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文化空间关联的乡土景观区划方法研究

2019-08-13

中国园林 2019年7期
关键词:区划乡土景观

罗 涛

黄婷婷

张立峰

薛 林*

黄丽坤

中国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为止,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1]。30年来,风景园林文化特征及其乡土属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风景园林研究的立项资助为例,风景园林研究的总体投入从1986年的6万元猛增至2017年的2 998万元。其中,风景园林生态领域仍是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风景园林文化领域的上升趋势明显,年资助经费占比由1986年的0%提升至2017年的26%。体现出风景园林研究在理论和应用层面由生态型主导向生态与人文视角并重的学科发展趋势。

随着各类资源的投入,我国人文景观领域科学研究成果斐然,如刘滨谊、王云才于2002年构建了乡村景观评价理论体系[2];谢花林于2004年以北京市顺义区9个乡镇为例实施了乡村景观功能评价[3];王仰麟等于2004年对中国生态农业景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4];俞孔坚于2007年提出新乡土景观[5];张保华等于2007年系统回溯了多项研究地区的农业景观格局演变并评估了其生态效应[6];2016年郑文武等采用了聚类和空间分析技术方法,从空间尺度探索了文化景观区划[7]。

乡土景观是文化景观体系中的一个支系。1984年,美国著名的景观地理学家杰克逊(Jackson)在他的著作《发现乡土景观》(Discovering Vernacular Landscape)中首次强调景观的乡土化属性。他将乡土景观理解为受群众力量组织空间的迹象,并且具有风俗上的地方性、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不可预期的机动性等特征[8]。在此基础上,黄昕珮和俞孔坚教授都强调乡土景观是人文要素对自然的影响[9-10]。可以认为,不同于以城乡二元空间划分为类型框架的乡村景观[11-13],乡土景观是在一定时空背景下,特定文化群体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自发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大地上遗留下的深刻、持久的人类印记。乡土景观是地域性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14],也是“人-地”关系地域性的综合表现。乡土景观不仅是自然和人文两大要素的空间融合,更是两大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简而言之,乡土景观由自然和人文两大要素构成,具体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即,不同的生态环境会塑造多元的文化形态,不同的文化行为会造就多样的生态环境。

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乡土景观一方面存在破碎化、均质化的现象。另一方面,仓促推进的乡村更新运动所导致的唯“现代化”是从的 “跟风”现象[15]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发展中生态要素与文化要素的脱离。在生态层面上,自然生态系统逐渐人工化,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突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退化,传统乡土景观赖以维系的自然系统面临崩溃[16]。在文化层面上,外来强势文化的渗透和以“乡土文化”“乡土景观”为卖点的旅游开发在造成“千城一面”现象的同时,更导致了地方文化特征的弱化与传统文化脉络的断裂。回归乡土景观的本源,强化乡土景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迫在眉睫。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乡土景观的内涵以及相关(生态、文化)区划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格局的变更,单一的生态、文化区划研究已无法满足社会实践需求。实现生态与文化视角的融合是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以此为基础的乡土景观区划对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针对生态与文化理论与实践相隔离的现状,以明确乡土景观的内涵为切入点,顺应生态与文化视角融合的学科发展趋势,以案例证实生态与文化的空间关联性,并基于这种关联探索乡土景观分区方法。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以闽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区域生态与文化系统的融合,构建乡土景观区划方法,并探讨其在识别乡土景观廊道和建立乡土景观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图1 闽北地区区位及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闽北地区指以南平为核心和主体区域的福建北部地区。其区位及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见图1。市域土地总面积2.63万km2,属中低山丘陵构造侵蚀地貌[17]。区内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全国最高地区之一。闽江发源于此,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基础地理特征。闽北地区是福建省来往北部邻省的咽喉要塞之地,既是闽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原文化多元交汇之所。文化资源厚重且独特。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分布为乡土景观区划的探索提供了依据和条件。

1.2 研究方法

乡土景观是“人-地”关系地域性的综合表现,主要由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因素构成,两大因素间相互影响与制约。其突出表现为,特有的生态环境会造就多元的文化底蕴,不同的人文背景会塑造多样的生态环境。本研究以计量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研究区生态与文化景观的空间关联性分析,构建乡土景观区划方法体系。首先,从乡土景观的内涵出发,界定研究区的生态指标与文化指标。利用GIS多要素叠加功能,分别形成生态区划与文化区划,并归纳生态及文化类型。其次,利用随机布点取样法,在研究区内建立85 000个样本的数据库。同时,以计量统计方法为手段,通过SPSS统计分析,验证区域生态背景与其对应文化类型的空间关联性。当两者具备空间关联性时,通过生态与文化指标的系统耦合,构建乡土景观类型的指标体系。再次,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研究区的生态及文化类型区叠加处理,实现乡土景观区划成果的空间表达。最后,量化分析乡土景观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

1.3 基础数据

1.3.1 生态与文化资源概况

根据国家规定的风景名胜资源分类标准,本研究将风景资源分为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两大类。通过对研究区市、县及重点地区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合当地文化专家的走访结果,对闽北10个区县的自然生态及文化资源进行初步梳理。之后,比照相关部门统计资料及文献,整合出研究区相关资源的细分明细(图2)。

