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

2019-08-11李银华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论述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探析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特色、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制度等。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

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来,很多高校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方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少数民族预科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发展必然会受到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影响,同时,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效果又会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探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力补充。

近十年来,全国各地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各个层次的高等教育都在努力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对内涵式发展的相关理论展开了多维度的研究。已有的这些研究成果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拟将梳理内涵式发展的内涵、探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探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是指部分普通高校(以下简称培养学校)为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并被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下简称招生学校)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其进入本、专科(高职)学习前举办的旨在通过阶段性强化培训巩固提高其基础理论水平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1]本文中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指一年制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教育。

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瞿振元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应当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公平这五个变量协调统一的发展。[2]张德祥、林杰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结构、公平以及制度”等各要素统一、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中结构从微观层面讲,包括学科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以及师资队伍结构等。[3]别敦荣指出微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高校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为目的,所采取的加强人才培养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改善人才培养条件,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的举措及其所产生的效果。[4]

从上述概念可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质量为目的,通过优化结构、改善条件、完善制度、加强人才培养能力等举措实现各要素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认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通过激发内部活力、整合内部资源、优化结构、改善条件、完善制度等举措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提高教育质量。

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1、顺应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张伯成认为预科教育从中国成立初到现在经历了4个阶段:初创阶段、重生阶段、自主阶段、发展阶段。[5]预科教育从21世纪初开始迅速发展,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少数民族本专科预科生在校人数为22151人,到2015年增加到50048人,翻了两倍之多。近三年全国预科生的招生基本保持在5万人左右。由此可见,近十几年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经历了规模扩张的迅速发展。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生规模趋于稳定,转向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规模也将受之影响。因此,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内涵式发展才是顺应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形势的发展方式。

2、贯彻执行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需要

2015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指出要完善高校民族班、民族预科班招生办法,探索实施高校民族预科阶段结业会考制度,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并指出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具体办法。2018年3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自主培养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教育质量、突出管理服务四项要求。由此可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质量是国家对民族教育的要求,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是落实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需要。

3、解决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现实问题的需要

在少數民族预科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涌现出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条件没有同步跟进、结构不够优化、制度不够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目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依然是采取集中和分散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以集中办学为主要形式,有国家预科教育基地和省级预科教育基地,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差异较大。另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通常是以少数民族预科部或预科教育学院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下属部门,也有个别预科学生较少的高校将预科教育挂靠在某一个教学单位或行政职能部门进行管理。与高校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相比,很多高校对预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资源相对较少,监管的力度也不够大。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预科教育的发展,影响预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质量。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彰显特色、强化管理,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是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战略选择。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1、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问题涉及到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能否让学生学习全面系统的知识、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课程设置是少数民族预科内涵式发展的依托,少数民族预科课程设置既要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除了要按照教育部规定开设一些基础课程外,在确定其他课程类别、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这就为各个预科培养单位提供了根据本校实际优化课程设置的有利条件。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优化课程设置需要处理好课程的一元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在坚持基础课程一元化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的多样化,即课程设置要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要求,反映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重点突出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向这三门课程倾斜,通过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二是开设计算机、少数民族理论与政策、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三是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既要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意向进行选择,为学生升入本科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也要开设少数民族文化类、艺术类、社会实践类等活动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首先要提高专任教师的入职门槛,把好教师的学历关和能力关。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学科专任教师学历不应该低于对从事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教师的学历要求。此外,在招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师时,应该更加注重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考核。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入职后的教师专业发展:一是通过开展校内外培训和学术交流开拓教师的视野,让教师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二是通过教研室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给教师提供向同行学习的机会。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得到新的教学灵感和启迪,通过上公开课可以得到同事的指导和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除了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还要用好人才,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和提升自己的平台,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激发教师队伍的内在活力,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打造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特色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增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能力。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带来了多样的民族文化与民族习俗,他们在预科教育阶段构成了一个真正的多民族融合的集体。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打造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办学特色。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应该发挥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递、选择和发展功能。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传递民族文化知识,设置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体系,在课堂上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建设少数民族文化展览馆可以展示各个少数民族的习俗、礼仪、生活习惯等,通过实物、图片、影像资料等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增进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网、微博等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更为便捷,也更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语言是文化表达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开设少数民族语言培训和开展双语教学是让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知识的有效途径。此外,可以开展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课外活动,如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文艺表演、歌唱比赛等,让学生亲自参与民族文化活动,更能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4、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不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保障,也是实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完善的制度应该包括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门层面一体的制度体系。

首先,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制定完备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办法,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条件、招生办法、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做出明确规定。从宏观上规范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行为。

其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学校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管理,强化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监督。

最后,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门是落实上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开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具体执行单位。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门应在贯彻落实上级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四、结语

当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招生规模已趋于稳定,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势在必行。通过优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和完善相应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质量,促进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班管理办法》的通知.2010-07-12.

[2] 瞿振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2)12.

[3] 张德祥,林杰.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學院学报,2014(11)7.

[4] 别敦荣.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8(6)8.

[5] 张伯成.对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新时代”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1)4.

【作者简介】

李银华(1986—)女,四川江油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内涵式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试论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影响
从倒逼机制视角探索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途径
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思路探索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式发展与创新转型探讨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高校智库建设对学术评价体系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