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红霉素不同剂型的合理应用

2019-08-09王爱莲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5期
关键词:合理用药红霉素剂型

王爱莲

【摘 要】目的:探讨口服红霉素不同剂型的合理用法。方法:通过随机抽查的门诊及住院药房16118张处方,对其中口服红霉素处方988张进行分析。结果:红霉素口服剂型的不合理服用951张,占96.25%。结论:加强药物临床配伍禁忌合理性,是提高临床抗生素合理用药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红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剂型;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758. 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5-0-02

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之一。口服制剂有红霉素碱片、肠溶片、无味红霉素3种剂型。各剂型红霉素的抗菌谱相同,但服法与作用却不尽相同。服法不当将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为探讨红霉素口服剂型服用的合理性,作者随机抽查了我院门诊及住院药房处方16118张,其中口服红霉素处方988张,发现红霉素口服剂型的不合理服用951张(96.25%)。现将红霉素药理作用及合理应用报道如下。

1 药理作用与用途

1.1 药理作用:

该药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和青霉素相似,主要是对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及梭形芽胞杆菌等,均有强大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百日咳杆菌、流感杆菌、布氏杆菌、部分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等有一定作用。特点是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菌株,对本品敏感。作用机制主要是与核糖核蛋白体的50S亚单位相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影响核糖核蛋白体的移位过程,妨碍肽链增长,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系抑菌剂。

1.2 临床应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的金葡菌感染。亦用于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球菌所致的呼吸道、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皮肤软组织等感染,此外,对白喉病人,以本品及白喉抗毒素联用则疗效显著。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除外)、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和A、B、C型链球菌,但G型和肠球菌除外)、棒状杆菌、李司忒菌、卡他摩拉菌(卡他球菌)、军团菌等高度敏感或较敏感。

對口腔拟杆菌、产黑拟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厌氧菌以及脑炎弓形体、衣原体、梅毒螺旋体等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螺旋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百日咳杆菌等作用较弱。

口服单剂量150mg,2小时血浆浓度达峰,平均6.6~7.gμg/ml,AUC为72.6~81μg·h/ml(口服红霉素500mg则为6.97μg·h/ml)。进食后服药则吸收减少。但若与牛奶同服,因本品的脂溶性强而吸收良好,在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较红霉素明显为高。在母乳中含量甚低。

主要通过粪和尿排泄,以原形药物排出,也有部分脱糖代谢物。本品的半衰期为8.4~15.5小时,远比红霉素长。老年人的药动学无明显改变。肾功能不足者,t1/2延长,AUC增大,但一般不需调节剂量(因粪排泄增加)。严重酒精性肝硬化者,半衰期延长两倍,需调整给药间隔时间。

应用于上述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五官科感染。

2 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2.1 忽视了食物的影响

食物对不同剂型红霉素的吸收有不同的影响,有报告指出,食物对红霉素碱吸收的影响较小,且在食物的作用下,无味红霉素吸收增多,,红霉素碱则因食物的存在吸收降低,进食高脂肪食物,其血浓度比禁食时降低50%,高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时则更低。因此,无味红霉素宜在饭后服用,而红霉素碱宜空腹或饭后2∽3小时服用。本组处方未注饭前(后)服用者几乎占100%,有些处方误嘱无味红霉素饭前服,而红霉素碱片饭后服。作者认为,不考虑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将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吸收而影响疗效。

2.2 忽视了pH值得影响

pH值对红霉素的影响较大,据报道,红霉素在中性(pH6.0∽8.0)时最稳定,且随pH值得升高抗菌效应增强。pH值上每上升1.0时,其作用可增强10倍,但在酸性条件下易降失效。故为了缓冲胃酸对红霉素的降解作用,红霉素碱片必须与碳酸氢钠同服。而红霉素肠溶片外层包裹有肠溶衣,其肠溶衣在酸性中不崩解,在碱性小肠液中才崩解溶化。碳酸氢钠碱性作用可破坏其外层肠溶衣,增加红霉素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红霉素肠溶片不应与碳酸氢钠同服。本组处方大部分忽视了碳酸氢钠在两种剂型中的不同作用,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2.3 忽视了与其它药物的配伍影响

分析本组处方发现,红霉素与常用药物的不合理配伍亦较多见。主要有以下几种。

2.3.1 红霉素与氨茶碱

两药合用较多,约占本组配伍不当处方中的36%,主要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国内有人研究发现:两药合用5天,红霉素对稳态时氨茶碱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已非常显著,而且合用时间越长,氨茶碱中毒的危险性越大。亦有人发现,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患者,红霉素对氨茶碱应适当减量,连续应用5天以上,应严密观察血清茶碱浓度,以防止茶碱中毒[1]。

2.3.2 红霉素与胃肠抑制剂

胃肠抑制剂(如普鲁本辛、阿托品、茛菪等)可松弛胃肠道平滑肌,延长胃排空时间,造成红霉素在胃酸中时间过长。使红霉素降解失效。本组配伍占不合理配伍药物的10%[2]。

2.3.3 红霉素与其他抗生素

联用以庆大霉素多见,约占不合理配伍处方的23%。红霉素可灭活庆大霉素,并增加庆大霉素的耳毒性。应避免伍用。其它尚可见与青霉素、洁霉素的作用,均系不合理配伍。亦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2.4 忽视了剂量的影响

红霉素碱片的生物利用度是无味红霉素的5倍,这是因为无味红霉素在体内必须水解为红霉素碱才具有抗菌活性。因此,无味红霉素的口服剂量应比红霉素碱或肠溶片大2~3倍。本组处方全部忽视了两种剂型在剂量上的差别,造成了无味红霉素的治疗剂量不足。

综上所述,红霉素口服剂型的使用是临床医生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要做到不同剂型红霉素的合理使用,红霉素医嘱处方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是否注意了食物对红霉素吸收的影响;②是否注意了药物配伍及pH值对红霉素的作用;③无味红霉素剂量是否正确。

参考文献

刘强.观察红霉素、氨茶碱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J]. 健康世界,2018,10(20):169-171.

龙凌云 . 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7,16(29):101-102.

猜你喜欢

合理用药红霉素剂型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不同剂型药物需要注意用法区别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柔红霉素致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