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心理安全感的基础性问题研究*
2019-08-13康良国
康良国,吴 超,王 秉
(1.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中南大学 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3)
0 引言
心理安全感是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及犯罪学等研究的热点问题[1],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学等学科领域,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心理安全感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生存,且其影响因素随生产力发展而改变。心理安全感作为安全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掌握人的安全心理状态、安全素养发挥、应急反应能力等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
心理安全感以人的心理状态及其行为反应为研究基础。现今风险防控的背景下,心理安全感不仅扩展至学校、社会治安、职业能力、人际关系等领域,也应用于企业安全生产,分为个体、群体与组织3大研究层面[2],且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当前心理安全感研究集中于工作绩效[3]、工作行为[4]与领导力[5]等范围。随着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心理安全感已渗透到多学科与多领域,且作为直接或中间变量研究管理问题。此外,心理安全感是人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对事故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从安全视角研究心理安全感对风险防控的影响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从安全科学的视域下理清企业员工心理安全感的基础性问题显得迫切与必要。鉴于此,根据不同领域关于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归纳与总结心理安全感的定义、特征与内涵,分析与探索心理安全感的维度与范畴,为完善心理安全感的结构体系奠定基础,从而把握心理安全感研究与发展方向。
1 心理安全感的定义与内涵
心理安全感已深入多学科领域,并衍生出许多交叉学科研究主题。根据Maslow需求层次理论,心理安全感是在满足生理需求基础上的一种心理的感觉。由于各学科关注点不同,研究心理安全感时,其基本概念有所差异。为理清心理安全感的定义与内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列举代表性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如表1所示。
表1 心理安全感的基本概念Table 1 Basic definition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心理安全感应用范围涵盖系统内部的安全保障及系统外部的风险防控。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心理安全感反映内心需求与现实状况偏差的主观感受。基于表1的基本概念,本文把心理安全感定义为个体对外部环境风险状况及其应对这种风险状况时形成的主观心理感受及行为反应。
根据心理安全感定义,总结归纳以下8个特征,进而初步指明安全科学视域下心理安全感的内涵,如表2所示。
2 心理安全感的维度
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安全认知水平,其心理安全感状况具有相应规律,而维度则是把握心理安全感研究与发展方向的坐标平衡点。结合管理学、心理学与安全学等学科属性,从时间、空间、主体与环境4个维度进行思考。各维度从不同层面对企业员工心理安全感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构建心理安全感四维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表2 心理安全感的特征Table 2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图1 心理安全感的四维结构体系Fig.1 Four-dimensional structure system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2.1 时间维
时间维可从员工年龄层、企业发展阶段、安全认知阶段、某段时期等层面探讨心理安全感[13]。
1)员工年龄层的时间维。根据国家法定劳动年龄,员工年龄层可大致划分青年(青春期、成熟期)、中年(壮实期、稳健期、调整期)2大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员工在安全方面的观念、经验与认知趋于成熟,其心理安全感状况呈现相应规律。换而言之,同一风险信息在员工青年时期呈现焦虑状态,而在员工中年时期可能呈现淡定状态。
2)企业发展阶段的时间维。与其他事物发展一样,企业发展也存在生命周期,即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对安全资源配置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对员工心理安全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企业发展四阶段对比而言,成熟期的企业有安全生产及风险防控方面的经验积累,安全管理体系趋于成熟,员工心理安全感处于相对良好状态。
3)安全认知阶段的时间维。安全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有保障了人的身心健康,才能持续在劳动生产中创造财富。根据人的安全认知阶段,可分为不自觉的安全认知阶段、局部的安全认知阶段、系统的安全认知阶段与动态的安全认知阶段。随着安全认知阶段的跨越,心理安全感状况蕴含的风险信息越具有指导价值。
