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新风尚,大国文明新座标
2019-08-12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垃圾分类看似事小,但“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垃圾分类关乎生态环境保护,关乎后世子孙万代,更加关乎国人文明步伐的前行,是一场多方面综合的攻坚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各类群体,必须层层发力,环环相扣,只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垃圾分类的新时尚,构建树立大国文明的新座标。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大街上、小区里大部分都是两个垃圾筒在一起,一个可循环一个不可循环,虽然有的人有心把垃圾进行了分类投放,但最后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员还是一股脑倒在一起运送处理。垃圾分类的闭环生态尚未形成,垃圾分类的时尚新风尚未全面普及,必须各方整体发力,持续全力推进。
宣传引导要经久不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诉求也日益强烈,要因势利导,通过各类媒体和载体,把垃圾分类摆上突出重要位置,引起大众的重视,激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要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常识,通过深入有效的宣传让每一名国人能够理解并运用垃圾分类法则,实现足够高效的垃圾分类。由于时代发展会不断生产推出新的材质,其分类原则要及时跟上,切实把垃圾分类当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长期工程有效坚持。
工作推进要因地制宜。垃圾分类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平衡的一项全民行动,群众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直接决定垃圾分类的成效。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大步的飞越,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居民素质也是层次不齐。垃圾分类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必须进行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发达地区要先试先行,全面推广,落后地区要循序渐进,有效开展,决不可搞大混战,眉毛胡子一把抓,通过合理有效的统筹安排,避免公共服务资源的浪费,提升分类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顶层设计要先入为主。有的地区,群众分类投放同环卫不分类处理的现象,无疑会严重打擊民众的分类积极性,阻滞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政府必须以上率下,抓好顶层设计,全面加大垃圾分类财力人力物力的的投入力度,先期建设垃圾分类的设施设备,提高后端处理处置设施和技术水平,全力解决垃圾处理能力负荷的困境,宁可政府先做一步,万不能让群众等看政府行动,切实用实际举措代言,让群众看到政府的决心和力度,引领和带动越来越多的民众投入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去。
法治水平要紧紧跟上。广大的居民群众是分类投放的源头,只有普遍推行垃圾分类,才能促进源头减量、资源利用,进而减轻末端处置的压力。真正实现源头治理,必须要有法治支撑,通过以法之名促文明之义。既要拿来主义,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办法,又要结合社会地区实际,制定完善一整套垃圾分类的法规制度,运用法律对个人形成一系列有效的刚性约束,为提升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和分类实效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通过个人道德自觉与法治硬性要求的双重约束,对分类行为进行规范,把“我要这么做”升级到“我必须这么做”。
垃圾分类是人类现代文明全方面的集中映射和体现,必须系统思维,整体布局,合理施策,啃下了这个“硬骨头”,文明之风必然全面形成,国民素质必然大步跨越,国家文明的新座标必然能够全面构建和树立。
(来源: 人民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