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金融业浅析(二)
2019-08-08於海明
於海明
4 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动向
4.1 汽车后市场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汽车消费仍然以中高速增长,未来汽车后市场规模仍将进一步扩大,消费者对汽车维修、美容、二手车金融等需求将增多,汽车后市场服务提供商也将增多,为汽车后市场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汽车后市场金融服务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汽车后市场金融服务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金融服务,包括二手车金融、融资租赁、汽车保险、汽车维修及零配件、汽车装潢美容、汽车运动等产业的金融服务。目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对汽车后市场领域的渗透并不高,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二手车市场及融资租赁市场。汽车后市场金融服务正处于发展的初期,市场参与者还处于摸索阶段,市场集中度比较分散,但整体发展速度较快。
4.2 汽车金融行业资产规模将大幅上升
汽车金融公司近些年发展迅猛,主要受益于监管层面对消费进入门槛的降低,互联网信贷消费的推广普及,以及汽车销售市场规模的扩张。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汽车金融公司资产为5 729.00亿元,贷款余额(含融资租赁)为5 209.20亿元,实现净利润103.57亿元,全年累计发放的经销商库存车贷款对应车辆459.77万辆,较2015年增长94.57万辆,同比增长25.90%,占2016年我国汽车产量的16.35%。2016年末汽车金融公司发放贷款的车辆为434.50万辆,比2015年末增加141.90万辆,同比增长48.50%。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汽车金融资产规模在7 000亿元左右。根据近年来汽车销量增长情况及汽车金融渗透率增长情况,预计2018年~2023年汽车金融资产实现12%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3年资产总值达到1.4万亿元左右。图1所示为2013年~2017年我国汽车金融行业资产规模变化趋势。
4.3 汽车金融在汽车产业链利润中的占比有较大上升空间
如图2a所示,在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中,汽车金融业务在汽车产业链利润分配中占据第一的位置,占比达到24%,甚至高于一般认为利润颇丰的整车制造和汽车配件销售的占比(整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占比仅为15%和22%,汽车金融是汽车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根据罗兰贝格《2016中国汽车金融报告》显示,我国汽车产业链利润大部分由整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占据(图2b),整车制造的占比高达43%,汽车零部件的占比高达37%,而包括金融、维修保养和租赁在内的汽车服务则仅占11%,汽车金融业务的利润在汽车产业链利润结构中的占比微乎其微,由此可见我国汽车金融在汽车产业链利润中的占比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图1 2013年~2017年我国汽车金融行业资产规模变化趋势(单位:亿元)
图2 汽车产业链利润结构
4.4 汽车信贷市场融资租赁成新风口
2017年~2018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普及,信贷规模增长迅速。根据央行发布的2017年金融统计数据,2017年全年住户类新增人民币贷款7.1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81.2%,中长期贷款增加5.30万亿元,同比下降6.7%。2018年1月~5月住户类新增短期贷款5 523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14 418亿元。居民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表明随着80后、90后和00后成为社会主要消费人群,人们超前消费的意识与需求在逐渐增强。汽车贷款的期限一般在1年~5年,属于中期贷款,2016年和2017年我国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快速爆发,印证了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的爆发式增长。
汽车金融贷款主要分为零售贷款、经销商批发贷款、融资租赁贷款等3类。近年来汽车金融贷款规模快速扩大,零售贷款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汽车零售贷款主要以分期付款为主,相对分期付款方式来说,融资租赁模式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2016年融资租赁市场占有率不到1%,贷款余额仅约为21亿元,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融资租赁受冷,一方面是因为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渠道有限,资金成本偏高,造成产品定价偏高;另一方面,承租人如果不续租或放弃购车,容易造成库存积压,二次销售难度较大,但随着二手车金融的快速发展,该问题将得到较好的解决。相对分期付款,融资租赁也有明显的优势:办理手续方便快捷,首付金额低,可为消费者提供租车购车多重选择方式,更加灵活。
