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研究
2019-08-07任杰金熙杰
任杰 金熙杰
[摘 要]本文主要以研究延边地区大学生的饮食消费习惯为目的,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延边地区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分析,阐述了延边地区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以饮食消费为主并且有较高的饮食消费水平。第二,生源地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每个人的不同口味、就餐的便利度、就餐人数等因素,对大学生饮食消费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建议饮食行业的商家应在制定合理价格的基础上,同时满足大学生精神层面的饮食消费感受,提供个性化、民族化、便利化相结合的高质量服务。商家还应扩大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网络APP、传单发放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知名度。
[关键词]大学生;延边地区;饮食消费行为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根据2018年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普通本科大学生招生4107534名,在校16486320名。中国大学生的人均全年消费总额超过了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其中餐费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消费支出最多的一项,占60%左右。
延边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延边地区大学生受到传统习俗、民族文化、生活习惯以及延边本地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影响,饮食消费行为存在着独有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延边地区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如何生产更受大学生欢迎的商品成为了很多餐饮企业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大学生消费者的需求。餐饮企业可以根据本文得出的结论结合自身发展条件、饮食消费环境的要求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选择更合适的发展经营模式。
1 调查问卷设计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方面,根据延边地区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参考文献进行了问卷的框架设计,并通过征求专家及课题组的意见后完成初稿。在进行正式问卷调查之前,对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的反馈意见修改了表述不正确、意思模糊等问题。问卷正式调查的抽样采取随机调查的方法,发放对象主要是延边地区的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采用的是电子问卷的形式,于 2019 年1月18日—2019 年 1月22日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 146 份,有效问卷占回收问卷的100% 。
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2.1 样本概述
在本次调查的146个样本中,共有女生93名(63.7%),共有男生53名(36.3%)。样本中有114名为汉族(80.82%),朝鲜族有23名(15.75%),其他少数民族有9名(6.16%),本地大学生有28名(19.18%),外地大学生有118名(80.82%)。
2.2 饮食消费支出
调查结果显示,146名样本的生活费每月在“1500-2500元之间”的有78名(53.42%),每月生活费在“1500元以下”的有46名(31.51%),每月生活费在“2500-3500元之间”的有16名(10.96%),每月生活费“3500元以上”的有6名(4.11%)。据此可知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146名样本中每月的饮食消费支出在“600元-1000元之间”的有88名(60.27%),在“1000-1500元之间”的有30名(20.55%),在“1500元以上”的有10名(6.85%),在“600元以下”的有18名(12.33%),可见大学生在饮食消费方面的支出在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中占较高的比例。
其中,汉族学生的饮食消费水平在“600元以下”的占比14.04%,在“600-1000元之间”的占比60.53%,在“1000-1500元之间”的占比9.3%,“高于1500元”的占比6.14%。朝鲜族同学的饮食消费水平在“600元以下”的占比0%,在“600-1000元之间” 的占比65.22%,在“1000-1500之间” 的占比30.43%,“高于1500元”的占比4.35%。其他民族同学的饮食消费水平在“600元以下”的有22.22%,在“600-1000元之间”的有44.44%,在“1000-1500之间”的有11.11%,“高于1500元”的有22.22%。
综上可见,大学生的饮食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600-1000元之间”,朝鲜族同学的饮食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于汉族同学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饮食消费水平。
2.3 饮食消费习惯
(1)大学生对饮食种类的不同选择以及影响因素。
(2)大学生对饮食种类的不同选择。
大学生在选择饮食种类的时候会受到民族风俗、自身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产生不同的饮食消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如表1),漢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同学主要选择了日韩料理,朝鲜族的同学选择了自己从小接触的朝鲜族传统料理。
(3)大学生选择饮食风味的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饮食风味的选择上各个民族之间的影响因素的差异并不明显,被146名样本选择最多的影响因素是“口味、食材、烹饪方式不同”,其余分别依次是“生活习惯不同”、“民族习俗不同”、“饮食方式不同”“场所的环境地点差异”和“其他因素,比如宗教、气质、性格等”(如表2)。
2.4 大学生对主要就餐地点和结算方式的选择
(1)对就餐地点的选择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如表3),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饮食消费地点的选择上也会产生差异,现在的大学校内食堂大多是针对学生人数多、占比例大的汉族同学的口味而制作饮食的,而这对少数民族同学的口味不能完全满足。因此,汉族同学大多会选择便宜方便的校内食堂进行饮食消费,少数民族同学的首要选择便是口味种类较多且方便的外卖平台,或与自身饮食习惯更接近的校外餐馆。
(2)对结算方式的选择
