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人才观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2019-08-11赵雪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才观习近平人才

赵雪

【摘 要】 本文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历代党的领导人的人才观,探析中国共产党的人才观经验启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人才建设工作中的科学指导地位;科学全面的人才观强调人才工作中的群众性;营造尊重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氛围;人才的权益保障及政策法规机制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关键词】 改革开放;党;人才观

一、改革開放以来党的人才观的发展历程

1、邓小平人才思想

首先,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认为:“必须将在“文革”中被置于鄙视地位的知识分子提升到重要位置,并赋予了知识分子以工人阶级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身份界定。”[1]其次,坚持人才的全面发展,提出“四有”的人才培育标准。最后,坚持任人唯贤,反对论资排辈,人才要用其所长,对于犯错误的人才,在政治和思想上积极指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2、江泽民人才思想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现出来,江泽民坚持与时俱进,提出全面人才观。其一,江泽民认为“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2]创新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其二,建立更加全面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人才资源。其三,更加关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同时也是对《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继承与发展。

3、胡锦涛人才思想

二十一世纪,胡锦涛根据国内国际的激烈竞争形势以及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提出更加科学的人才观。其一,更加强调人才重要地位。他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3]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其二,将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有机结合起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人才观中。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社会经济与人才共同发展。

4、新时代下习近平的人才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国际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我国社会处于改革的转型期和深水区,习近平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要素。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4]

(1)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可以说,习近平对人才的重视始终贯穿其各地任职中,早在河北正定任县委书记时,对全县知识分子进行三次大普查,同时登记造册,建立了正定第一本“人才账”;邀请到数学家华罗庚、经济学家于光远、中国食品协会会长杜子端、眼科专家张晓楼等各领域的专家,组建顾问团,为正定发展提供帮助。

十八大以来,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任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更是必不可少的。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针对人才习近平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5]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6]

(2)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人才。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7]应该遵循人才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破除各种限制束缚,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广泛吸引全球的人才投身中国实践。

(3)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党的十八大将“以德为先”纳入选人用人标准,同时制定了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习近平强调:“要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目前的干部选举,对道德方面是存在着忽略的。所以,在对智力以及品德的把握上,尤其要对德进行注重,将品德放在第一位。” [8]作为新时代的人才,核心要素就是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必须全面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引导全社会形成以德为先的良好氛围。

(4)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党管人才,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拔任用程序或者制度,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特色,是我国人才制度的独特优势。“党管人才” 的核心要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党的强大整合力、统筹协调力、高效组织力、科学执行力来为人才施展自身才华和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便利。[9]党管人才原则有利于我们党更广阔的吸纳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提升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

我们党之所以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今天进入新时代,这与我们党重视培养人才是密不可分的。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10]

二、党的人才观发展的经验启示

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人才建设工作中的科学指导地位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是我们党贯穿工作始终的指导思想,在人才工作中,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指导地位,实现对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与升华。也就是说:“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科学指引下,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的集体价值才能实现具体的、历史的有机统一。”[11]

2、科学全面的人才观强调人才工作中的群众性

江泽民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人才自身的劳动技能、创造才能、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12]习近平提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遠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13]我们可以体会到人才工作中的人民性,或者说人才工作依然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人才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需要为出发点,有利于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来创造社会财富,以造福于人民。

3、营造尊重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氛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人才,重视文化教育,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些曲折和坎坷,客观的评价,社会主义发展事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人才的制约与限制。胡锦涛说:“要关心人才成长,鼓励和支持人人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对此,习近平说:“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  [14]只有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先进的人才才会有可能留下,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才会有可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4、人才的权益保障及政策法规机制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要想最大范围、最大力度留住人才,需要权益保障及政策法规机制让人才毫无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工作。习近平指出:“要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5]广纳人才,知人善任也必须以更加有效的工作责任体系推动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例如,各大城市对吸纳人才落户就业提出优惠措施,南京市对大学生提供住房租赁补贴;成都市推行“先落户后就业”;杭州市对就业或自主创业的硕士及博士进行现金补贴;西安市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进行贴息贷款。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明确人才工作主体责任,重视抓落实求实效,确保各项决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5.

[2]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59.

[3] 胡锦涛在庆祝中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1.14.

[4]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44.

[5] 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2016-04-19.

[6][7][10] 习近平.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27.

[8][15] 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9] 叶文英, 陶志强.习近平人才思想探析[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8.04.12.

[11] 夏文哲.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人才观的坚持与发展[N].南京大学学位论文:40.

[12]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9.

[1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07-01.

[14] 习近平.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0-05-27.

【作者简介】

赵 雪(1990—),硕士研究生,中共泰安市岱岳区委党校 教师.

猜你喜欢

人才观习近平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科研院所科研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浅谈《三国演义》
毛遂自荐
标题党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