突破汽车融资租赁目前遇到的困境的关键在于改变营销模式。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电商盯上这块蛋糕。2017年12月份优信推出的“一成购”就是典型的融资租赁方式。此外,“弹个车”“0元开走吧”“毛豆新车”都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汽车融资租赁产品。2017年底,苏宁汽车公司与淘汽互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进军汽车融资租赁领域。美国融资租赁业务渗透率在30%以上,而我国目前约为5%,由此可见未来融资租赁市场仍然非常广阔。
4.5 新车、二手车汽车金融渗透率的增长空间较大
根据2016年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估计,目前我国新车的汽车金融渗透率在35%~40%,而全球范围的新车汽车金融渗透率在2014 年大约为70%,日本在2013年~2014年新车汽车金融渗透率在50%以上,即使对标日本,我国的新车汽车金融渗透率也有10%~15%以上的增长空间。
根据罗兰贝格《2017中国汽车金融报告》,我国二手车零售金融渗透率为15%~25%,远低于全球主要地区的二手车汽车金融渗透率。美国目前二手车金融渗透率为50%~55%,相比较而言,我国二手车汽车金融尚处于发展早期,其中有征信体系、汽车流通数据积累不完备等因素。
4.6 提供汽车金融服务的渠道将向移动端转移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9.8亿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9.3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到73%。目前移动互联网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和普及,手机成为了主要的上网终端,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也在逐年上升。互联网汽车金融是依托于互联网而产生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业务模式也将发生改变。现在,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除了通过官网,还可通过手机APP、微信等工具,以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未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各大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将不断开发和优化移动端口。
4.7 农村市场汽车金融服务是未来最大蓝海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三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出现显著的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 432元,比2016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 645元,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6.8%。随着农村消费的升级,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汽车金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认可。2015年以来,财政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不断出台,支持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引导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中国银监会2016年2月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通知》文件中,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发起人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开发适合“三农”特点、价格公允的产品和服务;支持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持续加大对农村地区消费信贷产品的投放和创新力度。我国农村汽车金融市场比较广阔,未来可能是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领域的新高地。