图2 闽北地区生态-文化资源分布情况及其核密度分析图

分析显示:依据闽北自然旅游资源分类情况将景观生态资源划分为8种类型。分别是生物景观(主要包括树木、花卉地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地文景观(主要包括综合自然旅游地、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以及岛礁等类型)、文化与自然遗产、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水域风光、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本研究依据传统文化特征将景观文化资源划分为6种类型,分别为茶文化、传统村落、书院宗祠、民间信仰与寺庙、朱子文化和历史革命建筑。

叠加研究区生态-文化资源分布,采用核密度分析法,以1km为搜索半径,生成研究区生态-文化资源核密度分析图(图2)。由图可知,该地区生态、文化资源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包括:1个核密度最高区(建瓯中部地区)及周边5个核密度次高片(分属延平、顺昌、邵武、武夷山、政和市局部地区)。

1.3.2 生态区划与文化区划成果

区划是揭示各自然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规律,从而进行整合和分异的过程。生态区划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是在客观认识和充分研究当地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从而进行整合和分异,划分生态环境的区域单元的过程[18]。区划过程中既要考虑自然环境特征和过程,也需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19-21]。生态区划的研究指标主要以地形地貌、气候与温湿等自然指标为主[22-24]。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在生态区划的相关实践研究中,考虑人文要素指标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文化区划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对特定区域的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25]。国内学者常常将语言以及风俗作为文化区划的主导指标[26-27]。本研究采用当前通用成熟的方法体系对研究区实施了生态及文化区划。

图3 闽北地区生态-文化分区图

在生态区划层面,依据生态功能的相似性原则,在《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分区基础上,对闽北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划进行整合,按景观类型进行分类,以实现大尺度上与文化分区结果进行比对。最终将闽北地区划分为5类生态一级区。在此基础上考虑地貌要素,划分出12类生态二级区(图3)。

在文化区划层面,语言是构成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划分不同文化群体的主要依据,国内学者常以方言作为主导指标[26-27],因此,本研究基于对研究区历史行政区划演变的回溯,同时依据闽北方言的特征,并综合考虑地方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将闽北地区文化分为三大文化一级区和八大文化二级区(图3)。

2 研究成果

2.1 空间关联性分析

图4 不同文化二级区中生态二级区的百分比分布图

图5 闽北地区乡土景观区划图

俗语有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自然和人文界中,各种地理要素(现象)的分布并不是孤立的,彼此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空间关联主要指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其挖掘的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空间对象之间的有趣的关联模式或相互关系[28]。不同的生态环境塑造多元的文化底蕴,不同的文化造就多样的生态环境。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吴传钧院士曾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念,认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也就是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29]。可见,人地之间的关系彼此交织、相互影响,而乡土景观则是两者互动关系的具体表达和直观体现。

实施研究区乡土景观区划的前提是,证明研究区差异化的生态环境背景与其对应的人文特征间是否具备空间关联性,既两者在空间分布上是否相互影响。因此,本研究在生态二级区(12类)及文化二级区(8类)的层级上,采用空间随机布点和SPSS统计分析法,验证生态及文化类型的空间关联性。

首先,在研究区内利用GIS软件进行随机布点取样。统计表明,随机采用85 000个样本数作为乡土景观区划研究的随机样本具备合理性。其次,建立85 000个样本的数据库(包含生态-文化二级属性),进行SPSS统计分析。SPSS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样点的生态二级属性与文化二级属性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即生态二级区与文化二级区在分布上具有空间关联性。这意味着,闽北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类型与生态环境存在对应关系。通过SPSS交叉表的分析,梳理不同文化二级区中生态二级区的百分比分布情况(图4)。由图可见,低山历史人文生态二级区及中山历史人文生态二级区仅分布于建瓯武夷山文化二级核心区;低山区域中心城市生态二级区及中山区域中心城市生态二级区仅分布于延平飞地文化二级区;高山农林业经营生态二级区主要分布于政和松溪文化二级核心区;低山水库生态二级区及中山水库生态二级区主要分布于建瓯延平文化二级核心区及樟湖太平文化二级过渡区。本研究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的分析,验证了闽北文化类型与生态环境存在对应关系的论断和实际情况相吻合。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区域生态背景与其对应文化类型具备空间关联性的前提下,从生态与文化属性着手,构建乡土景观区划指标体系。在生态区划中,以生态功能要素作为一级指标,以地貌要素作为二级指标;在文化区划中,主要以方言分布结合历史行政区划演变作为一级指标,以次方言、信仰和习俗作为二级指标。本研究通过生态与文化区划指标的系统耦合,总计形成三级乡土景观区划指标体系(表1)。一级指标为景观类型;二级指标参考方言、历史行政区及生态功能类型;三级指标包括次方言、信仰、习俗及地貌类型。

