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绿化工程导控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以上海西岸传媒港绿化工程为例
2019-08-13杨博
杨 博
崔心红*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不断进行着创新实践。本文聚焦的上海西岸传媒港项目,为化解集约用地与环境体验之间的矛盾探索了一种新模式。其绿化工程在控规10%绿地率的条件下,创造了超出规划绿地面积3倍的绿化空间,并争创园区LEED-ND金级,展现了城市综合体[1]绿化工程建设的新趋势[2]。因工程管理与建设的实际需求,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提出应对绿化工程实施多专业融合的技术引导,并集合全院骨干技术力量探索构建了“五维导控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实际工程的技术难题。上海西岸传媒港是上海市徐汇滨江地区的重要先导项目,是文创、休闲、商务、交通等多功能复合的城市综合体[3],即将成为沪上全新的文化商业新地标。一期园区面积约20hm2,地下空间共3层,建筑形式多样,高度12~150m不等,目前已结构封顶。
1 西岸传媒港绿化工程特点
1.1 绿化指标
园区公共空间结构极具特色,除了一层地面以外,还通过“第二地面”将9个独立地块连接起来,并与地下空间贯通,形成了“九宫格”形式的完整街区(图1、2)。“第二地面”也称为平台层,是临空于地面层之上的室外钢结构平台,承担着商业步行街的功能,最大长度约530m,总面积约25 000m2。“第二地面”也是绿色林荫廊道,种植各类乔木500余棵,在此平台上实施的绿化面积可100%计入园区绿地面积[4]。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各地块平台层绿地面积与地面层绿地面积之和不应小于地块用地面积的10%”[5],正是由于“第二地面”的特殊规划设计,使园区在不减少室外绿化空间规模与效果的前提下,增加了建筑面积,提升了用地价值。其优势在于,既不影响原有的地面公共交通,还成倍增加了商业步行空间。“第二地面”还打开了园区的空间边界,直通滨江和周边地块,能有效引导客流出入园区,提高了园区商业服务效率,使园区与周边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1.2 项目管理
西岸传媒港地下建筑与园区室外公共空间(地面层与“第二地面”)由西岸传媒港公司总体设计,地块内的地上建筑及环境景观由入驻企业自行设计。以徐汇滨江综合开发建设管委办为总控单位,以西岸传媒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为总控执行单位,协调各地块业主与各设计单位,统筹推进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工程实施。
图1 一期园区整体鸟瞰效果图(上海西岸传媒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供)
图2 地面层与“第二地面”空间分解
绿化工程方面,探索应用了以《西岸传媒港绿化工程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为抓手的管理建设模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低绿地率[6]、高绿化率、高品质要求和多业主共同开发等特殊性带来的一系列技术与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建筑空间结构特殊,对绿化工程产生一系列影响,如日照环境与风环境复杂,大部分绿化空间日照不足;2)绿化工程实施效果要求高,园区整体争创LEED-ND金级;3)绿化工程与建筑、结构、市政工程等联系密切,要求多专业协同推进工作。由于此类问题涉及“物-事-人”3个层面,是典型的复杂性问题[7],因此需要通过多专业融合的技术体系对绿化工程进行引导与支撑。
1.3 专业协同
与传统绿化工程不同,西岸传媒港绿化工程与其他专业工程交集较多。为此,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各参与单位成立西岸传媒港工程技术课题研究组,针对绿化工程、建筑结构、消防安全和市政设施等关键环节进行协同优化研究,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并将研究成果落实在绿化工程技术导则与各专业设计施工图中。绿化工程受到项目参与各方的高度重视,即使相关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已完成,也需要根据《导则》的要求进行优化调整。绿化工程的角色,从以往的“被动式”填空,转变为“主动式”设计,呈现出极强的协同作用[8]。以建筑和结构设计为例,绿化工程技术人员向建筑和结构设计师提出了绿化工程技术指标与典型构造做法后,建筑和结构设计师根据要求,对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管线预埋和结构荷载等技术环节进行优化调整。
在室外排水设计、市政照明设施布局、地下管廊顶板标高、消防登高操作区设置等技术环节,由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论证,最终形成《导则》中的《绿化工程限定性要求》。其内容主要包括绿化通用限定性要求,如种植荷载、乔木预期规格;绿化防风措施限定性要求,如乔木固定措施、乔木自身防风属性;消防操作区绿化限定性要求,如为消防操作区推荐了适宜的绿化苗木品种,对乔木形态、种植间距、生长高度等做了详细引导;绿化种植池与种植土层限定性要求,如种植池构造设计、种植土层深度与宽度要求等。该限定性导则不仅针对绿化工程,同时也限定其他相关工程必须共同遵守。
