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中来 大学中去

2019-08-09易越

大学生 2019年8期
关键词:博士后博士生博士

易越

借用毛主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可以说大多数应届或者是刚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找工作的真实写照是“从大学中来,到大学中去”。据统计,超过40%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去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当准博士们完成博士学业,走完了“从大学中来”的最后一步,准备“到大学中去”,将面对的形势和任务是什么呢?

首先,大学招聘的形势如何?愿景在左而现实在右。在很多人心中,期望“到大学中去”其实是“到‘好大学中去”。但这些好大学教职岗位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不仅国内高校毕业的准博士、即将出站的博士后紧盯着这些院校有限的教职岗位,大批国外留学的博士和国外院所的科研人员也都加入竞争。

而一些非重点地方院校面临着严重的“博士”荒,愿意提供不菲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有些院校甚至允诺给应届博士副教授甚至教授待遇。

其实,重点院校内人才聚集,优质资源细分到个人时可能大相径庭,同时有着各种退出和考核机制,新入职博士往往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而地方院校往往是地方政府支持的“香饽饽”,可能更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因此,就业选择方向扩展到地方院校,可能更有利于博士生们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进到大学怎么干活?再一次回到高校,已经不再是仅仅负责自己课题的研究生,而是负责课题申请、研究生培养的老师。身份的转变意味着工作从原有的单线程转变为多线程,从单核心变为了多核心。

骤然的身份转变可能会让刚毕业的博士开展工作时难免产生不适。毕竟培养学生(甚至是研究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师生相处也是一门大的学问。而且,并非所有的博士生都具有独立的课题申请经历,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在校期间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重,他们没有锻炼自身争取课题、传播知识的能力的机会。

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施行师资博士后制度,即刚入职的博士都需要经历一定期限的博士后,在博士后期间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当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均达标后,才能聘为教师。

因此,对于有志于从事高校教学科研的博士生,在认真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应该主动锻炼自身多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管理本领,啃下未来可能的“硬骨头”。比如,可以多参加现在读博所在高校的科研活动。很多大学越来越意识到培养自己博士生科研学术交流能力的重要性,例如我所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设置了一定学分的学术交流课程,还会举办学术论坛和科研类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

最后,进到大学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輩子都待在大学了吗?不尽然,虽然高校教职工作的稳定性极高,很多人认为等于“铁饭碗”,但实际上包括大学在内的事业单位改革的大势已经形成,目前已经明确了2020年前大学将全面取消事业编制。

许多高校开始动作,不再给予应届毕业生固定岗位,而是采用师资博士后的方式,除了入校时进行面试以外,还要在聘期内接受科研完成情况的考核。还有的高校实行“非升即走”,不过这个“走”有时是离开学校,有时是转做行政。

当然有的博士生也主动离开了高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高校不是科研报国的唯一战场,大批的企业也孕育出了不计其数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因此,就像一个卯足了劲的螺丝钉要找到对的螺纹孔,每一位准博士应该充分剖析自身优势,制定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高校岗位并不是唯一让自己发光发亮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森林,因此选择无论优劣。但无论任何时刻,认清自己、准确定位,给未来的自己做好铺垫都不会过时。

责任编辑:张蕾磊

猜你喜欢

博士后博士生博士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博士蚊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润博士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