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纽约湾区“抢滩”科技变革

2019-08-12向由

看世界 2019年16期
关键词:抢滩湾区曼哈顿

向由

纽约市的金融中心曼哈顿

纽约很远,但并不陌生。25年前的热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初下飞机的王起明与原配妻子争执着家长里短,坐上汽车横穿曼哈顿。在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才刚开始的年代,国内观众通过电视镜头,将曼哈顿的繁华尽收眼底。

曼哈顿并不是纽约的全部。和很多初次闯荡纽约的人一样,王起明夫妇只能去往当时纽约的卫星城布鲁克林,租下一间价格低廉的地下室,嘟囔着这是个什么鬼地方。

时至今日,纽约市以曼哈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不仅带动了长岛和纽约州哈德逊河中下游的河谷地区的发展,而且将新泽西州中以纽瓦克和泽西市为代表的五市、康涅狄格州七大城市中的六座,以及宾夕法尼亚州的东北五县,也纳入辐射范围。

这个地区被称为“纽约湾区”。

湾区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纽约湾区是这个概念的最早实践者。如今对湾区经济的定义,基本就是对纽约湾区发展史的注解。诸如,它必须经历一个港口经济的时期,形成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链,而后制造业逐渐朝周边迁徙,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最后将以高新技术为主要产业。

湾区经济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还没有衰退的情况下,越来越受到想要发展经济的国家的重视。它所需要具备的发展前提,早就不被美国独享,几乎后来居上的东京湾区就是一个例子。

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的一项统计,全球经济总量的50%集中在入海口。

不过,纽约湾区这个先行者,依然是目前的最强者之一。对林林总总的学习者而言,它的发展史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转向金融

《海上钢琴师》的主人公,是被人抛弃在轮船上的一个弃婴。这艘轮船在大西洋上航行,携家带口的人们在旷日持久的旅程中昏昏欲睡,但在将要抵达目的地时,总会有一个旅客率先看见了自由女神像,然后整个甲板上的人都站起来挥手大喊:纽约!

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是在20世纪初,欧洲移民大量拥向美国,纽约就是他们的第一站。

为什么是纽约?

它最先被荷兰人开垦,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后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才改名为纽约(New York,即新约克)。利用这里的港口地势,殖民者建设了自由港即曼哈顿。

20世纪初,欧洲扩张殖民地的脚步依然未停,新建港口遍布全球。东西方的经济路线图,被港口贸易勾连起来。大批劳动力前往港口城市寻找工作,促进了当地制造业的兴盛。人口与产业链的集聚,从此开始循环起来。

在当时的人们眼中,纽约的市场机会无限。《纽约晨递报》专栏作家费兹·葛瑞德,在1921年给纽约起了个绰号,叫“大苹果”。

到了今天,港口城市所占据的优势仍然是不可逆的。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的一项统计,全球经济总量的50%集中在入海口。当然,制造业不再是创造财富的最主要产业,纽约在20世纪50年代即转向服务型经济。

纽约湾区并不缺少教育资源这个本钱,湾区内坐落了三所常春藤联盟高校。

确切地说,纽约彼时的主导产业是金融服务型产业。二战以后,制造业步入衰退期,大量工厂搬迁或倒闭。20世纪70年代开始,金融服务业成为纽约最耀眼的产业。加上港湾的天然优势,这里成为全球金融聚集地,华尔街声名鹊起。

到现在,金融业依然是纽约的核心竞争力。华尔街联结着全球金融体系,此处的波澜会立刻影响到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的排名上,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NASDAQ,全称为“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1971年创立于华盛顿,所谓“交易中心”在纽约)占据前两名,上市企业市值合计为37.68万亿美元,是香港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上市企业市值之和的6倍。

顶层设计

后人将湾区经济分为四个阶段:港口型经济、制造业经济、服務型经济和高新技术型经济。每一次经济模式的变迁,势必引起贸易地图的重新绘制,也即经济重地的转移。那么,纽约湾区如何能每次都立于不败之地呢?

RPA(Regional Plan Association)是理解纽约湾区“常胜”的关键。它的全称是纽约区域规划委员会,后称纽约区域规划协会。1921年,由罗素·赛奇基金会资助,查尔斯·诺顿召集建筑师和规划师建立RPA,该机构伴随纽约湾区成长,指引了纽约湾区百年发展进程。

RPA形成以前,纽约受益于“1811年委员计划”(Commissioners' Plan of 1811)。这是一份关于纽约城市发展的规划文件。为了解决移民潮问题,文件规划了独特的网格状的城市结构。日后各国的大城市,对此多有模仿和借鉴。

但是,人口的膨胀是后来的曼哈顿所不能承受的。RPA发布第一次区域规划是在1929年,这份《纽约及其周边地区的区域规划》范围包括22个县,面积达5528平方英里。此版规划的亮点在于,将纽约和周边区域作为整体考虑,制定了建立开放空间、缓解交通拥堵、放弃高层建筑、预留机场用地、减少财产税、建设卫星城等十项政策,同时提议构建公路、铁路和公园网络,以及居住、商业和工业中心,作为该区域发展的基础。

在这之后,纽约不再是单纯的一个城市或港口,它成为第一个跨越行政区的大都市圈。在规划中,韦拉札诺海峡大桥的建设、乔治·华盛顿大桥的选址以及主要港口迁出曼哈顿等建议,都出自这一规划。“卫星城”的概念此时已经生根发芽。

RPA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至今共作出了四次规划,都是在经济潮流变化之初,对纽约的产业进行颇具远见的调整。

猜你喜欢

抢滩湾区曼哈顿
咋回事
湾区争雄
“大湾区人”是机遇,莫再错失(当事者说)
硅谷精英的生活,实在太村儿了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视阈下温州湾区的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海军“井冈山”号船坞登陆舰进行抢滩登陆训练
曼哈顿中国城失火一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