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柱见证德国160年风雨
2019-08-13马迎晨
马迎晨
近日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国家历史古迹办公室要把境内24个历史悠久的广告柱列为历史古迹,而其他大多数广告柱则在拆除之列。人们不禁感到疑惑,在德国司空见惯的这种水泥广告柱有什么值得纪念的历史意义呢?它们在德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这种广告柱被叫作“李特法斯柱”(如图),是19世纪中叶一位颇有经营头脑的德国出版商人恩斯特·李特法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目的是根除当时德国国内在墙壁和房屋上到处乱贴小广告的现象。从1855年起,这种富有德国特色的广告柱就开始从柏林蔓延到德国的其他城市,一直到邻近的奥匈帝国乃乃至至整整个个欧欧洲洲,,迄迄今今已已经经有有160160多多年年的历史了。
李特法斯柱其貌不扬,一般高3米,周长5米,底座多为花岗岩制成,柱体为中空的混凝土水泥管,顶端有的做成锯齿状,有的是莲花状,也有的做成头盔或者礼帽的形状,上面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各色广告。广告柱大多矗立在德国大小城市的街角、闹市、公园、林荫道这种既引人注目又不会妨碍交通的地方。目前在德国大约有5万多个,其中在柏林有2500多个,在法兰克福还剩500多个(法兰克福市政府在战后重建中专门重新修复了几百个被飞机炸毁的广告柱)。160多年来,广告柱一直扮演着信息中心的角色,各个城市的文化机构都喜欢利用这种广告柱来宣传本地的文化活动。
德国政府要拆除大部分广告柱的原因主要是其信息容量有限,宣传形式陈旧呆板,不如数字化广告牌效果好。大多数广告柱不得不面临“下岗”的窘境。德国政府之所以还要保留一部分有历史价值的广告柱,因为它们是德国文化的象征,是德国城市街景的重要标志,它承载了几代德国人对历史的记忆。
在柏林的海克舍尔市场就矗立着一个有名的广告柱,100多年前的1914年,德国军队从它身边列队走过,前往残酷的一战战场。在魏玛共和国的混乱时时期期,,这这个个柱柱子子曾曾经经被被内内战战双双方方拆拆下下来来当作街垒抵挡子弹。1933年,这里张贴过希特勒的竞选海报。二战爆发后,这里发布了各种各样的征兵命令和通告。1945年,柱子上又贴满了寻找二战失踪人员的寻人启事。
在德国现代史上,围绕着这些不起眼的广告柱不时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二战末期,慕尼黑大学的反战组织“白玫瑰小组”的绍尔兄妹曾经在当地的广告柱上张贴过反纳粹的传单。1945年4月,百万苏联红军兵临城下,柏林的德国守军把街头的广告柱变成一个个巷战堡垒和反坦克障碍物。冷战时期,东西方间谍往往选择西柏林偏僻地点的广告柱,作为接头点或者交换情报的天然邮箱。
这些颇具德国特色的广告柱也经常出现在很多西方谍战电影里,为影片增添了某种惊险神秘的气氛。如此看来,一个小小的广告柱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的德国史。难怪恋旧的德国人听到要拆除广告柱的时候大多感到留恋、怀念和伤感,他们纷纷在柱子上写诗作画,或者抱着柱子合影留念。在柏林西部威尔玛斯道夫区有一个广告柱,曾经出现在1929年的童话故事书《艾米尔和侦探们》的封面以及后来的电影海报上,而现在它被裹上白纸准备拆除,上面有一条手写的标语““拯救这个柱子拯救这个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