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
2019-08-11梅好
梅好
八月的北京。时间如缓慢爬过的蜗牛,留下的痕迹兀自沉寂,冗长。那些盛在碟子中央的豌豆黄,那些淌着肥皂水的木门,那些有着精致木窗的人家,都无法解释我来到这里——铜锣鼓巷的原因。
直到脚步转入主街左侧的胡同,才有了最终的答案。
那只是一条极為普通的,仍有人居住的胡同。两侧开着狭小的门,门后林林总总十几户人家。粉色的蔷薇裹挟着夏日最后一束阳光,缱绻在墙头的一角。坑洼不平的道路中央时常挤出一株草芽或石坑,便不由得想起一名戴着黑框眼镜,文青模样的先生一手夹着早餐和报纸,一手扶着车把,摇摇晃晃地骑过,发出辘辘的声响。铅灰色的墙上歪斜着三排绿漆剥落的信件箱,他不得不腾出一只手伸入其中,或顺手投入些什么,或急急地拿出些什么。
黄昏带走了阳光,一抹残霞如血,从断了颈的天空中喷薄而出。那些人家想是都在炒菜,香味已弥漫而出。一个清瘦的中年女人拎着一个黑色快递袋,上面写着“申通快递”的字样。她猫着腰,以防撞上那横架在空中的晾衣绳,直至出了那曲折回环的院落,走上了胡同的主干道,才恢复应有的悠闲姿态。对面院前的老婆婆在伸长了身子收衣服,见她经过,便自然地问道:“今天不上班啊?”“嗯,寄东西去。”那女人侧过头,微笑着看那衣裳在空中甩出一道道湿漉漉的弧线。“早点儿回来!”老婆婆追着她的背影喊道,声音中带着些许蜜糖般的笑意,伴随着擦过树叶的风,远远近近,迟迟不肯飘落。
于是,她便加快了步伐。对岸喧嚣的步行街游人如织,来来往往的车辆不耐烦地按着喇叭,这些都像镶嵌在万花筒里的画面,一点一点地近了,沿着胡同口那狭小的石门有规则地浮现出来,咄咄逼人地朝她撞来。扛着单反相机的文艺青年好奇地朝她身后望去,仿佛进入了一个从未踏足的世界。她忽地把目光从那五光十色的景象中抽离出来,转身对着巷口。老槐树像是矮了一截,飘落的柳絮织成了她眼前的一层薄雾。衣服想必是收尽了,只留下些令人安心的肥皂味。卖炸酱面的老头摁着清脆的铃铛,与她身后的胡同愈行愈远。
她总习惯于回头,仿佛只是想确认胡同是否依然存在。像是母亲偷看女儿的日记,分不清那嘴角的笑意,是忧虑还是羡慕。
时间是隐形的贼,偷走了流年,拉长了回忆。对岸闪烁的彩色灯光掩映着人们浮夸的笑靥,回头望去,夕阳久久不肯离去,仿佛也在眷恋着那温情,那是胡同不曾改变的呼吸。
点评
这是一位去北京游玩的南方学生写的作文。文中有真实的景物,但也有不少想象的成分。它跟一般写游玩的作文不同,没有大块的景观描摹,只是选取了特定时间的特定画面;文字相当细腻,文句含蓄感人。文中有南方和北方都有的现代城市的生活迹象,但更有韵味的是考生在对比中写出了北方独有的“胡同”的风韵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沉感喟。这样的作文带着令人起敬的情怀,让人沉静下来,深入进去,捕捉生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