4.8 互联网汽车金融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受制于我国经济下行及需求放缓的影响,汽车销量增速出现明显下降,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我国汽车市场进入了调整期,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汽车后市场等新兴市场,成为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金融的渗透率较低,目前汽车金融服务互联网渠道的渗透率仅为11.5%,相比成熟的汽车金融市场,我国汽车金融市场上升空间很大。目前80后、90后已经成为新的汽车消费主体,他们更能接受汽车金融的消费理念,对互联网的依赖度也更高,汽车金融的互联网化不但迎合了他们的消费习惯,对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及刺激汽车消费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4.9 汽车金融市场进入者将增多,跨界合作将成为常态
除了互联网公司、P2P网贷平台、众筹平台、保险公司外,汽车电商平台、租车公司等汽车相关业态也开始涉足互联网汽车金融领域,如作为门户网站的汽车之家推出了分期购车业务,快快租车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车享保”产品,阿里巴巴与多家汽车厂商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贷款等。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互联网汽车金融领域,厂商、经销商等传统汽车企业凭借其原有的业务优势,与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等新进入者合作将形成优势互补;汽车厂商可与汽车金融公司合作,消费者在厂商的官网上就可以申请贷款;租车公司可与保险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在线保险服务;众筹平台可与二手车电商平台合作,为用户提供理财服务。采用跨界合作的方式进入互联网汽车金融业务不但能防范金融、技术、市场等风险,还能更好地开拓市场,因此未来市场参与者之间跨界合作将成为常态。
4.10 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风口与风险共存
伴随着汽车金融业务的逐步拓展,整车厂商现金流情况继续分化,一些厂商经营现金流净额首次出现负值,一些厂商仍然可以保持数十亿元正值。据了解,已有主营汽车抵押贷款的公司在美国提交招股书。在2018年汽车行业销售乏力的大环境下,汽车金融似乎正在成为新的“风口”,但其中蕴含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众所周知,汽车金融领域主要包含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P2P车贷平台等几大“玩家”。具体而言,商业银行主要面向个人发放购车贷款,担保方式多为纯车辆抵押或补充外部担保;汽车金融公司是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为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金融机构;P2P车贷平台主要为抵押/质押型车贷、车商贷款、汽车垫资等形式。
截至2018年8月末,中信证券根据银监会公布的个人汽车贷款不良余额和不良率估算,商业银行汽车贷款规模约为3 000亿元,汽车金融公司贷款规模约为4 000亿元。此外,另有机构估算称,截至2017年年末,P2P车贷平台贷款规模约为653亿元。2018年以来,整车厂商加大融资销售,一方面是为刺激新能源车销售,另一方面也与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大行其道不无关系。有厂商表示,鉴于新能源汽车等商品初始购买成本高的特点,对客户而言,资金负担较重,所以与金融机构及其他融资机构(如租赁公司)开展销售融资业务合作。但如此一来,部分厂商便出现了自身现金流为负值的情况。一批A股车企发布公告称,将为旗下汽车金融公司提供数十亿元至数百亿元的担保额度,通过融资租赁等形式刺激汽车销售。所谓融资租赁,是指租赁公司将汽车融资租赁至客户,之后客户在租赁期限内分期向租赁公司支付融资租赁费,车企按约定从租赁公司收回货款。一旦购车客户不能如期履约付款,触发协议约定的回购条款时,车企将承担回购责任。这样的销售模式似曾相识。数年前,国内挖掘机等行业公司也曾大举采用类似的销售模式,甚至业内形成零首付的“行规”,在高速增长数年后,市场出现了虚假销售、应收账款余额巨大等一系列问题。
走的更远的是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商,他们不仅提供购车、租车无需首付的服务,还提供车后消费分期服务,如免费保养、免费洗车等。一批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商宣传称,数月内即在全国多省开拓业务,收入规模数倍增长。
事实上,互联网汽车金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出现拓展了市场,使各个层次的人群都可能享受到汽车购买过程中的金融服务;但另一方面,近期互联网金融领域违约事件频发,零首付买车、通过高杠杆透支消费能力可能带来的恶果,或许大多数人都无法承受。诚然,汽车金融业务大幅增长,的确给车企带来了亮丽的销售业绩,在坏账没有爆发之前,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旦潘多拉魔盒打开,借贷链条上的各方将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掉。行业需要发展,但也需要防患于未然。
