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漫谈
2019-08-13王勇
王勇
摘 要:诗词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缩影。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初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在开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并且运用古诗词内容,进而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达到自身良好人文素养发展的目的。主要探究的就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以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初中生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直接决定了古诗词内容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与古诗词自身的特点相结合,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将古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进行挖掘,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在学生理解并掌握古诗词教学内容的同时,实现文化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从题目入手,把握古诗词的类型
古诗词鉴赏,需要遵循先读题目再对内容进行感悟的顺序。可以说古诗词的核心就是题目,很多古诗词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情感内容都直接体现在题目上。因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可以将古诗词的题目为学生进行讲解与剖析,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对古诗词进行整体的感知与领悟。比如说在对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首诗进行讲解时,教师首先对该首诗的题目进行了分析,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首诗是诗人回到家乡之后的感悟,常年在外地,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乡,肯定是有所感慨的。这首诗从题目上就为诗人接下来的感怀做了铺垫,直接表明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重回家乡,却已经物是人非的伤感,感叹岁月如梭、人生短暂。
二、鼓励学生阅读古诗词,体会其中内涵
对诗歌的阅读并不是简单的字面理解,而是需要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剖析诗歌的本质内涵。因此对于古诗词的阅读需要对其本身的意向进行把握,去探索诗人具体的情感寄托。比如说在对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进行阅读时,首先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出发,引导学生去理解诗词背后的内涵,诗人将自己比作是“沉舟”“病树”,感叹自身的悲惨遭遇,同时又利用这两个自然意象去表达新事物早晚可以战胜旧事物的决心吧,事情总是向前不断发展的,诗人本身对未来是充满着希望的。在读到“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时,要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发掘其中的典故,表达出诗人认为与伟大的自然相比自身的遭遇是不值一提的,这也反映出诗人本身所具备的乐观、豁达的乐观主义精神。由于初中生正处在文化知识素养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诗词的历史背景与蕴含的典故理解能力有限,很难做到独立阅读并且掌握诗词的内涵,因此需要教师从阅读本身出发,带领学生去对诗词进行鉴赏。
三、重点讲解古诗词内容,挖掘背景
要想对诗词的内涵进行真正的理解与掌握,需要学生从当时的创作背景出发,站在诗人的角度去分析当时他的处境以及所见所想,进而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说在开展《过零丁洋》这一首诗讲解时,教师在对诗词的题目与内容进行解读之后,学生对作者在诗词中所表达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不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因何而来,无法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无法理解诗词本身的情感特征。这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对诗词的内容进行讲解时,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自身的生平事迹为学生进行講授,那么自然可以帮助学生对诗词内容进行理解。作为南宋丞相,面对国破家亡而作的这首诗将当时山河破碎、国家危在旦夕的悲愤渲染到了极致,在诗词的最后表达了自身宁死不屈、不出卖国家、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诗词所蕴含的情感。
四、把握古诗词写作技巧,提升理解能力
古人在书写诗歌时也会运用大量的技巧,比如传统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直抒胸臆、对比、烘托等等,这些手法和技巧的运用给诗歌增添了更强烈的表现力,在《诗经》的开头常常运用起兴的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以蒹葭起兴描绘主人公望穿秋水的急切,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了比拟的技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抓住两种景物的共同点:白,将梨花之白比作白雪,白雪挂在枝头仿佛冬日里树上开出来梨花,将画面渲染得极其鲜活,让读者很容易想象到当时的画面,推陈出新,引发读者对自然界美妙的共鸣。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所重点关注的话题。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需要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推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继艳.诗词之韵: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174-175.
[2]杨银花.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浅析[J].新课程导学,2016(15):57.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