4)某段时期的时间维。员工的心理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其心理安全感状况会随时间而改变。从人的属性分析,员工在白天时期比晚上时期的心理安全感高,在情绪好时期比情绪差时期的心理安全感高,在精力充沛时期比生理疲劳时期的心理安全感高。基于此,企业可根据员工在不同时间段心理安全感的状况进行分类管理。
2.2 空间维
空间维指个体对空间距离远近呈现的心理安全感状况[14]。空间距离会弱化人们对环境风险发生概率及其后果的感知,从而影响其心理安全感状况。
1)工作距离的空间维。由于企业内部的分工不同,员工进行沟通与交往时,工作距离具有相应特征,可划分为员工之间、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管理层之间4类。此外,工作距离具有一定空间界限,一旦逾越,可引起员工心理安全感变化,进而影响其工作能力的发挥。这对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具有指导意义。
2)接触范围的空间维。人们评估外部环境风险时,会形成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2种情景。直接接触指直接经历或观察外部环境风险而形成的主观判断,对人的心理产生久远与深刻影响,即心理安全感对人的影响深远。间接接触指间接从媒体信息、沟通交流或道听途说而对外部环境风险形成的主观判断,对人的心理产生浅析影响,即心理安全感对人的影响有限。
3)风险区域的空间维。风险量是风险发生概率(大、中、小)及其损失程度(严重、中度、轻微)的综合,其等级可根据应用需求进行分类。一般而言,风险影响范围按空间区域距离呈现逐级递减趋势,且心理氛围也呈现类似规律。换而言之,不同风险区域的人群最终形成相对稳定心理安全感,且随外界干扰呈现相应心理状况。此外,根据风险区域距离对员工的影响,可探究心理安全感的辐射范围与传播机制。
2.3 主体维
主体维指心理安全感的研究主体对象。主体对象的心理安全感状况对稳定组织风险、提升员工幸福、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员工类型的主体维。按照员工工作内容,可划分为知识型、技术型、管理型、临时型4类。不同类型员工的职责不同,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其风险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其心理安全感具有相应规律,且该规律可应用于风险防控及应急反应。
2)个体数量的主体维。个体数量层次不同,心理安全感内涵也随之演变,可从个体、群体、组织等数量层次进行分类研究[15]。此外,不同数量层次的心理安全感,其研究侧重点存在差异。随着个体数量增加,群体层面呈现的是心理安全感的轮廓,即整体心理安全感,且群体数量层次的心理安全感侧重人群外在行为蕴含的心理状况。
3)行业类型的主体维。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生产工艺蕴含的风险等级,可划分为高危行业与非高危行业企业员工心理安全感。高危企业员工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次远高于非高危行业,导致其心理安全感状况在风险防控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此外,高危行业企业员工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具有共性,可归为整体进行分类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减少人为失误。
4)经济收入的主体维。由于工作内容与工作绩效的差异,员工的经济收入存在分化,并由此划分为低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3类。例如,企业低收入人群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偏重于物质需求,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忍受度较高;而企业高收入人群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偏重于精神需求,对高强度的心理压力忍受度较高。
5)文化程度的主体维。教育对个体的认知与世界观具有重大影响。按照我国教育分级,划分为文盲或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技校、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文化程度人群。员工的文化程度越高,对生产工艺风险的辨识能力相对较强。可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研究外部环境风险对企业员工心理安全感状况的影响。
2.4 环境维
人的心理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影响。换而言之,人的心理活动可影响外界环境,外界环境也能反作用于人心理活动。环境维则是研究外部环境风险下人心理安全感状况。
1)环境危险度的环境维。依据外部环境风险可能对人造成的损害,可划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与无危环境4类。高危环境指可能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险的区域,中危环境指可能对人的身体造成残疾的区域,低危环境指可能对人的身体造成轻微伤害的区域,无危环境指对人的身体影响在生理机能允许范围内的区域[16-17]。不同外部环境,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例如,高危环境下心理安全感影响因素侧重于生命健康的保障,而无危环境下心理安全感影响因素侧重于工作创新等能力的发挥。
