需求引导、服务生产以及民生并重”的基本准则,创新科研体系,由根本层面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晖.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防灾减灾服务中的应用分析[J].农技服务,2017(8):81.

[2] 刘月玲,王秋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J].北京农业,2015(3):169-170.

[3] 王健,刘亚坤.北方干旱荒漠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及意义研究[J].时代农机,2018(6):41.

[4] 向丽洁,胡世明,陈蕾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J].吉林农业,2018(6):103.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人工影响天气农业生产气候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催化剂扩散轨迹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试验研究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现状与经验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降水物理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