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返《山海经》

2019-08-07李北山

齐鲁周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女娲山海经神话

李北山

许多年来,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为西方的文学艺术提供了无数的灵感,尤其是以这些远古神话为母题的当代流行文化,成为西方价值观念的重要传播媒介。与此相比,中国的神话仿佛一度失去了生命力。转变从《大圣归来》开始,中国神话找到了现代传播与呈现的最佳载体……

神话:有灵魂的故事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动弹不得——就像一个现实社会中的中年人,被生活和工作重压,已经失去了往前看的热情,只想回到过去,幻想着过点原来安静平凡的日子。后来突然遇到了一个孩子,从开始的手足无措,觉得是一种负担,到后来逐渐发现这竟然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惊喜,甚至成为自己的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这是动画电影《大圣归来》所讲的故事。虽然是一部动画电影,但其实折射的是现实主题。“中国的动画片往往太低幼了。这部动画电影不但照顾了成年人,更是要告诉成年人,你应该带着孩子去看这部电影。它不是一部动画片,它是一部电影。”“很像《功夫熊猫》,”一位法国电影发行商评价:“想不到中国动画已经可以做到这个水准了。”他所指的水准不仅仅指动画制作,同时也包含故事构思和情节设定,这是典型的“故事驱动中国”,有灵魂的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漂亮的自我超越。

就神话本身而言,茅盾先生通过与希腊、北欧神话的比较研究认为,中国神话之中也有着与希腊、北欧神话中相当的巨人族。此外,中国自然界的神话也是很丰富的,在希腊神话中存在的众多自然之神,我们的神话中也是存在的。茅盾研究了中国关于太阳、月亮以及风云雷雨、海河湖泊的神话,并寻找到了与之相对应的日神羲和、月神常義、风云雷雨之神丰隆和飞廉、河神河伯、湖泊女神湘夫人等一系列美丽的神话形象。同时,他指出,大司命为中国神话中的命运之神,少司命似为恋爱女神,而《九歌》中的山鬼则相当于希腊神话中山林水泉的小女神。

尽管中国神话有着同样丰富的内容,但缺乏故事性也成为一个问题。尤其是《山海经》,表现出中国神话明显的非人形化、非叙述化、空间化的思维特征,多描写奇禽异兽、异人的形貌而少故事叙述,且在对有明显方位标识山川的描述中没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观念,所有质的差别和对立都具有某种空间对应物”,有学者也指出:“中西神话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于希腊神话可归于‘叙述性的原型,而中国神话则属于‘非叙述性的原型。前者以时间性(temporal)为架构的原则,后者以空间化(spatial)为经营的中心。”

茅盾先生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中也提出,我们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没有如同《神谱》《荷马史诗》一样的系统荟萃之作,是因为中国神话在保存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修改,被文学化、哲学化、历史化。想要复原中国的神话世系,就要在史籍中找到那些被文学化、哲学化、历史化的神话内容,剥落它们绮丽的外衣,找到其中的神话原型。

以今天研究中国神话的思路来看,茅盾所论中国神话是上古神话的范畴,其代表作是《山海经》;两汉以降,主要在近代,又在道教和佛教的基础上形成了宗教神话体系,其代表性文学作品是《封神榜》和《西游记》;两宋以降,主要在明代,又在民间风俗的基础上形成了精怪神话体系,其代表性文学作品是《聊斋志异》。

对于神话的生命力而言,故事固然重要,但故事的内核更重要。大多数神话研究者把神话作为各民族原始文化精神的“活化石”。通过神话可以追根溯源地全面梳理一个民族在漫长历史时期中一脉相承的内在精神及文化气质。最能体现神话生命力的不是浩博的神话故事,不是众神的超凡形貌及行為方式,而是神话思维。

无疑,《山海经》是第一部中国神话的“集大成者”,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我们耳熟能详的女娲(为后来的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神话提供了母题)、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远古神话传说皆出于《山海经》。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上古神话大致可分为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和英雄神话三者。

创世纪:生命的终极追问

始祖神话中包含有创世神话,最典型的是“盘古开天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极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三五历纪》)

