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辩证思维探析
2019-08-11张欣珂
张欣珂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在继承以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同时,根据中国国情,灵活运用辩证思维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妥善把握局部和全部、现在和未来、重点和非重点的辩证统一,对于我国社会建设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辩证思维;和谐共生
马克思曾说人依靠自然界生活,但近年来,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发展绿色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需求十分迫切。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国情,发展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一、何为生态文明
我国学界最早使用“生态文明”概念是1982年孟庆时在摘译I·费切尔的《论人类生存的环境-兼论进步的辩证法》中出现的;而对此概念第一次明确定义的是叶谦吉,他在《生态需要与生态文明建设》中说到,所谓生态文明,即“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新世纪以来,生态文明更加强调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提高战略、历史、辩证、创新、法治及底线思维能力,事业的纵深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我国面临着新境遇、新挑战,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部、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运用唯物辩证法和辩证思维能力,权衡利弊,做出最利于我国发展的战略抉择。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应用
人与自然的矛盾在实践中的展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这表明,实践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实践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人既能改造客观世界,又会对人的主观世界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确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变得迫在眉睫,这就要求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治理经验的同时,根据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国情,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依据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从中国生态问题的实际出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习近平继承和发扬了上述理论,并在社会实践中灵活应用。他在多处主持工作,通过实地调研,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运用生态治理理念制定相应的改善设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例如在陕西延川时,习近平针对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和可利用能源匮乏的实际,在广大农村推广沼气池;在正定时,根据当地情况,走“半城郊型经济”道路;这些实践活动证明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辩证分析
(一)局部和全部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入普遍联系的关系网之中,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既看到生态环境这一整体内部各个局部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也要把生态环境这一局部放诸整个人类社会内看。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从实质上分析是解决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关系的问题。
首先,自然生态环境本身是统一的有机体。习近平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这体现了生态过程的相互性、整体性。高山、流水、森林、田野、湖泊,自然环境不同的局部体现也是一个综合体。从几亩的沟田渠林,到百平方公里的山水林田,再到成千上万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态圈,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了生态系统这一整体,所以他强调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自然与人类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很早便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生命共同体意味着不是在主客二元对立下看待二者,也不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视域下看待二者,而是人与自然共荣共生、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互相统一。人类作为人化的自然,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自然界,人类的发展也是自然界的发展;当人类无休止地汲取和开垦超过了自然的承载与净化能力时,便会对自然造成破坏。自然与人的发展在相互对立和斗争的关系中生成为和谐、统一的内容,成为一个生命共同体。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突出显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局部与其他四个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密不可分,习近平的“两山论”突出强调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同样,他也指出,不能把生态文明仅仅视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涉及政治。生态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危机会引发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强烈的不满情绪,对现实生活不美好的印象,会失去对党和政府的信心,会引发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进而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同样,生态文明建设也涉及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领域。
(二)当前和长远
回顾历史,四大文明古国的产生发展都与生态环境有关。21世纪是生态文明社会,这是对人与自然正反合的统一与超越,人与自然不再是对立的状态,而是共同体。恩格斯曾警告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自然界会对我们实施报复[3]。同样,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善待环境,环境亦善待我们;污染环境,环境亦会无情地报复。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
习近平曾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要分两个阶段实现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生態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实现高度的生态文明,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常态,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把现在与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过去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但是寻求经济发展牺牲环境的模式已经使我们在当代付出了代价;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上限,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回望歷史教训,对于雄安新区建设、海南岛开发、内蒙古草原保护、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和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他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千年大计的要求。中华民族若想永续发展,必须有高度的代内忧患和代际忧患意识,把二者相结合,不仅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应永续发展。
(三)重点和非重点
习近平根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和重大价值,提出我们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社会建设中,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关键。习近平曾指出,生态环境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亦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便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5]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不是此消彼长、互相对抗的状态,而是内在的辩证统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并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增强发展动力。同时,经济的发展为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改变人们的生态消费观,促进形成绿色环保产业,构建社会主义生态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7页。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页。
[4]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的答问》。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