2)信息环境认知的环境维。个体接收外部环境的风险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与处理,转化为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由于知识、经验、教育与个性等差异,出现中间型、保守型、激进型、混合型等人群,使得相同风险信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18]。换而言之,即使相同风险信息,对应不同类型的人群,其心理安全感呈现不同规律。
3)工作氛围影响的环境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如何有效地计划、挖掘、组织与控制自身资源,以完成安全目标或任务,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重视。员工的学习行为、进谏行为、创新行为、工作敬业度、工作卷入度与工作绩效等能力发挥与心理安全感具有关联性。例如,心理安全感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且在学习型风格、创造型风格和创新行为的关系中有正向的调节效应[19]。
4)企业环境状况的环境维。员工所处的企业环境可分为企业内部环境与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指员工工作的环境,包括生产工艺设备、微气候环境、安全防护设备等,从微观层面影响企业员工心理安全感的波动。企业外部环境指员工生活的环境,包括区域的交通状况、治安状况、环境状况、居住状况等,从宏观层面影响企业员工心理安全感状况。
3 心理安全感的范畴
根据2017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从大类分析,我国共有97个行业。此外,根据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我国共有1 481个职业。无论从行业还是职业视角分析心理安全感应用范畴,心理安全感的研究都大有作为。从安全领域分析,根据2012年发布《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高危行业企业分布在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和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9大行业。此外,根据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是国家重点监管行业。从高危行业入手研究企业员工心理安全感状况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由于心理安全感涉及的领域宽广,根据研究目的与应用需求,可总结相应的研究范畴。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依据心理安全感的维度与发展趋势,从行业类型、高危行业、受众层次、受众规模、影响方式、作用水平、工种类型、工作维度、物质属性、需求层次10个方面总结与归纳心理安全感的范畴,如图2所示。
由于篇幅有限,举例分析影响方式、工作维度、物质属性3个方面6种心理安全感的研究范畴,如表3所示。此外,心理安全感的范畴复杂多样,可根据研究侧重点进行相应调整,以契合于实践需求。
图2 心理安全感的范畴Fig.2 Scope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范畴内容主观安全感主观安全感指个体对外部环境的主观评价和感受,且该感受是环境信息特征作用于人们感官而形成的意识反应[20],是一种主观的风险认知。主观安全感形成来源于个体的经历、沟通交流、媒体传播内容、物质运行状况等方面,是以信息不对称下的非理性人为前提客观安全感客观安全感指影响人身心健康而真实存在的风险因素,且风险因素可导致情绪波动、行为异常、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客观心理安全感是以信息对称背景下的理性人为前提,也是对风险的客观评价和感受形成的理论层面心理安全感,且与主观安全感博弈形成人员的外显行为工作数量安全感工作数量指员工在一定时间内急需完成的工作任务量。从基层员工乃至管理层,工作任务量关乎个体的职业存亡,是其作业过程的一个重要心理压力源,对员工的安全态度及应急反应产生重大影响。此外,企业规章制度不合理时,员工易面临工作任务量与风险防控相冲突的情境工作质量安全感工作质量指员工对当前工作任务量的有效完成度。工作质量影响员工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薪资增长、工作环境、工作地位等[21],虽不直接关乎个体岗位存续性,但对员工的心理期望产生重大影响,干扰其工作投入度及安全积极性氛围安全感氛围安全感指个体对群体或组织的氛围开放程度的一种反应[22]。在群体或组织氛围中,个体愿敞开心扉、贡献智慧、尊重他人、信任认同、人际关系等大环境中形成的安全与自由的感觉,是一种隐性影响的心理安全感。结合群体或组织心理特征,氛围是干预员工心理不安全感的“软性”策略目视安全感目视安全感指个体利用视觉器官感知外部环境所形成的心理感受,视觉冲击给人心理带来深刻影响,能直接改变人的情绪变化,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并具有一定态度倾向,是一种显性影响的心理安全感。结合虚拟现实等技术,目视手段是干预心理不安全感的“硬性”策略
4 结论
1)根据各学科领域心理安全感基本概念,心理安全感定义为个体辨识外部环境风险及其应对这种风险时形成的主观心理感受及行为反应,具有模糊、内隐、复杂、分维、变化、感知、依附、主观等特征,初步阐述安全科学视域下心理安全感的研究内涵。
2)心理安全感的研究维度包括时间维度(员工年龄层、企业发展阶段、安全认知阶段、某段时期)、空间维度(工作距离、接触范围、风险区域)、主体维度(员工类型、个体数量、行业类型、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与环境维度(环境危险度、信息环境认知、工作氛围影响、企业环境状况)4个,并构建心理安全感的四维结构体系,进而指明心理安全感的研究方向。
3)心理安全感的主要研究范畴包括行业类型、高危行业、受众层次、受众规模、影响方式、作用水平、工种类型、工作维度、物质属性、需求层次10个,基本涵盖心理安全感的研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