在样本中有139名(95.21%)平常结算的方式是“手机支付”,有3名(2.05%)选择的是“现金支付”,有3(2.05%)名选择的是“刷卡支付”,有“1(0.68%)名选择的是其他支付方式”。可见,现在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使用的支付方式是手机支付,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消费习惯。
2.5 大学生饮食消费选择的影响因素
(1)商家营销宣传方式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样本认识了解饮食消费商家通过“朋友推荐”的有81名(55.48%),“通过APP推荐”的有32名(21.92%),“广告宣传”的有7名(4.79%),“微信、朋友圈”、“建群推广”的有1名(4.79%),其他方式如“偶然路过看见店铺装潢、网络博主推荐等方式”的有25名(17.12%)。可见大学生接收到饮食消费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通过朋友和手机APP的推广。
146名样本在认为会被吸引进行消费的宣传方式(多项选择)中,利用“饮食口味优秀、突出进行宣传”的有118名(80.82%),利用“优惠券、满减折扣”的有114名(78.08%),利用“商家进行连锁口碑的宣传”的有68名(46.58%),“明星效应”的有14名(9.59%),“其他的宣传营销方法如广告制作精美、有创意等”的有9名(6.16%)。可知,能够吸引大学生进行饮食消费的主要是口味、优惠和口碑。
(2)商家的服务
根据调查显示,在进行饮食消费时,选择某一餐饮商家进行消费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有115名(78.77%)选择“因为餐饮商家的口味好”,69名(47.26%)选择“因为该商家干净、卫生”,61名(41.78%)选择“方便快捷”,57名(39.04%)选择“更便宜”。有36名(24.66%)选择了“口味种类数量多”,有27名(18.49%)选择了“服务态度好”,有16名(10.96%)选择了“商家比较新奇独特,吸引人的眼球”,有8名(5.48%)选择了“其他因素,比如环境气氛好等”。可见影响消费者选择饮食商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价格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了,取而代之的是餐饮的口味、卫生、方便快捷程度等因素。
(3)外出就餐的人数
大学生经常以宿舍或者班级、社团为单位进行聚餐。这是现在大学生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大学生通过聚餐来完成男女交往,结识人脉,放松休闲等目的。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样本中有34名(23.29%)选择了“经常出去聚餐”,有91名(62.33%)选择了“偶尔参与聚餐”,有15名(10.27%)选择了“很少参与聚餐”,有5名(3.42%)选择了“几乎没有参与聚餐”,有1名(0.68%)选择了“没有参与过聚餐”。可见现在聚餐已经成为了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在调查中大家对聚餐的花费有不同的接受标准,有9名(6.16%)可以接受“人均30元以下的聚餐”,有74名(50.68%)可接受的费用在“人均30-70元”,有53名(36.3%)可接受的费用在“人均70-100元”,有10名(6.85%)可接受的费用在“人均100元以上”。可见现在大学生有一定的消费水平,并且愿意为聚餐这种行为买单。
现今的大学生常常会有独自一个人外出就餐的情况出现。但经常会有一些因素困扰他们,甚至导致他们取消单独外出就餐的计划。调查结果显示,在146名样本中,有82名(56.16%)选择了“价格过高”,有81名(55.48%)选择了“就餐的时候餐量的多少不合适,会出现浪费或者过少的状况”,有68名(46.58%)选择了“没有办法兼顾座位和贴身物品同时看管的情况”,有11名(7.53%)选择了“其他困扰因素,比如孤独、尴尬等”。根据上述调查结合实际推测大多数的商家的消费商品是针对多名进行消费的消费群体进行设置的,忽略了单名进行饮食消费的消费者。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大学生的世界观和行为意识尚处于形成的过程中,并且大学生对新信息敏感,充满激情浪漫,需求旺盛,消费行为也具有独特的特点,根据上述调查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大学生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费大大增多并且大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活动获取收入补贴,因此,大学生具有相对较高的饮食消费能力,而且饮食消费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延边地区大学生的饮食消费习惯存在着特殊性和多样性共存的特点。饮食消费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大学生受到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对饮食种类选择以及就餐地点的选择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需求,大多数都趋向于选择家乡的饮食消费习惯和学校所在地的饮食消费习惯。
(3)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过程。大学生正在对商家的食物风味、饮食环境、餐厅服务、时间效率等要素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正在追求舒适的就餐环境,外出就餐频次的增多等方面,即大学生正在更大程度上追求在自己消费能力内的高品质服务。
3.2 建议
(1)校内食堂、学校周围餐厅以及主要消费对象是学生的商家可以在通过优惠的价格吸引大学生的“眼球”的同时注重给大学生更高品质的饮食消费服务享受,吸引大学生进行饮食消费。
(2)在经营过程中商家大多只注重了经济因素来进行营销活动,忽略了其他因素(如民族、性格、就餐人数等)的重要性。因此,延边地区饮食行业的商家应该对消费者的多方面消费感受进行服务,尽可能地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饮食习惯的需求。這样不仅有助于商家消费受众群体的扩大,也有助于提升商家自身的口碑、知名度。例如,可以建议朝鲜族传统饮食行业的商家针对汉族和其他民族的饮食口味,对商品口味进行改良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大学生在接收互联网消息方面具有特别高的敏感度。商家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广告宣传、入驻APP平台、推出外卖服务等,扩大知名度。同时,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优惠、折扣,刺激大学生进行消费。除此之外,商家还应提高店铺的口碑评价,吸引更多的回头客即多次消费的固定顾客,巩固消费者的信赖度。让大学生消费特点中群体性这一特点也成为商家宣传营销利用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高庆,盛鹏,郭玲艳.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分析——西南交通大学的调查结果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04).
[2] 周忠民.浅谈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J].美食研究,2002(01).
[3] 管婧婧.中西式快餐消费行为及消费感知的比较分析——在杭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美食研究,2010(01).
[4] 杨亚.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以贵州大学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