2 绿化工程导控技术体系的构建
2.1 编制思路
鉴于西岸传媒港绿化工程的复杂性特征,单一专业无法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系统性的绿化工程技术引导,提出统筹兼顾的技术解决方案。《导则》对绿化工程进行了系统引导与控制,集成了5个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规划设计、生态、土壤、植物、植物保护专业),构建了目标统一、联系紧密、结构有序的绿化工程应用技术系统,因此称之为“五维导控技术体系”。《导则》具备如下功能定位:1)衔接上位规划总体思路;2)引导绿化设计,导控实施效果;3)作为实施控制的标尺和项目管理的依据。《导则》的本质在于形成一个多专业融合的技术系统,构建一个问题解决平台,制定一套共同遵守的准则,引导项目各参与方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编制思路如图3所示。
《导则》的文本成果要件分为条款式导则、导则说明和图则。文本分为3篇11章,一为综述篇,提出《导则》的编制目标、原则、范围、期限与依据,对园区绿化空间结构、微气候环境进行了规划设计分析,为后续绿化工程设计提供了扎实的研究基础;二为绿化景观工程篇,针对绿化空间布局、主要绿化类型设置、绿化工程限定性要求、绿化景观工程推荐技术、绿地生态环境综合设置等建设环节展开分析研究,对LEEDND达标等问题提出了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和做法引导;三为绿化保障工程篇,对绿化种植土壤系统维护技术、绿地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治、绿化植物日常养护等维护环节提出了“全生命周期”[9]导控措施。
2.2 引导模式
《导则》的引导模式可以概括为:引导方式“一总二分” ,引导内容“层层递进”。
“一总”是指系统性总体控制,对绿化工程提出总体目标、要求和指标,系统梳理关键问题,整体协调环境风貌,统筹兼顾各方诉求,规划提升综合效益。
“二分”是指引导方式正反分明,专题引导分门别类。引导方式注重正反并举:正面引导,提供具体技术指导方案;负面限制,提出应避免的问题。并根据绿化工程主要技术门类和主要绿化类型,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引导。
“层层递进”是指引导内容逐层深入,分为总体目标引导、空间布局引导和分类设计引导3个层面。1)总体目标引导:依据上位规划,对街区整体景观绿化定位与任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绿化规划目标体系与技术指标体系。2)空间布局引导:系统梳理绿化空间基本情况,结合整体定位,规划绿化空间结构布局,明确绿化类型、空间分布和数量要求。3)分类设计引导:根据主要绿化类型进行分类引导,明确不同类型绿化的具体设计与技术问题,明确可选绿化区域、效果形式、技术指标和工程做法等。
图3 西岸传媒港绿化工程技术导则的编制思路
图4 园区微气候环境分析图4-1 地面层全年光合有效辐射量分析图4-2 “第二地面”全年光合有效辐射量分析图4-3 地面层风环境分析(夏季东南风向8m/s)图4-4 “第二地面”风环境分析(夏季东南风向8m/s)
2.3 导控维度
《导则》的导控维度分为3个层面。
1)规划技术层面。以规划目标引导、技术指标限定为主,体现在绿化工程与顶层设计衔接、规划指标选取、绿化工程目标设定等方面。规划指标依据现行绿化工程标准规范,如《绿地设计规范》(DG/TJ 08-15-2009)、《屋顶绿化技术规范》(沪绿容〔2015〕330 号 )、《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等,确保相关绿化工程设计符合标准规范。其次,规划技术还体现在空间与资源分析技术的应用方面,如园区绿化空间与结构分析、微气候环境分析、潜在绿化空间分析等。
2)实施技术层面。体现为植物景观塑造、绿化工程做法引导。首先,针对园区所在地理气候区和园区微气候环境特征,对本地适生植物、新优植物进行合理选择,结合景观设计理念,进行有针对性的植物景观塑造,使园区绿化形象特色鲜明、四季景观层次丰富。其次,对具体绿化工程做法进行详细引导,明确强制性指标,对复杂的空间节点或做法设计制作工程节点详图。
3)维护技术层面。主要包括种植土壤维护技术、绿地有害生物预警及其防控技术、绿化植物日常养护技术等,每一技术门类都编制了贯穿绿化工程全过程的技术路线,保障绿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实施效果。
3 绿化工程核心问题
3.1 植物立地条件分析
园区高楼林立,建筑空间极为复杂,且地上建筑并未建成,对绿化工程导则的编制带来较大难度。仅日照条件就无法通过现场踏勘进行初步分析,其他植物立地条件更是无法结合现状场地进行研究。因此,导则编制团队中的规划设计专业人员依靠设计图纸,通过构建建筑信息模型的方式,对影响绿化工程的核心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分别为全年光合有效辐射量分析和园区风环境分析。为引导绿化工程中的乔木选址布局,特别将园区地面层与“第二地面”进行网格化定位,网格最小间距为5m×5m,精确到一棵乔木的冠幅大小(图4)。在植物季相设计、开花大乔木位置选择、耐阴植物区、植物补光区域、植物补光设施设置等环节,皆以全年光合有效辐射量分析图为直接依据,并依据风环境分析图调整了大乔木选址和其他植物种类,对“楼宇风”多发地段加强了乔木稳固技术措施。
3.2 绿化景观弹性塑造