2.3 区划结果

为了将上文构建的指标体系落实到空间上,本研究通过生态与文化二级区类型的叠加处理,实现乡土景观区划成果的空间表达。研究区生态与文化区划的叠加在理论上可构建96类的乡土景观类型。实际仅得出39类的乡土景观类型(图5),占理论类型数的41%。由此可见,闽北地区特有的文化类型只存在于某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例如,低山与中山历史人文生态二级区仅存在于建阳武夷山二级区,而低山与中山区域中心城市生态二级区仅存在于延平飞地二级区。

2.4 乡土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研究区乡土景观空间结构呈现“两大条带-两小条带”的特征(图6)。第一大条带连接光泽县、邵武市及顺昌县;第二大条带则将武夷山市、建阳市及建瓯市串联为一个廊道。两大条带最终汇合于延平区。其中,在第二大条带中又引申出两小条带。第一小条带由建阳市引至浦城县,第二小条带由建瓯市引至政和县及松溪县。研究分析可知,由于研究区内人类聚居区主要位于农林业经营生态区,因此,闽北地区乡土景观区划空间结构特征与闽北域内的主要路网走势基本一致。

对39类乡土景观类型按面积占比进行统计,可归纳为2类:乡土景观稀有类与优势类(图6)。本研究将乡土景观稀有类定义为面积较小且面积累计百分比小于10%的区域;将乡土景观优势类定义为面积较大且面积累计百分比大于20%的区域。

统计表明,乡土景观稀有类总计17类,其总面积合计2 443.87km2,占市域面积的9.77%。整体而言,乡土景观稀有类别主要分布于闽北地区周边,呈现出南部较集中,北部较分散的特征。乡土景观优势类总计2类,总面积合计5 644.26km2,占市域面积的21.47%。乡土景观优势类主要集中分布于闽北地区中部及东南部并呈现连片成块的空间分布特征。

由此可见,乡土景观稀有类与优势类空间分布情况相异。优势类较集中,而稀有类较分散。由于乡土景观稀有类与优势类在面积上差距悬殊,最大面积达市域面积的12.25%,最小面积仅占市域面积的0.11%。因此,相对乡土景观优势类而言,稀有类在闽北地区未来的资源保护开发及区域规划制定中应引起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本研究提供的乡土景观区划成果可为风景道规划提供实在的资源背景资料,并且为风景道的选线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风景道作为全域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范围内以机动车为主要通行方式、以旅游服务为主要目的的道路[30]。目前,关于市级风景道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尚属探索阶段,大都缺乏扎实的基础理论支撑[31]。本课题依据研究区乡土景观空间分布特征(两大条带-两小条带)及生态-文化资源分布的核密度分析结果,综合考虑景观连续性、交通可达性因素,设计“一环、一纵、四主、三次”的闽北地区旅游风景道网络结构以连通市域内各处资源密集区(图7)。

图6 闽北地区乡土景观空间结构及类型分析图

同时,本研究可为闽北地区旅游资源空间管制模式提供更科学完善的研究方法。南平市旅游局在《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中,曾引入游憩机会谱(ROS)理论,提出闽北地区的旅游资源管理分区模式。由于该模式尚未形成系统,仅根据定性分类来制定空间管制类型及其边界。该规划存在边界粗糙、管理措施空间定位不精确的问题。本研究在识别闽北地区乡土景观资源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的前提下,科学界定闽北地区旅游资源空间管制边界并完善其空间管制模式(图7)。

表1 闽北地区乡土景观区划指标体系

图7 闽北地区旅游风景道网络结构图(7-1)及旅游资源空间管制模式分区图(7-2)

3.2 结论

乡土景观的理念是“人-地”关系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核心命题的具体体现。构建科学而严谨的乡土景观区划理论和方法离不开生态和文化这一对互相作用的关系。抛开文化因素研究区域生态特征或者在生态参照缺位的情况下研究区域文化特色,其结果是孤立而不全面的。本研究以闽北地区为例,基于区域生态与文化特征的空间关联,初步构建乡土景观区划方法体系,为我国传统文化与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模式。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以下2点。

1)在方法层面,迄今为止的研究显示,国内将生态区划与文化区划相结合应用于区域总体规划的案例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生态与文化视角的融合,初步制定了乡土景观区划方法体系的技术流程,提出了乡土景观区划指标体系及空间分析的技术方法,实现了区域乡土特色保护与传承理念的方法创新。

2)在应用层面,乡土景观区划成果不仅可以更合理地界定旅游资源空间管制边界,同时也为市域风景道的选线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为改进旅游资源空间管制边界粗糙和风景道选线缺乏实证支撑的现状提供思路。

就当前研究而言,乡土景观区划方法及应用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重点在于构建更全面的生态与文化分类及区划指标体系,并尤其需要解决中小尺度文化区划指标难以量化以及尺度转译方法等技术问题。同时,还需进一步探索乡土景观区划成果的实践应用途径与空间管制措施的可操作性。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区划乡土景观
景观别墅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南充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火山塑造景观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北极地区潜艇破冰上浮风险评估建模与区划仿真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乡土中国
社区治理如何密织服务网——成都安公社区划了“五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