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内控在企业技术创新风控中的职能分析及实践

2019-08-09丛俏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财务内控技术创新职能

丛俏

摘 要:在财务内控视角下可以借助资本循环公式来表达:G-W…P…W-G,即根据资本周转特征的不同,“毁灭性再造”阶段需要企业投入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中流动资本作为“抽象劳动”的吸收器,其与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决定着技术创新成果的价值。通过对财务内控职能的分析,实践途径可围绕着:参与研判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前景、根据技术创新计划编制和筹措资金、引入滚动计划分阶段实施资金配置、配合市场战略对专项资金做出安排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关键词:财务内控  技术创新  企业  职能  实践

根据熊彼特对创新活动的内涵界定,其首先在技术层面体现为“毁灭性再造”,然后还需在价值层面为企业带来红利。红利的形成根源于企业的技术垄断利润,而与垄断利润的构成相一致,技术垄断利润仍然来自于“利润差值”。将企业技术创新解构为上述两个环节,则要求在技术环节需要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同时在价值环节能够尽快获得市场消费群体的认可。在财务内控视角下可以借助资本循环公式来表达:G-W…P…W-G,即根据资本周转特征的不同,“毁灭性再造”阶段需要企业投入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中流动资本作为“抽象劳动”的吸收器,其与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决定着技术创新成果的价值。在成果商业化转换阶段,则体现为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移,该过程被马克思称作“惊险的跳跃”。可见,财务内控在这里的风控职能,需要沿着技术创新中的资本循环过程来理解。

一、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析

(一)面临目标锁定的风险

在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现状下,诸多企业试图通过技术创新在业内获得超额利润。在预期利润目标的驱动下,企业决策层在有限理性的影响下往往对技术创新活动保持足够的乐观心态。在企业的权威式管理模式下,决策层的心态将直接影响到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力度,进而这就在决策层非理性行为的作用下使技术创新活动蕴藏着风险。

(二)面临技术锁定的风险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组织资源,其中以先进制造设备为代表的固定资本,以及以原材料、劳动力为代表的流动资本,将在技术创新周期内以自己的价值转移方式周转着。技术锁定风险反映在,由于对创新成果形成时间的不确定,企业将持续向创新项目投入流动资本,这就在成本形成的过程中降低了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投入”比值。

(三)面临品牌锁定的风险

在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转换过程中,还将面临着企业已有品牌的锁定风险。这里的锁定主要体现在,市场消费群体对企业已有品牌的认知早已定型,且品牌所赋予消费群体的社会声誉度也已经定格。因此,技术创新成果在已有品牌价值的影响下,将难以获得预期的技术垄断利润。在这里,还应考虑同业竞争因素的存在。

二、财务内控在风险控制中的职能

(一)预算约束职能

在假设技术创新项目已经立项的情况下,在资本循环中则首先面临G-W的过程,即企业投入预付资本(G)在要素市场中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商品。为此,财务内控则需要根据技术创新路线图,对预付资本进行预算编制,并在预算约束下对预付资本的购买行为进行过程监管。这里的关键之处在于,预付资本在编制和配置中需要根据技术创新活动的资本有机构成来展开,即C/M(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

(二)成本控制职能

企业固定资本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投入是以折旧率的计算方式来归集,所以成本控制的重点在于对流动资本的投入。技术创新中的流动资本主要以原材料、劳动力的实物形态存在着,且原材料作为“抽象劳动”的吸收器,直接决定着技术创新成果的价值。为此,财务内控通过对原材料的节约使用进行过程监管,并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提升技术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效能。

(三)资本管理职能

资本管理职能主要作用于W`-G`的过程,作为“惊险的跳跃”直接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经济目标的实现与否。在上文的分析中已经指出,品牌锁定效应将制约创新成果垄断利润的形成。因此,财务内控应在对资本的管理中,为企业实施品牌再造战略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此时,则需要将技术创新活动的预付资本按比例合理分配在采购阶段、技术研发阶段、成果商业转换阶段。

三、财务内控的风控实践途径

(一)参与研判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前景

为了防止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面临系统性风险,在前期的立项论证中财务部门应参与到市场前景分析中来。财务部门与市场部门一同,对市场同类产品的市场售价和市场终端反馈进行分析。财务部门在财务内控范围内,着眼于“产出/投入”分析。产出在价值层面则应体现为“技术垄断利润”,而投入则是预估的预付资本量。需要指出的是,技术垄断利润具有时效性,其将在市场竞争关系和替代效应下逐步消失。

(二)根据技术创新计划编制和筹措资金

随着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在财务内控职能范畴内则需对该活动编制和筹措资金。在对预付资本的量进行测算时,可以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帮助下获得均值。预算编制的关键则在于,结合技术创新的资本有机构成来分类进行资金预算,分类围绕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来展开。由于技术创新活动属于知识密集型工作,所以投入到劳动力的资本量相对较大。因此,应对工资预算编制中结合薪酬激励的需要赋予一定的弹性。

(三)引入滚动计划分阶段实施資金配置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属于高风险工作,为了确保资金投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需要引入滚动计划分阶段对技术创新小组投放资金。笔者建议,可以将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相互独立、前后连续的三个阶段:技术创新所需的组织资源筹备阶段、技术创新实施阶段、技术创新成果商业转换阶段。企业还可以对每个阶段进一步细化,针对每个阶段实施进行资金配置,并随着阶段性任务的完成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价。

(四)配合市场战略对专项资金做出安排

技术创新成果在投放市场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在营销策略的实施中投入一定的组织资源。为此,财务部门应与市场部门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并在企业信息化平台上建立信息共享态势。财务部门在财务内控范畴下对市场战略的专项资金做出安排。专项资金来源于企业技术创新的预付资本,在编制预算时和在成本控制时,应提前考虑到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转换需要,为W`向G`的转换挤出资金来。

四、结束语

根据熊彼特对创新活动的内涵界定,其首先在技术层面体现为“毁灭性再造”,然后还需在价值层面为企业带来红利。红利的形成根源于企业的技术垄断利润,而与垄断利润的构成相一致,技术垄断利润仍然来自于“利润差值”。财务内控含有预算约束、成本控制、资本管理等三项职能。通过对财务内控职能的分析,实践途径可围绕着:参与研判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前景、根据技术创新计划编制和筹措资金、引入滚动计划分阶段实施资金配置、配合市场战略对专项资金做出安排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参考文献:

[1]黄秋芳.技术创新驱动下企业财务内控有效措施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7.

[2]赖英健.财务内控助推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路径探究[J].中国商论,2018.

[3]刘建平.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途径探析[J].经济师,2014.

猜你喜欢

财务内控技术创新职能
数字化时代政府掌舵职能的再思考
关于投融资企业财务内控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财务内控
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财务内控
财务内控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