随着互联网汽车金融行业迅速发展,多样化的业务模式和产品种类不断涌现,但互联网汽车金融作为新生事物,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在发展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汽车产业链金融服务开拓不足,服务模式单一。我国汽车产业链较长,因此汽车金融领域也比较广泛。从汽车生产阶段开始,到汽车的流通销售、消费和使用、维修养护、二手车交易和租赁等环节,都有大量金融服务需求。目前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对汽车零售市场及汽车后市场的金融服务拓展速度较慢。虽然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模式日益丰富多样,但大部分的业务都是围绕汽车销售环节开展的,如汽车消费借款、汽车分期消费、汽车融资租赁等业务,模式较为单一。有些业务模式仅仅是将传统的汽车金融服务搬到了互联网上,但其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互联网汽车金融市场拓展领域及业务模式的雷同,也导致目前互联网汽车金融领域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二是监管体系不完善,存在政策风险。现阶段我国尚未出台针对于互联网汽车金融行业的相关监管政策,关于汽车金融公司的各项监管办法也并没有涉及互联网汽车金融业务。目前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仅对互联网金融各业态监管职责进行了分工,明确了互联网金融各业态业务边界。互联网金融业态中P2P网贷、众筹、互联网保险作为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的主要参与者,P2P网贷、互联网保险已经出台了相应的监管细则,但是众筹平台的监管细则尚没有出台,仍然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三是我国征信体系并不完善。我国征信机构从事企业征信服务的较多,但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较少,并且服务机构的规模偏小,提供的信用服务也比较单一。公共征信机构提供的个人信息,多以商业银行提供的银行账户、车贷等信息为主,对于分散在各事业单位的信息整合和共享机制尚没有达成,并且征信机构之间对自己掌握的信息采用垄断保护,个人征信信息整合存在一定的困难。同国外相比,我国征信体系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尚未完善,可能导致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对借款人的真正信用水平、贷款用途及偿还能力缺乏有效的判断,从而导致信贷坏账率提高,债务追偿困难等问题,不利于我国互联网汽车金融信用消费业务的开展。四是行业面临来自金融和互联网的双重风险。相对于传统的汽车金融行业,互联网汽车金融行业本身不但面临汽车金融领域的风险,还面临来自互联网的风险。互联网相关的密钥管理、加密技术、TCP/IP协议安全性等技术都直接关系到用户资金的安全,互联网开放式的特点更容易遭受计算机病毒和电脑黑客的攻击。
互联网汽车金融本质上也是金融,因此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机构还要防范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金融风险。例如,借款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是无力履行还款付息义务,而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对于汽车抵押业务来说,如果抵押物无法及时变现,则极易受到流动性风险的冲击。
4.11 未来互联网车贷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其中规定“同一平台个人最多借款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最多借款100万元;不同平台个人最多借款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最多借款500万元”。监管层对P2P网贷平台的定位是“小额、普惠”,是对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服务对象应该是中小微企业、消费者、农户等。汽车消费贷款和汽车抵押贷款两类业务的贷款金额一般都在20万以内,因此容易满足监管层对于借款限额方面的要求。尽管目前P2P车贷业务的发展规模不能和信用贷相比,但是P2P车贷业务未来的发展规模、新业务模式依然可以期待。在征信体系尚不完善、成熟的背景下,抵押贷款仍然是风险控制最为简单的模式,而车辆抵押贷款相比房地产抵押贷款具有金额小、更便于处置、操作办理简便的优势。同时,车辆抵押贷款业务流程标准化,诸如进行GPS技术定位跟踪等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随着监管细则的出台,汽车消费贷款和汽车抵押贷款将成为众多的P2P网贷平台业务转型的首选,未来互联网车贷市场的竞争将更加的激烈。对于目前以车贷为主业的P2P网贷平台来讲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先发优势,相比未来新进入者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4.12 场景化、高频化、碎片化、互助化是互联网车险发展的趋势
