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瓜浮李,枕书消夏
2019-08-07米绪
米绪
夏之草木,自由舒展、盛长华实,《史记乐书》称之为“夏长”。“赫赫炎炎,云我无所”中,“隐伏避盛暑”。有人蓬头高卧于北窗,有人骑驴读书于深山。天地间有骄阳似火,也有清风飒飒,人心里有暑热难耐,也有清凉自生。可以吃头伏饺子,也可以品尝夏日时鲜,可以晒衣晒书,也可以晒肚皮晒情爱。
诗意里的中国与世俗里的中国在三伏天里水乳交融,赤膊的国人与长衫的国人在万物生长中携手创造,所谓的夏天,不是一个季节,而成为一个舞台,身体的消夏与精神的清凉成就着一个民族丰富与积淀。
乡土中国,简约“歇伏”
夏至之后是“三伏”。
在乡土中国,“歇伏”是个隆重而悠久的概念。在我们的童年,暑假不叫暑假,而是“伏假”。大部分庄稼在烈日与暴雨的浩荡中疯狂生长、成熟,农人们多在早晚趁着凉爽去田野里做点小活计儿,最日常的农活儿不过是看瓜摘瓜卖瓜。孩子们常常光溜溜地混在河沟里摸鱼,皮溜溜地扛着竿子逮知了。被委以重任者不过是在自家的西瓜棚里跷着脚酣睡。鲁迅的《社戏》里,阿发给伙伴们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种事在哪个庄子没有过呢。家里的大人们常常发现附近的玉米地里,扔着一个半个的不太红不太甜的西瓜,那都是好客的小内贼所为。有时候,我们也去邻村尝鲜。一次被逮个正着,小伙伴們一哄而散。看瓜的逮住一个手脚慢的黑小子,定睛一看,原来是没过门的儿媳妇的幼弟,还得带了瓜果给送回来。这乡间,渴了饿了,吃个瓜果不叫偷,就像读书人偷书不叫偷一样,看园子的不过是防着一个“祸祸”。
京剧里有名戏《打瓜田》,在乡间的舞台上,每个夏日都有浓情灿烂。瓜果们各有归宿,农人们也各有情节。 那些浓烈的情感,一旦从浩瀚的田野进入茅屋草棚瓦房,就有了不一样的滋味。井水里吊着西瓜,蒜泥里拍着黄瓜,绿豆在锅里开着花,蒲扇里扇出了悠长而久远的传说。
“苦夏”好办,有的地方拿新麦做面,这面放在冷水里一淘,放上各种卤子、黄瓜丝、蒜泥、麻汁……再难喂的孩子也能一口气拼掉一大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临沂人最厚道,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说:“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入伏后是种秋菜的季节,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之谚。我小时候,每年伏假都要帮家里点萝卜、白菜,隔天用水瓢一窝菜一窝菜地浇,几天间一次苗,间到暑假结束,每一窝也就剩一棵菜,正好。
那些知了狂叫的中午,整个村庄都在熟睡。除了黑小子们的知了竿,天地安然如一幅画。忽然村头传来一阵一阵的叫卖:冰棍、冰糖冰棍、绿豆冰棍……整个村庄忽然活了起来,每个胡同里都会窜出几个矫健的小身影。那个自行车后边的大木头箱子,白底红字,实在是有着无穷的魔力。有钱的孩子骄傲地舔一口,夸张地吸一口气,好像拥有了全世界。没钱的孩子就默默地围着那箱子,等着那开箱子的瞬间,一缕凉凉的白烟带着甜甜的冰糖味来袭,深深地吸气,默默地暗爽。
从周代始,“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宋代朝廷从初伏日开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史料记载,至晚清,北京仍有赐冰之举。到了隋唐之后,夏天使用冰已经不再是王室官员们的专利,民间对冰的买卖和使用逐渐多了起来。到了家家有冰箱的现在,拉开冷冻箱,依然是熟悉的老冰棍味道居多。
幼年,我和邻家好友攒了好多冰棍棍,抓一包在地上顿齐,猛一撒手,冰棍棍横七竖八压在了一起。孩子们头挨着头趴在地上,以不触动其他棍的前提下,小心翼翼地一根接一根地取出。这个时候,感觉不到热,也感觉不到累,眼里只有交叉到一起的棍棍,也是一种物我两忘吧。
农人们一年忙到头,难有闲心走亲访友。但夏日是个例外。有的地方夏至有外甥到娘舅家吃饭的习俗,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话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就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在我们胶东,农历七月七是个大日子,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面鱼”。面鱼是用木质的模子反扣出鱼的形状,再下油锅炸熟。这样的面鱼在困难时期,每个孩子吃几个都是有数的,能攒的孩子会用针线把面鱼穿起来,挂在房梁上。有客人来了,就会取下一两条,给小客人磨牙,可算一味点心。
可以吃、可以喝、可以赏荷花
夏至以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常常。
