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还很年轻,你不是一个人
2019-08-13
@IaIa酱: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宝宝,怎么就30岁了?
小南:专家指出,在某种程度上,你感觉自己是几岁就是几岁。
平时大家祝贺别人生日也很爱说:“侣岁生日快乐”,哪怕对方已经18岁又过了18年。事实上很多人的确活得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满满的好奇心。专家指出,在某种程度上,你感觉自己是几岁就是几岁。你对年龄的感知,比实际年龄更能预测健康状况走向。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会变得越来越温和,变得不那么外向,对新体验也没有那么开放。那些自认为年轻的人的人格改变会小一点,而那些觉得自己老的人则会有更明显的人格变化。更为有趣的是,在年纪变大带来的积极变化上,像是更为认真,更少一點神经质,自认为年轻的人也有着更好的表现。
换句话说,自我感觉年轻的人同样获得了年龄增长带来的生活经验和智慧,而且并不以牺牲精力和活力为代价。因此,主观年龄低,并不会让人停留在不成熟的状态。主观年龄低于实际年龄,似乎也表示抑郁风险较低心理健康较好,意味着身体更加健康,罹患痴呆症风险更低,生病住院的可能性更小。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斯蒂芬(Yannick Stephan)分析了针对17000名中老年人的三项纵向研究的数据,发现大多数人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小8岁,但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老,而感觉自己老也产生了严重后果。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要老8至13岁的人,在研究期间的死亡风险高出18%到25%,且饱受疾病困扰。
主观年龄之所以会影响到健康,有很多的原因。这可能是伴随主观年龄的人格改变导致的,主观感觉年轻意味着你会享受到更多的活动,诸如旅行、学习一项新爱好等等。
德国耶拿大学的心理学博士贝林蒂埃(JenniferBellingtier)的研究发现,当年长的被试者感觉对日常生活有掌控能力的时候,主观年龄会更为年轻。而对年轻人来说,当下的压力和健康状况对主观年龄的影响更为显著。
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心理学家科纳特(Anna Kornadt)认为,较低的主观年龄是一种自我防卫,防止人们掉入衰老的刻板印象里。而且,人们的主观年龄具有多面性,可能在不同的领域表现不一样。比方说,一个人在工作时感受到的主观年龄,可能不同于在社交时的主观年龄。
科纳特询问了参与者在生活的不同领域的主观年龄,发现在工作、健康和财务这种跟年纪相关的负面刻板印象比较普遍的领域,较低的主观年龄能帮助人们摆脱自己所在的年龄组的负面形象。相信自己“虽然65岁了,但还是像50岁一样”,意味着对自己工作表现的担心少一点。
而且主观年龄较低的人,在展望未来的时候也更为正向。保护自己不被社会对衰老的负面看法所影响,人们会对未来更为乐观,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反过来也能进一步解释自我感觉年轻所带来的健康益处。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诺赛克(Brian Nosek)和同事林纳德(Lindner)调查了主观年龄和实际年龄差异在人的一生中的变化,发现大多数少年儿童主观年龄比实际年龄大,到了25岁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人们开始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小。
到了30岁的时候,大概有70%的人主观年龄小于实际年龄。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观年龄跟实际年龄的差异会变大。他们还测量了参与者的“期待年龄”,期待年龄也会随着实际年龄增长而增加,但会略低于实际年龄。
这似乎验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经历的生活是正向的,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巅峰年龄,大多数人会用滤镜去看待过去的时光,从而觉得稍微年轻一点的时光是最好的。
虽然时间是最好的滤镜,但无论你现在多大年纪,都应该时常问问自己,那些跟年龄相关的限制是否自我设限。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就像志玲姐姐在官宣中写的那样:“我愿意,一起去面对每一个未知,与每一次起伏,一同蜕变,茁壮。勇敢地,让未来到来,让过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