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画语言形态的视觉转换

2019-08-12张船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6期

张船

摘要:中国画笔墨语言形态是从“物象”到“心象”的视觉转换;语言形态的秩序化,会使模糊的生命形式和审美体验更清晰、更鲜明。

关键词:语言形态;借象表意;秩序化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7-0157-01

中国画的理想追求是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哲学观念相适应的,它决定了绘画活动的基本特点和语言表现上的独特手段,即以表意的、追求一种形而上的精神体验为主导的观物方式。中国画借用笔墨这种语言形态彰显人生姿态和心灵空间。

一、中国画笔墨语言形态是从“物象”到“心象”的视觉转换

形态是事物内在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的形态可分为现实形态和本质形态,现实形态是事物的外表形象,本质形态也就是抽象形态,抽象形态的基本形式是点、线、面,所有的现实形态都是由这几项基本要素构成。

由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自然事物的形态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逐渐被注入了人的感情。所以一定的点、线、面,也就相应地表現出一定的情感,即所谓的“移情”作用。

在绘画创作中,艺术家利用这种与人类情感密切相关的物质形式的特性来表达主观情感。可以说,绘画艺术即是形态意义的符号化在特定平面中按照一定规律的排列与组合关系。

中国画对于形态的把握,在于将现实形态与抽象形态相结合,重视通过对抽象形态因素的运用来把握与形成画面,即将点、线、面等抽象形态的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有节奏、有韵律、和谐统一地组合起来。这些形态的表现往往是通过虚实、疏密、动静、刚柔、松紧、大小、长短、繁简、开合、宾主等等相对因素来获得视觉上的无限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对比与调和,也就是通过布局,形成势态。

在中国画中,对抽象形态的组合运用(即布局势态)是通过笔墨形态来实现的。笔墨形态是指笔墨自身的具体呈现方式,并且笔墨形态本身即具有抽象形态的基本特征,比如,点、线、面的形状;点的大小、干湿、浓淡;线的曲直、长短;面的轮廓和内容构成:笔墨的总体走势等等。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的艺术家首先要学习基本的绘画语言手段(如皴、擦、点、染、描等等),并通过临摹画谱了解各种自然物象经过归纳、整理的一般形态(如近山、远山、石法、树法、水法、人物法等等)和布局要领(如平远法、高远法、深远法等等)。如此,一个艺术家就掌握了最基本的语言形态的视觉转换手段和方式。然后通过游历山川景色,静思冥想来参悟自然,最后将领悟以笔墨为基本语言形态转换到画面上来,完成了从“物象”到“心象”的视觉转换。

笔墨在中国画中不仅仅作为技法呈现,更深刻的含义还在于通过思维和知觉感悟达到一种境界。由于每个艺术家的感悟都极具个人气质,又兼具时代审美特征,使得每幅作品在运用笔墨语言的过程中传达了强烈的个性和时代体验,从而不断地诞生出新的表现语言和个性化的笔墨意趣。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画的作画过程是一个充满偶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过程,画家对于自然和画面布局是先了然于心的,而西方传统写实绘画是要打格放大到画面以增加准确性的。可以说,中国画重视的是笔墨的语言形态对于二维平面的作用,以及由此传达出来的个体心灵感受。对于观者而言,中国画寻求的是具有相同或类似心灵经历与触动的“知音”,西方传统写实绘画追求的则是大众普遍的“视觉认同”。二者一个表达“心所感”,一个表达“视所见”,目的、方式方法完全不同。

二、中国画笔墨语言形态秩序化的意义

“笔墨”对于中国画具有本质性的重要意义,中国画的审美理想与目标都是通过笔墨语言来实现的。“笔墨”既是构筑中国画语言形态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画审美的线索和途径。同时,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超乎形象,具有抽象的美感,更由于中国画是注重平面语言的画种,因此,以笔墨在画面上形成的点、线、面交织的语言形态架构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笔墨语言形态之间有机的排列和组合,是揭示生命形式最直接的方法。作为破译精神信息的符号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经验,在浓淡干湿的变化和富有概括力的色彩辅助下,揭示了主体对大干世界本源的认识,适合表达大千世界表象内里的生机与活力和生命形式的有机性、节奏性与韵律性,以及对生命形式感受的深刻程度。因此,语言形态的秩序化,会使模糊的生命形式和审美体验更清晰、更鲜明。

三、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画具有独特的、成熟的视觉传达手段和完善的传承方法。物象由语言形态和视觉方式传达审美意义,表达了中国画所具有的传承性和强烈的视觉特征。

中国画笔墨语言形态的转换方式诱发出的审美体验是活生生的,是对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国画借象表意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