一顶草帽,既可以防晒,也可以遮雨。每到夏初,供销社或集市上,草帽、蒲扇、凉席等等都会大量供给,家家户户都会添置一二。蒲扇的作用甚大,烧火时可用,纳凉时送风,走几步可遮阳,走累了可当坐垫。凉席的种类也很多,如苇席、籘席、竹席等。就连枕头,也要换成竹枕或瓷枕。竹枕也称竹夫人,又称百花娘子、竹姬、青奴。在《吴友如画宝》中有一幅“竹妖入梦”图,就绘有一男子卧于床上,抱着竹夫人入梦乡的情景。瓷枕的枕面是一层釉,冰冰凉凉的,所谓“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据说乾隆皇帝很喜欢睡瓷枕,他曾题诗云:“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中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郑逸梅先生在《消夏谈屑》中举出夏日的诸多乐事:山居避暑,不问人世纷纭,捕得四五小萤放琉璃瓶中,以代灯火。卧碧纱橱中,无复蚊蚋之侵扰,纳凉与家人谈鬼。《浮生六记》里头,沈复写到自己小时候会在夏天把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喷它们,把轻烟看作青云,把蚊子看作白鹤,他说这样细察纹理能有物外的意趣。少女们则在帐内悬挂茉莉、珠兰等香花,夜帐中沁人心脾、香气四溢。
当然,赏荷也是古人必不可少的消暑内容。北京什刹海的荷花一向有名,“头天在荷池附近的庙里或者什么地方租间房子,晚上喝酒聚会,翌日于晨光熹微之中赏荷;有时赶上微雨天气,还会乘船去看,别有佳趣”。南京人在大暑前后乘船夜游秦淮,“呼茗清谈”,赏月观景。陆游有诗云: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还记得《京华烟云》里,木兰和荪亚新婚后一起去什刹海收集荷花上的露珠泡茶的雅致吗?实际上,很多闺阁小姐会把茶叶装在干净的布袋里,趁夜放到荷苞中,借得一缕高雅的香魂。古人还发明了“碧筒饮”,就是采摘卷拢如盏、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将叶心捅破使之与叶茎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人饮莲茎,酒流入口中。可谓:“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因话录》提到唐代宰相李宗闵设宴,暑月临水为席,以荷叶为酒杯,还不准洒漏,否则要挨罚。
“散热由心静”,冷饮、空调,不是今人的专利
冷饮,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宋代已经有冰糖冰雪冰元子、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酸梅汤等。元代之后,冷饮品种越来越多,像《红楼梦》中出现的玫瑰露、木樨露、玫瑰卤子等。清朝宫廷中,最出名的消暑冷飲当数冰碗了。它是用冰屑、瓜果块、杏仁豆腐、葡萄干、枣泥等原料制成的,十分清甜爽口。杜甫诗云:“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名为“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似腻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酸梅汤是消暑饮品的代表。《燕都小食品杂咏》有咏酸梅汤的诗一首:“梅汤冰镇味酸甜,凉沁心脾六月寒。挥汗炙天难得此,一闻铜盏热中宽。”早年卖酸梅汤的小贩,手持两枚铜盏,敲出响声,走街串巷。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桂花、冰糖和蜜熬煎成汤,冰镇后出售。
老北京还有“雪花酪”和汽水。小贩推着独轮小车,上面放着一只圆木桶。圆木桶的横梁下,安放着一只圆洋铁桶。木桶和铁桶之间,放着大小不齐的冰块,冰块上撒着盐粒。小贩用一根细绳,缠着铁桶,用手有节奏的一紧一松,铁桶摩擦着冰块转动。一会工夫,大小均匀的“雪花”已多半桶了。这就是“雪花酪”。到20世纪20年代,卖“雪花酪”的人越来越多。20世纪30年代,北京开始生产冰激凌,取代了原始的“雪花酪”。 在老北京,果子干儿是广受欢迎的消夏冰食。琥珀色的柿饼、橙色的杏干儿、雪白的藕片,再浇上糖桂花汁儿,吃到嘴里冰凉凉、脆生生,酸甜可口。唐鲁孙先生曾说,果子干儿“吃到嘴里甜香脆爽、真是两腋生风,诚然是夏天最富诗意的小吃。”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清甜可口。
当然,空调也不是现代人的专享。
先秦存放冰块的地方被称为“窟室”。每到酷热的夏夜,贵族们在窟室中通宵达旦饮酒作乐。
明清时期,皇家宫殿出现贮放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作为冷气出孔,中部空间还可储存食物,如西瓜、冷饮等。这种“冷柜”时称“洋桶”。
当然了,一般人家没有这样的享受,北方的劳动人民则发明了四合院凉棚。过去老北京流传着一句俗语:“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燕都杂詠》中说的“凉棚高爽出檐端,庭院深深暑欲阑。换得亮窗糊冷布,添层卷纸避风寒”。棚铺备有席箔、竹竿、杉篙等材料,搭棚匠仅用一天的工夫就可搭起一座高过屋顶房檐、遮满院落的席棚。天棚口上搭有可拉开关闭的卷席,早晚可拉开通气纳风,午间太阳曝晒或雨天,用绳子一拉关闭上,非常方便。如今的四合院和凉棚都不多见了,但在我的胶东老家,近年来兴起了纱网棚,罩住整个院子,既可以遮阴,也可以防蚊蝇,也是天棚“与时俱进”的存在了。
夏日的节气时令与农时农事相合,形成具有特色的风物习俗,反映了天时地利中的国人的生活智慧。传统的节令风物已经不存,然而,与之相关的造物、品物中依然包含了劳作、收获、休养、娱乐的理想生活。在顺天时、依地利中,国人以谦逊、克制、平和的心态,知足保和,适意生活。诚如白居易之《消暑诗》: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