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瑞欣上影,我的第二个家
2019-08-13佟瑞欣
在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看来,成为上影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是他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也是最幸运的一件事,这里早已成为他寄托梦想与人生的第二个家。不久前,他从担任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以来就开始策划的献礼话剧《日出东方》正式公演,反响热烈,这也是上影演员剧团的首部原创话剧。他希望继续传承上影人的优良传统,往昔犹在,路向前方。
我住过五号摄影棚
1989 年,刚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的佟瑞欣进入了上影演员剧团。那时他二十来岁,常常骑着一辆从哈尔滨老家带来的自行车,从位于上影厂厂址漕溪北路一带的住所到武康路395 号上班。北方的自行车和南方的不太一样,车把上不装手刹,停车靠脚蹬子。当年上海没有这种“北方自行车”,佟瑞欣的这一辆是他哥哥在老家帮他拆成零件送到上海再组装起来的,听起来也有点像他加入上影的过程。
当年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时,佟瑞欣被分到了上海人艺,但他对上海电影制片厂心向往之,而且信念非常坚定。对年轻的佟瑞欣来说,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直是个充满神秘感的梦幻之地,那里凝聚了他和父亲两辈人几乎全部的关于上海电影的记忆:《南征北战》《51 号兵站》《东港谍影》……他从哈尔滨来到上海求学,就是想在这里开始他的电影生涯。
那时的事他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当年不去分配的单位还要赔偿4000 块钱,我只能去借。我说我一定要去上海电影制片厂。老师对我很失望,说这个班里培养了半天,认为你是最有演话剧天赋的,结果你一下子就不干了,要跑到电影厂去。”
然而,就在佟瑞欣大学毕业时,上影厂的年轻演员已经饱和,不怎么招新人了。“要是真的一个都不招,我的路就封死了。”所幸,梦想并未止步于此,上影厂的领导看了他主演的毕业大戏,觉得这小伙还不错,最后决定把他招了进来。
#1989 年佟瑞欣进入上影演员剧团
#上影出品电视剧《南岳龙蛇》剧照
距离那时已经过去大约30 年了,初入上影厂的那些日子在佟瑞欣的描述里鲜活如初。他说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尽管和想象中的“电影生活”完全不一样。“那时候住在上影厂,接电话是要靠人喊的,会有个老大爷喊着‘来接电话了’跑到殷家角,当年那是上影厂的一条很有名的街。”在他的记忆里,殷家角有个挺特别的院子,上影厂很多优秀的电影人都在那里住过。“那个地方完全不像是上海的住宅,它像个四合院,洗脸要到院子里。房子是木板房,我那个房间有40 多平方米,蛮大的,所以用一道墙板隔开,那一边住着两位摄影师,这一边住着我。当时大家就是过着这样一种集体生活,现在想想挺辛苦,但回忆都是美好的。”
年轻时,佟瑞欣还住过上影厂的五号摄影棚。今天的五号摄影棚气势非凡 ,伫立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主楼的一侧,很多电影都在里面办过发布会,但在里面长住过的人却不多,佟瑞欣笑着形容当年自己一个人住在那里“像个看门的”。“因为我经常要去外面拍戏,他们后来就安排我住在那里。我前后住了有五六年,那时候如果晚上回来超过12点,还得爬墙进去。”那是20 世纪90 年代,住在五号摄影棚能看到来上影厂拍电影的剧组,他印象很深:“张艺谋他们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时候,就在我的窗户底下摆宵夜吃烧烤。我有时就看看人家拍戏,也挺有意思。”
这里留下了我青春的印记
20 世纪90 年代,佟瑞欣见到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上影厂,但他的电影生涯却在最开始遇到了低谷。“实际上,最初并没有那么多片子给我们拍,因为上影厂已经有很多现成的好演员,大家都了解他们的艺术功力,所以不会冒险用新人。”这让在学生时代演技就很受认可的佟瑞欣感到了巨大的落差,他失落地坐在自己那间用木板隔成两半的小屋门口,找不到前行的路。
#拍摄《上海沧桑》期间的佟瑞欣与上影厂导演黄蜀芹(中)
“我当时就想,怎么办?电影是我热爱的事业,我必须要努力。”苍天不负有心人,坚守梦想的佟瑞欣终于迎来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他在上影厂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是鲍芝芳导演的《江城奇事》,影片讲的是话剧团演员的故事,和他本人的经历刚好有相似之处。“我那时大学毕业不久,这部戏里的角色也在演《哈姆雷特》,这样的角色对我来说比较容易。”回想起来,他觉得这是一部对他意义重大的电影,代表在上影厂有人看到自己了,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作为上影演员的梦想之旅。
