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制作
2019-08-09
我叫赵文文,学的是影视编导。我很喜欢这个专业,尤其是后期制作。所谓后期制作,就是利用实际拍摄所得的素材,通过三维动画和合成手段制作特技镜头,然后把镜头剪辑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我很喜欢剪辑、P图的感觉,看到一件件作品在我手中诞生,心里有一种成就感。
家人觉得影视编导行业不太适合女孩子,想让我回家乡当老师。我觉得我要真回家乡当老师的话,这个专业就白学了。教师是个稳定的行业,但一开始就过那种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我觉得有点不甘心。
近年来,随着国产影视、动漫产品数量的增长,质量的提高,国家积极扶持影视、动漫产业发展。如今,影视、动漫产业市场需求旺盛,后期制作虽然很苦很累,但工资也不低。应届生刚入职的平均薪资在五、六千元左右,随着不断学习新技能,工资会越来越高,这样我就可以补贴家里,让家人看到我的选择是对的。
无锡的发展机会比较多,再加上无锡政府对于高校毕业生也有优惠政策,双重的“诱惑”让我决定留在这里找工作。同时我了解到,在无锡高校毕业的城乡低保家庭、残疾和已经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含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可以领取1500元/人的求职创业补贴。在我高考那年,母亲出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父亲又有心肌梗塞,读大学后我便申请了助学贷款。由于符合条件,我获得了这15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
很快,我在无锡找到了一份后期制作的工作。工作之后,才发现困难很多。虽然我在学校有做微视频的经验,但这些跟公司制作商業片的要求来比简直不值一提。刚开始的一个星期,我开始恶补软件的具体操作,剪辑的各种思路和样本。接着,我就进入了实际操作。
每天到公司之后,打开电脑,我便开始把几百G的视频素材剪辑成一个几十分钟或者几分钟的短片,一帧一帧地对,加上特效,然后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最后加上字幕。往往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对剪辑完全没有头绪或者懊恼自己后期技术达不到要求时,我就会想想当初选择这个职业的动力。公司里一些资深的“大神”,也会经常给我一些建议。
我发现,后期制作就像“升级打怪”一样,每一关都不好打。随着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分配给我影片制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都要逼着自己不断学习新的设计知识,想尽各种办法完成工作。除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也很重要,剪辑师不是剪片员,软件学得再好没有思维也是白搭。好不容易把成品交了上去,还会经历反复修改,经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留给后期制作的时间还不多,经常要通宵才能完成作品,吃外卖、住公司就是常态。
有一次我收到的拍摄素材质量不高,画面抖动,内容也少,客户又急着要在婚礼现场上用。为按时完成工作,我通过搜索得知AE软件的防抖动插件和PR软件中的变形稳定器都可以消除抖动,但由于我学艺不精,只能边学边修。用尽万分力气之后,客户还是不满意,我只能又想办法做特效,又想办法合成,还得继续学习合成软件的知识。经历了绞尽脑汁、来回修改、熬夜通宵的折磨,把作品交付给客户的瞬间,我还是挺兴奋的。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我又习得了好多新的特效、三维等知识,“战斗力”又增强了。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之所以走得这么辛苦,是因为在学校里基础打得不牢,很多工作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完全可以在大学期间提前学懂弄通。后期制作领域包括剪辑、包装、调色、特效、三维等多个方面。如果你想在毕业后从事剪辑、包装等技术岗位,在学校学的那点技术是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求的,再加上许多做后期公司规模都不大,不会细分工作,只有掌握各种技术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大学里基本学会了AE、Maya等剪辑软件,而在工作中用得比较多的是PR剪辑软件、AE特效合成软件以及C4D三维软件,这些都是我工作后通过很长时间才掌握好的。这里尤其要提一下AE软件,许多电视剧和电影中的特效都是用它做成的,在其他方面的工作中用得也很多。如果你在AE软件方面有好的专业技术,找工作时就是加分项,不管是去北上广等大城市还是三四线小城市,都会有用武之地。总之,在大学期间多学技术,多看专业书籍,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后期制作虽然辛苦,但是苦中也有乐趣。看着自 己剪出的作品越来越好,我对当初的这个选择也越来越坚定。现在,我已经提前把助学贷款还清了,还给家里添了好些家电,我的父母也认同了我的选择。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