《三五历纪》(三国时代吴国人徐整著)是最早记载盘古开天传说的一部著作,其内容皆论三皇以来之事。此书已佚,仅部分段落存于后来的类书如《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之中。

茅盾指出,现存的中国神话可以分为北中南三个部分——女娲补天、愚公移山以及蚩尤的神话应当是属于中国北方民族的神话;《楚辞》中言及昆仑、言及鳌戴山抃、言及羲和、言及禹化熊、涂山女化石的神话,以及山鬼的神话,都应为中部民族特有的神话;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当属于南部民族的神话。而郭璞注释的《山海经》、屈原等著的《楚辞》、郭璞注释的《穆天子传》、传说列御寇所著《列子》、汉代刘安的《淮南子》、旧传晋代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以及旧传梁代任昉所著的《述异记》等典籍,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中国神话的重要材料。

尽管在《山海经》中没有出现如盘古开天这样的创世神话,但很多篇章都涉及世界的创造。譬如其中帝俊的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太阳,成为日神,帝俊的另一个妻子常義,则生了十二个月亮,成为月神。茅盾认为,要复原中国自己的神话系统,首先要找到中国神话谱系之中的主神。在他看来,最具有主神资格的,就是帝俊。根据茅盾的考证,古史上是没有帝俊这个人物的,但《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帝俊的诸多后人,我们在古史之中却可以找到。

始祖神话中最典型的是“女娲造人”。古籍中最早提出女娲造人故事的是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著《风俗通义》——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

后世提出另一种传说,女娲是与伏羲为兄妹繁衍人类。唐李亢撰《独异志》载: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妇,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妇,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於烟即合,二人即结为夫妇。

美国学者陈阿蓝(Alan k.lchen)认为这种配偶神的出现体现着汉帝国时代流行的价值观念即神圣王权。在高度父权制的社会背景之下,世界由一位女神独自创造的说法难以维系下去了。“然而,和伏羲在一起,女娲还能以‘配偶和助手(consort and helper)的角色保持她在神灵世界的一席之地。”

人是神的造物,几乎所有文明的神话传说中都有这样的描述。女娲神话的第一部的古书籍记载是《山海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山海经·大荒西经》)就是说,有十位神人,名字叫女娲之肠。是由女娲的肠子变成的。居住在栗广的原野上,紧挨着道路。”著名学者袁珂以晋人郭璞注为解“或作女娲之腹”,可见,女娲不仅造了人,还是众神之祖。“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并以汉人许慎和刘安的话作为参证。学者丁山也认为这“显然又是孕毓人类的寓言”。

在《山海经》中,生殖神话、始祖神话占据着重要地位。“《山海经》中充满以祖先为生命力源泉的生命意识和关注血缘亲族关系的神话主题。”《山海经》中有关氏族始祖的神话十分丰富,以帝俊、帝舜、少昊、黄帝、炎帝为中心,构筑起东西方两大集团氏族的始祖神话系列。在中国上古的始祖神话中,个体不仅感到自己通过连绵不断的生育过程与祖先紧密相连,而且认为自身与祖先同为一体。

大洪水:人的自我救赎

洪水神话最典型的是“女娲补天”和“鲧禹治水”的故事: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龞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篇》)

至于鲧禹治水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天文云》)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大约在4000多年前,水神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天柱折断,导致我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

鲧偷了天帝的息壤来填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衮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用土填塞洪水来安定九州。大禹娶了涂山氏姑娘,不为自己的私利损害大家的利益,婚后四天就前往治水,大禹治理洪水,为开凿轘辕山,化作了熊。大禹对涂山氏说想要送饭。听到鼓声才能来。大禹踏石而碰石中鼔,涂山氏前来送饭,看见化作熊的禹,便羞惭地离去,她到了嵩高山下,变成了石頭,即将生启。禹说,还我的儿子,石头从北面破裂开,然后生下了启。鲧受命治水不惜生命的代价,偷了玉帝的息壤,只用了少许,便积山成堤。洪水快要平息的时候,息壤的事被知道了,他被杀死在羽山,但是鲧的精魂不死,尸体不腐,三年之中,他孕育了儿子禹,让儿子完成自己的事业,他也具备更大的神力,成功地治水造福了人民。

