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次设计

2019-08-09

大学生 2019年8期
关键词:被动式流线学姐

我的专业是建筑设计,一个在许多人看起来十分高大上的专业。去年我们学院课改,建筑专业的课表上多了一门叫做“设计院实习”的课,要求到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建筑设计院实习八周。在学姐的推荐下,我来到一所高校的设计院,成为“建筑一所”的一名实习建筑师。

我入职的这所设计院虽然规模不大,但做的项目都是实在且高端的。按照所里新人的培养流程,一开始的时候,我只能给学长学姐们打打下手,画画施工详图和节点大样。所长老师说,这样可以帮助我熟悉不同建筑类型的设计规范,还可以仔细揣摩建筑方案的设计思路,对于以后参与建筑方案设计有很大的裨益。只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段时间,我就可以参与到建筑项目的方案设计之中了。

三周过后,我终于成为方案组的一员。我参与设计的第一个建筑项目,是江苏某地的一座小型派出所。依据当地规划建设局开出的建设用地规范设计条件,该派出所的建筑用地面积约为0.32公顷,设计的建筑密度应小于45%,且绿地率大于20%。机动车出入口设定在西部,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总的来说,这座建筑规模较小,交通条件也十分优渥。设计最大的难点,是甲方希望建筑方案能够满足绿色建筑公建评价标识。这一要求极大地增加了设计难度,无形中让许多小型设计院望而却步,却也让我们有了更多中标的可能。

之所以以“绿色建筑”作为设计要求之一,是因为绿色建筑代表着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近年来建筑竞标的设计潮流。所长老师要求,包括我这个表现相对优异的实习生在内,每个人都要在两天之内出一个大致方案,所内将以评选出的最优方案为基础,进行最终的方案制作。

在接触这个项目之前,我从来没有进行过绿色建筑方面的设计。我对绿色建筑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教材书本上,短短两天时间就要彻底弄懂相关标准,并且还要出一个大体完整的方案,于我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着手设计之前,我向设计院的学长学姐们请教了许多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经验。在他们的建议下,我将设计思路向“被动式建筑”方向靠拢。被动式建筑是指不需要主动加热,基本依靠被动收集来的热量使房屋本身保持一个舒适温度的建筑。这种建筑类型大量使用太阳、人体、家电及热回收装置等带来的热能,不需要主动热源的供给,可以用非常小的能耗将室内调节到合适的温度,十分环保。

通过对大量被动式公共建筑案例的学习,我基本了解了被动式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和途径。首先,它需要一个相对传统建筑较厚的保温层,用来保持墙体和屋面的温度稳定。其次,要使用特定的建筑材料,如三玻两腔的复合窗等,来确保门窗部分的保温隔热。最后通过密闭的通风换气系统,回收室内的废气,并将废气中的大部分热量留住,再用这些热量加热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使室内空气交换最优化。

概念通俗易懂,但真正应用到设计中并不简单。建筑设计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流程,涵盖许许多多的方面。在设计开始之前,我习惯使用勾线笔在草图纸上勾勾画画,用基本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交叠的方式确定建筑功能区分与平面布局。在很多时候,这种方法可以带给建筑师设计的灵感,很快就能大致确定出建筑体量与场地的比例。在大概勾画出二十余个草图以后,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既然目标项目类型是派出所,何不使用传统的“回”字型设计呢?

日常遵纪守法,犯错回头是岸,这本就是警察与派出所这一类型的公共建筑的存在意义。一个“回”字,在实处是贯穿设计始终的总平面布局,在虚处是解释建筑理念的灵感源头,我的想法得到了学长学姐们的纷纷认可。大家都鼓励我按照这个想法大胆做下去,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他们都会帮我后期修改。只要让领导看到这个方案的发展价值和可行性,就有成为这次我们设计院竞标方案的可能。

既然我的方案在设计理念上有了源头,接下来就需要对整个建筑的形态、空间、材料和结构进行完善了。根据学长学姐的讲解,将建筑外部形态设计成“回”字型,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常见的设计类型。而且将建筑体量按照“回”字型布置,既能看成内外双层布局,又能看成左右对称布局,这也就意味着,我既能够通过内外双层进行对外群众服务空间与对内民警工作空间的分隔布局,又能通过对称布局,合理安排办公民警与办事民众的动线区分。

派出所需要内外双层布局的原因,是因为除了办公与群众服务之外,还要满足犯罪嫌疑人审讯与信息采集的功能需求。换句话说,除了民警流线与群众流线之外,中间还要穿插第三条流线:嫌犯流线,而且这一流线布局与群众流线必须完全隔离。所以我在内外两层中设置了双门禁,并将嫌犯流线与民警流线部分重叠,内外有别,又便于出警与审讯。

在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上,因为建筑体量不大,采用常规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即可。但在被动式公共建筑的节点构造与屋面、门窗与和墙体材料方面,由于被动式建筑需要大量运用技术手段与设备辅助,所以后期在跃层、夹层等细化设计,以及仿墙面调温板、恒温水屏障、贴墙式太阳能等功能性设计方面,可以在日后与学长学姐继续讨论。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用Auto CAD软件画出图纸,再用Sketch up或者Rhino软件组件模型,最后用Vary或者Lumion软件进行草模的初步渲染。两个通宵的艰苦奋斗,预想的方案场景在我脑中来来回回地徘徊,然后被一个个试着给出结果。这正是建筑设计的魅力所在,一切都不确定,需要在不断地尝试中得出最优解。

最终,我按时上交了自己的方案。虽然与学长学姐们的方案相比,在外立面构造与室外场地布置等方面略显稚拙,但所长还是表扬了我,肯定了我的想法和努力。得到表揚的那一瞬间,连续通宵带给我的极度疲惫仿佛荡然无存。我第一次意识到,哪怕是毫无天赋的我,只要努力,也有可以做出评标方案的可能。

去年的考研,因为专业课的几分之差,我没能进考研复试名单。所长得知后对我说,我可以一边在他们那里工作,一边准备今年的二战。就这样,我再一次回到曾经的工位,再一次和这群最可爱的人们一起燃烧青春。我很感谢在这里经历的一切,因为我在这里画的每一张图,接触过的每一个项目,学到的每一点经验,都在告诉我:星光不问赶路人,只要努力,终点终会到达,梦想终会实现。

责任编辑:曹晓晨

猜你喜欢

被动式流线学姐
几何映射
知心学姐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简化供暖在被动式公寓的应用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组织设计
CO2混相驱五点井网流线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