园区绿化景观在整体性与个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开发业主不同、业态不同,对绿化景观的形式要求不同。另一方面,园区公共空间与各地块室外空间分别委托了不同设计公司进行设计,也造成了风格和形象上的差异。为此,导则编制团队依据园区微气候环境分析和客流主要来向,研究制定了季相景观序列,设计了“第二地面”整体植物景观,并逐级细化种植分区与植物配置(图5)。对既有概念设计中的主要景观植物,如榉树、女贞、白玉兰、紫薇等进行替换,选择娜塔栎(Quercus nuttallii)、红花槭(Acer rubrum ‘Red Sunset’)、绚丽海棠(Malus spectabilis ‘Radiant’)、穗花牡荆(Vitex agnus-castus)等新优植物品种,强化西岸传媒港景观特色。其次,提供了覆盖全部空间节点的植物配置方案,在绿化空间布局、植物品种搭配、规格株距确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引导(表1)。此外还提供了灌木、地被和花卉品种的推荐目录,供业主、景观设计人员自由选择。
《导则》从景观规划设计层面对既有种植设计进行了统筹协调,保障了公共区域植物景观的整体效果,又通过推荐植物名录的方式,为独立地块内的景观设计提供了灵活选择的余地,兼顾了园区绿化景观的整体性与个性。在导控层次上逐级深化,内容涵盖整体景观序列、分区植物配置和植物规格指标,使绿化工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获得了绿化工程管理与技术人员的广泛认可,《导则》也通过了上海市徐汇区绿化、规土、交通、消防等行政主管部门的评审,并下发各相关单位实施。
3.3 “百年绿化”技术保障
图5 “第二地面”种植分区(数字表示种植分区)
表1 “第二地面”分区苗木表(局部)
表2 雨水处理链设计策略
形成“百年绿化”景观,是导则编制团队对园区绿化工程的远期定位。《导则》从种植土壤、种植池结构、水分养分管理、日常修剪、防风稳固措施,以及大乔木移栽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导控。例如,详细规定了乔木的规格、种植间距、种植土层厚度,推荐了切实可行的种植池构造设计。由于园区紧邻黄浦江,瞬时风力较大,为确保乔木安全稳固与游客安全,详细设计了乔木稳固节点做法。并结合上海市多雨的气候特点,针对园区绿化排水工程设计了排水模式与节点详图。通过具体、直观、规范的引导方式,将规划设计目标落到实处,确保绿化工程远期实施效果。
3.4 工程设计统筹协调
为保障绿化工程在建成环境中的实际效果,《导则》还就典型绿化空间节点进行了设计引导,通过节点剖面图的方式,明确绿化工程相关要素的空间尺寸和植物规格。此外,对消防登高操作区、泄爆口等特殊空间的绿化,进行了绿化类型、空间布局、植物品种规格等方面的详细引导,保障绿化工程与相关工程设计相协调。
3.5 LEED-ND金级认证引导
LEED-ND是由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认证、针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项目选址及周边联动、社区模式及规划、绿色基础设施和建筑、创新性,以及区域优先5个方面的56项评价标准,分为4个认证等级,金级是第二等级。《导则》在绿化工程范畴内梳理出相应的可得分项,即棕地再开发(SSL C2)、绿荫与有遮挡街道(NPD C14)、节水型绿化(GIB C4)和减少热岛效应(GIB C9),共计6分。《导则》为上述标准制定了可行的达标措施和建议,如搜集历史文献与航片资料,证明了传媒港园区属于典型的城市废弃地再开发;规定开放空间内60%的街道两侧应种植行道树,行道树平均间距不应超过12m;落实开放空间内40%的人行道应有树荫或者遮阳设施,通过棚架绿化满足遮阳要求,为游客提供休憩场所;对园区雨水综合利用进行控制,依据《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2016)等标准规范,提出雨水处理链设计策略(表2),充分利用园区雨水收集系统进行绿化浇灌。通过对绿化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指标核算,园区绿化环境基本达到认证要求。
4 结语
西岸传媒港绿化工程在协调用地资源紧张与环境品质提升的矛盾方面做出了创新尝试,展现了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新特点。应对新特点所带来的工程管理与技术问题,《导则》编制技术人员从规划设计、建设实施、保障维护3个核心环节入手,系统整合5个专业领域的相关工程技术,首次构建了绿化工程“五维导控技术体系”,能够妥善引导园区绿色生态人居环境建设[10],是解决当前城市综合体绿化工程复杂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其直接效益体现在集约节约城市建设用地资源、促进复杂建筑空间中的绿化工程顺利实施,以及保障绿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景观效果;其间接效益体现在因绿化空间拓展而带来的可持续社会经济与生态价值。
未来城市综合体绿化工程将与相关专业工程的联系更加紧密,建筑、结构设计等传统专业也将更多地从绿色人居环境角度进行设计思考。这一多元互动的格局,已通过西岸传媒港绿化工程展示在世人面前,“五维导控技术体系”正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缩影。展望城市未来发展,将围绕智慧城市、大数据等先进方向与先进技术循序推进,可以预见,绿化工程“五维导控技术体系”也将紧密围绕城市发展核心议题,吸收先进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系统提升。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杨博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