洪水神话是讲述人类在遭受洪水灾害的毁灭性打击之后重新繁衍生息的故事。是一个具有广泛世界性的神话。马克·埃萨克(Mark Isaak)的《世界各地洪水故事》一书,显示世界上已有181个国家和民族有洪水故事发现。主要有以希腊和希伯来民族为代表的西方神话(“诺亚方舟”故事)和以中华民族的大禹治水、女娲补天为代表的东方神话显得尤为突出。在中国的各民族神话中,洪水神话也是最多见的神话故事之一。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最早见载于《淮南子》,但共工和不周山则是由更早的《山海经》提供了母题——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山海经·海内经》)

从长沙山再往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山海经·西山经·不周山》)

《山海经》中的大量山川神话反映了远古先民以自然为源泉,祈求生命安顿和永恒的精神愿望。其中大量出现的水神体现了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对水的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

在上古神话中,人的行为可以导致某种自然规律或宇宙秩序的改变,“共工怒触不周山”本是人的纷争,最终导致了大洪水。天地万物的某种变化也等同于人类社会的吉凶祸福,这在汉代的谶纬之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思维主体与思维对象不仅相互作用,而且能相互渗透和关联而不理会它们在性质、形式、作用等方面的内在矛盾。

西方的大洪水神话,是神对人的惩罚,和神的忠诚的追随者得救的故事;而中国的大洪水神话中,暗含的是人的生存意志和自我救赎,展现出不屈不挠和拯救族类的献身的精神,其中已经有“天地人”三者并举的思想。

英雄神话:人的神化

英雄神话中“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皆出于《山海经》,“后羿射日”的故事虽出于《淮南子》,但其母题亦在《山海经》——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山海经·海内经》)

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持盾。一曰戈。(《山海经·海外南经》)

中国的神是人的神化,圣贤皆为神祇。大都体现了英勇无畏、无私奉献、死而不息的崇高道德。他们的个性被淡化了,这些英雄形象是人由于具有神的能力和品行而跻身于神的行列。神与人的关系是神为人类谋福祉,人敬仰神。人神关系是自然和谐的。而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勇敢、智慧等高超的无所不能的能力被大大强化了,神绝对地凌驾于人之上,神不具有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的高尚道德。恰恰相反,每一位神都有个性化的缺点和品行不端的表现。如作为世界主宰的宙斯就具有好色、褊狭、残暴等不道德的缺点。人不敬神的行为被视为大逆不道,会受到神的责罚。神与神之间并非同心协力地帮助人类而是充满了嫉妒、仇恨和战争。人与神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神的无德使其丧失了对人的庇护地位和与人和谐共存的可能性。在《山海经》中神的高尚德行及其在神人关系中的庇护价值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品格。

英雄神话不仅来自于人与自然的抗争,还来自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最有名的“黄帝战蚩尤”和“黄帝斩刑天”的故事,皆出于《山海经》——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杭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山海经·大荒北经》)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 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山海经·海外西经》)

恩格斯说:“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渴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反杜林论》)就其实质来说,由物派生出来的“神”,是异己的存在,又是异己的力量,不可理解的力量,不可抗拒的力量的化身、符号、代表,是恐惧、膜拜的对象,而由人派生出来的“神”,则是人的化身,某种希望、意志、理想的化身,在一定程度上是超人的力量。

创世神话和始祖神话其实是人在文明之初对“我从哪里来”这个命题的终极追问。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及战争神话,其实是对“我是谁”的回答,是人在脱离蒙昧的过程中自我确认的举动。神话是原始人类的综合意识形态,是他们对世界的最初认知,又是他们的愿望的表达。在那些神妙的描述中,包含着初民心目中的世界起源、宇宙模式、万物关系等各类生命认知。

上古神话透露出中国人独特的生命观念。这是一种超越个体的生生不息的生命观。比如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化为邓林”,又如祝融杀鲧,而“鲧腹生禹”。夸父可化为邓林,鲧死后三年又从肚子中化生出禹。生命的价值是不断“化生”,不断累加的,最终人能够超越个体生命之短暂和脆弱,从而与天地并列。

猜你喜欢

女娲山海经神话
东方神话
女娲
山海经夫诸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神话”再现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