保险一直作为一种较为复杂晦涩难懂的金融产品,由于其条款多变,普通消费者一直处于懵懂的状态中。而大量的同质竞争让目前市场上80%以上的保险公司车险业务均处于亏损状态,高昂的渠道费用及赔付费用,让车险成为一项难盈利的保险业务。而在用户端,车险却总给人以保费高、服务差的印象。互联网车险借互联网金融兴起之机,提速进入一轮“全面发展期”,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最亮丽的风景之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对保险业产生深刻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对于保险产品的需求会更加旺盛,而这些需求会分散在互联网上的使用场景里面。场景化、高频化、碎片化和互助化是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四大趋势。互联网车险要站在场景和用户需求的角度设计产品,在用户保险消费习惯还未完全形成的今天,简单化、场景会让用户主动接近保险,产品思路或将为当下互联网车险领域的探索指引新的方向。国内首个可以按天购买的移动互联网车险平台——“动了保”的面世,吸引了众多险企和投资人的关注。通常,对普通用户来说,买车险一年一次,平台与用户的连接频次停留在“年”的维度。而“动了保”让车险也可以按天购买,用多少买多少,这对于平时因为公交出行、城市限行或者经常出差而无法每天开车的车主,是非常便利省心的。“动了保”在购买场景、购买方式和产品形态上,与互联网保险发展趋势高度吻合。在购买场景中,用户根据自己的用车频率、出行习惯购买车险,实现车险产品在用车场景中的完美匹配;在购买方式上,让车险不再是“一年一买、一买一年”,开哪天保哪天,实现用户购买交互上的高频化,增加用户粘度;在产品形态上,让车险保障单位精确到天,实现保障期限的碎片化,降低购买门槛。这款车险的投保非常简单,可以通过APP随时随地完成产品的购买,极大优化用户的购买体验。
自从抗癌公社和水滴互助火了之后,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关注起“互助保障”,交9.9元就相当于投保了最高30万元的保单,怎么算怎么划算。但车险类的互助并不多见,虽然目前互联网上有各种互助,但并不是真正的保险(保监会目前只批准了信美相互、众惠相互和汇友建工3家相互保险社,只针对特定人群),但在共享经济的风口,有想法的企业自然也不愿意错过。比如,车点点就低调地推出了“车漆互助保障服务”,参与的车主只需预存9.9元,即可保障一面车漆修复,所有会员均摊车漆费用。若发生理赔事件,则以车点点车漆修复优惠券发放的形式补偿,按照油漆修复金额的均价为225元计算,平均下来每单每人均摊约0.06元,非常划算。
4.13 80后、90后,甚至00后将促使汽车金融渗透率提高
根据国双数据中心披露的数据:2016年30岁~39岁人群已购车人数占比达55.5%,为按年龄分类群体中占比最高,是已购车的主力人群;20岁~29岁人群关注人群占比达44.1%,但购车人群占比只有15.4%,是首次购车最大的潜在消费人群。观察我国每年出生人口,1985年~1991年有过一段时期的“婴儿潮”,目前这波婴儿潮的年龄为27岁~33岁,这也直接导致目前20岁~29岁这个区间的人口占比达16%~17%,占比较大,是未来的汽车消费的主要市场。从互联网年龄分布和渗透率趋势看,20岁~29岁互联网用户在2016年的渗透率达到97.8%,作为网生一代用户,互联网是其生活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和消费渠道,对于信贷消费接受程度更高,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的获客成本,也有利于汽车金融渗透率的提升,有利于汽车金融的发展。根据大众汽车金融的报告,在2014年,其主要用户为26岁~35岁人群,占比达43%,在10年间主要用户由30岁~39岁年轻到20岁~29岁。在2014年,大众汽车金融的使用者中约57%为80后、90后消费者,表明新一代年轻用户比起其他年代人群更容易接受且更愿意接受汽车金融作为汽车购买手段。从易鑫车贷2015年北上广三座城市的车贷用户结构来看,三座城市中80后占比最多,90后占比次之,表明汽车金融的用户确实在提前,80后、90后,乃至00后在购车时将会更多的考虑汽车金融。
4.14 储蓄率下降将减小汽车金融渗透的阻碍
我国2015年的国民总储蓄率为48.4%,相较其他国家来看处于较高水平。但我国国民总储蓄率在2010年达到最高的51.5%之后,开始逐步下降,平均每年下跌0.5%。参照日本,1970年~1980年日本的储蓄率从40.4%下滑到31.1%,年轻一代的占比提升,叠加年轻一代消费观念的改变带来了储蓄率的快速下跌。这预示着我国也可能由于这种变化使得高储蓄率对于汽车金融渗透率的阻碍作用会逐渐减小。
展望未来,随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上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主体更加年轻化、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及一系列行业鼓励和支持政策的出台,加之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的提升空间仍较大,汽车金融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与成长空间巨大,发展前景良好。同时,相关部门对于二手车交易的政策松绑及对车辆附加产品融资的鼓励,也有助于产生汽车金融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金融对于汽车金融行业的介入,加上汽车销售品牌授权为核心的4S模式将被逐渐打破,汽车金融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经营模式可能将会是其最重要的目标。
(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