武康路395 号是上影演员剧团的根据地,一座始建于20 世纪20 年代的花园住宅,一间不大的院子,当年佟瑞欣就在这里上班。剧团的演员不坐班,但每周五都要来开一次会,在这座老房子二楼最大的一间房间里,人多的时候,连阳台都能坐满。一到周五,佟瑞欣就满怀期待地骑着他的自行车到武康路来。他说:“那时候就盼着周五能看到自己仰慕的艺术家,能和他们聊一聊,觉得简直不像是真实的生活。”
上影演员剧团有一套写有每位成员名字的小牌子,剧团里谁到岗了,谁休病假了,谁去拍戏了,看小牌子就一目了然。“牌子上的字都是陈述老师一个个手写的,谁来了就把牌子翻过来。大家虽然不是每天都需要过来,但会在一起交流创作。”现在想来,佟瑞欣觉得自己见证了一段珍贵的时光。武康路395 号的院子里,留下了众多上影艺术家在幕后耕耘的身影。“以前武康路有食堂,还有个小排练场。那时候我们的工作比较少,有时就看着前辈们在这里对台词,做拍摄前的准备工作。演员在银幕上留下的只是一瞬间,更多的工作,其实都是像这样在观众看不到的地方完成的。”
就在渐渐融入上影厂大家庭的过程中,佟瑞欣参演了上影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 周年而拍摄的历史题材电影《开天辟地》,饰演五四运动时的学生领袖之一许德珩。这部曾获第一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的电影,是一部登场人物众多的历史群像,佟瑞欣在其中只有两三场戏。“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告诉自己,不一定都要演男一号,很多角色都可以完成演艺生涯中的梦想。”佟瑞欣至今仍对自己当时满怀热情的拍摄状态印象深刻,“我觉得作为上影演员剧团的演员,我要展示出为什么要让我来演的理由,我要演得好。”
采访中佟瑞欣透露,自己当年并非演许德珩的第一人选:“那些电影艺术家是很认真的,他们认为原来的演员不合适。一个小小的角色,几场戏,他们也要换人,而且拍过了之后也要重新拍。”为了电影《开天辟地》里的几场戏,他记得自己跟着剧组去了很多地方拍摄。记忆已经有些久远,但仍能让他为之感叹:“现在想想,那几场戏我今天还有印象,在那么巨大的场面里,也都留下来了。”
回顾过去在上影厂拍摄的作品,他看到了自己朝气蓬勃的青春:“年轻时我演得比较多的是大宅门少爷,比如在上影厂导演黄蜀芹的电视剧《上海沧桑》里就是。不过我在上影厂也演过一些不擅长的角色,比如拍过一部《红帽子浪漫曲》是演铁路搬运工人的。现在回头看自己当年的一些作品,表演上有生涩的地方,但它们对我来说特别重要,奠定了我塑造角色的信心,也留下了我年轻的印记。”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经过对上影演员剧团近30 年的不懈努力付出,2016年,佟瑞欣正式成为上影演员剧团的第十任团长,肩负起更多责任的同时,他也终于实现了年少时的梦。
“我跟剧团里的前辈们感情特别好,但其实年轻的时候我并不认识他们。在我成为这个剧团的团长之后,终于有了更多机会跟我仰慕的这些艺术家在一起,他们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 ”
与剧团里的前辈们合作,佟瑞欣感受到的是这些上影的老艺术家对电影的热爱,以及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他提起了一部电影—《青海湖畔》,“秦怡老师在93 岁的时候,请我陪她到青海海拔3000 多米高的雪山上拍了这部电影。秦怡老师对表演的那种认真,出乎我的想象。她一个90 多岁的老人家,不要替身。有一场戏是我在昏迷中倒在她身上,我不敢倒下去,就用手撑着。老太太马上就发现了,就说‘你不要这样,这样撑着假得很’,让我往她身上靠。”
《青海湖畔》里的这幕戏最后采取了一个折衷的方案,让一位护士在旁边托着“昏迷”的佟瑞欣。他觉得雪山上的这部电影切实地改变了他:“实际上我在这之前有一阵子不太拍戏了,但在跟秦怡老师合作过这一次后,我就觉得应该重新回到银幕前,继续完成我的电影梦想。我也开始继续演话剧,演《哈姆雷特》,再辛苦我都去干,因为都是我年轻时的梦想。想想有了那么多成就的90 多岁的人仍然在努力,我才50 多岁,很多事情都没有必要因为困难而放弃。”
#2018 年上影演员剧团回归武康路395 号
延续上影艺术家们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他们的光芒继续闪耀—成为上影演员剧团的团长之后,佟瑞欣有了更进一步的目标。前两年拍摄电影《邹碧华》时,他就把剧团里的老中青三代演员都召集到了一起。他表示:“以前上影厂的每部戏都会集合一群上影的演员,这个传统在后来一段时间里消失了。所以我当了团长之后,就坚定了这个信念—我一定要把他们再集结在一起。”
“能把个人的艺术生涯和上影演员剧团的这些前辈们有所结合,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的幸运。”采访时,佟瑞欣团长和我们就在武康路395 号二楼那间最大的房间里。如果没听说它以前的故事,会以为它只是间带阳台的会客室,只有墙上挂着的上影演员剧团历任团长的画像,令见者心中了然—这里有过很多难忘的岁月。
武康路395 号,就在去年,上影演员剧团迁回了这个阔别已久的家。
“去年我没有拍一部戏,就是为了这个愿望,为了这个院子的回归。”佟瑞欣说,回到武康路395 号的意义相当于“回家”。上影演员剧团的老艺术家们重返故地,留下他们的手印和签名。当年那套写有每位成员名字的小牌子,他们也复制了一份,放进了这座老房子里。承载着上影演员剧团的回忆和未来,武康路395 号的美好时光继续向前流动。
“有了家,我们还要回归到演员的本业上。上海电影制片厂之所以被人尊重,就是靠作品说话,这条路肯定是会一直走下去的。我们演员也是一样,不浪费演员的人生,让作品永远地留下来—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