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多妩媚
2019-08-12陈诗逸
陈诗逸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庄子以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不管是沧海一粟还是天地大美,造物的真意在于人与自然的圆融相生。
崇尚自然的梭罗因人们对瓦尔登湖周围环境的破坏感到愤慨,触目不再是青山绿水,而是工业文明对自然的野蛮入侵。
在我看来,与其说中西方对“人与自然”的看法有方向之别,毋宁说殊途同归,都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祈愿。只不过,西方因为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较早,率先看到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我见青山多妩媚”是人对自然极深的眷念,甚至让青山着我之色彩。纵观中外,无数充满性灵的诗人寄身自然,以寻求与自然的共鸣:苏子瞻见“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把“居无竹”看作士之大俗;林逋梅妻鹤子,故而下笔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淌出自然的可爱与性情来;济慈把名字写在水上;托翁的墓朴素逼人,不着一字,却有绿树环绕,与自然拥眠。
这是人带着“觉解”去凝视自然的境界,而要达到冯友兰所谓的“天地境界”,或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还要多一重“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澄明。
人與自然应当是互相映照的关系。草木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共鸣,故而青草也是般若,青山也是佛像。没有谁压倒谁,没有谁利用谁,只有人与自然真正的平等,而不是符合人类利益的“平等”。我很喜欢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写的一段话:“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探究死亡,而我是探究生命。”
法布尔以此批评他的同行科学家,却也道出了人与自然真正的相处方式———乾坤虽大,草木犹青,“不利用”是最高的尊重。
可反观今日社会,不必说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无我之境”,连对自然心怀热爱、把自然视为审美对象的“有我之境”也鲜有人达到。所谓的“有我”自是成了“有人类没自然”。这种失衡的背后,是脆弱的生态文化面对宏大经济命题的无力;是迅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加速了人类的傲慢,却忘了给有些人的灵魂提速;是“平静的绝望”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模式,以致人们被生活钝化,把自然忘却。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相信,只有从卡夫卡笔下的甲虫一点点变回人,只有恢复了对自我和自然的明澈认知,才能让自然和人类回归各自的本位。而在那一天,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教师点评
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本文开篇即由中西方认知入手,着力探讨二者关系:中国古代的老庄认为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西方19世纪的梭罗对人利用自然、破坏自然表示了愤怒和反对。作者独具慧眼,看到了二者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祈愿———“我见青山多妩媚”,人对自然有着极深的眷念,而自然对我又多了一分“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澄明,人与自然是互相映照、相融相合的关系。行文至此,形成了本文自洽的逻辑。难能可贵的是,文章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反观今日之社会,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失衡的状态,并由此进行深刻而有力的反思,有视野,有对现实的关注,更有深深的情怀,值得赞赏。全文文气充沛,文笔优美,诗词名句随手拈来,运用恰到好处,显示出作者丰厚的积淀。(徐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