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商南县农村脱贫攻坚的路径选择研究

2019-08-07成卓朱艳玲

科技视界 2019年17期
关键词:商南县脱贫攻坚

成卓 朱艳玲

【摘 要】商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本文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发展、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等五方面深入分析了商南县农村贫困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以期为稳步推进商南县与陕西省脱贫攻坚的进程提供一些支持。

【关键词】商南县;农村贫困;脱贫攻坚

中图分类号: F812.8;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7-024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7.119

Study on the Path Selection of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hangn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CHENG Zhuo ZHU Yan-ling

(School of Economics,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Xian Shaanxi 710100,China)

【Abstract】Shangnan County is a national poverty coun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causing factors of rural poverty from five aspects:natural environment,infrastructure,economic development,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in a targeted way.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support for the steady progr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hangnan county and shaanxi province.

【Key words】Shangnan county;Rural poverty;Poverty alleviation

1 陕西省商南县农村贫困的现状

陕西省商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大巴山北坡,它既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下辖10个镇(办),108个行政村,总面积约2307平方千米,人口约24.9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引领下,商南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据统计2018年商南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仅剩14214户、贫困人口约45862人,建档立卡贫困村69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4%,其中深度贫困村21个,占贫困村总数的30.4%。由于深度贫困往往是多维度贫困长期沉淀导致的结果,故其致贫原因极为复杂,若不能精准分析贫困户致贫因素并探索可行路径抑制返贫率回升,必将导致脱贫难度倍增、扶贫效率低下,严重制约陕西省脱贫攻坚的进程。因此深入探析商南县农村贫困的多维致贫因素并精准施策就显得格外必要和迫切了。

2 商南县深度贫困的主要致贫因素分析

2.1 自然环境因素

商洛市隶属秦岭山地生态功能区与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涵养区,因此其下辖的商南县既是国家级又是省级的限制开发区,这里的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存在一定矛盾,客观上限制了反贫困治理的展开。同时商南县年均降水量较多约800毫米左右,加之地势狭窄、河道不宽、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极易导致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难发生。如2016年7月商南县普降暴雨,3天内10个镇约87个村9万余人不同程度受灾,经济损失高达2.49亿元;2018年5月商南县城关镇、富水镇、试马镇等遭遇大直径冰雹灾害,导致3个镇22个村2万余人受灾,约9千亩经济作物受到损坏。显然正是由于商南县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与脆弱性,致使这里的反贫困治理与巩固脱贫成果均面临较大的挑战与明显的不确定性。

2.2 基础设施因素

商南县隶属秦巴山区,境内高寒边远贫困山区面积达685平方千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9.7%。这里无论是交通、供水、供电、网络等公用工程基础设施,还是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均较为欠缺。从交通基础设施来看,商南县贫困群众出行难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密度较小且建设标准低,线路短、路面窄、通行环境差、缺乏管护等问题依旧存在;从水利基础设施来看,很多山区并未建立完善的安全饮用水服务系统[1],农田灌溉体系与水资源调蓄工程尚未形成合理布局,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和应对山洪地质灾害;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来看,很多学校教学仪器和设备供应不足,教学楼和宿舍老旧,而很多村级医疗卫生所房屋破旧,医疗器械短缺、医药供给不足等现象十分普遍。此外全县很多山区网络基础设施、电力光伏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等覆盖面依然较小,亟待投入更多资金予以完善。

2.3 经济发展因素

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致贫。商南县山区农业生产力落后,机械化生产条件欠缺,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活动不具规模,土地瘠薄、地块分散、产业发展空间小且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主要源自劳务输出与种植小麦,科技含量与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种植技术护航与涉农保险兜底,致使农民在面对灾害与價格波动时缺乏应对之力,很难保证持续稳定增收。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扶贫不尽完善致贫。目前商南县农村地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较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益不高,很多金融信贷产品仍按照农业生产季节来提供,且仅对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生产物资提供信贷服务。加之由于商南县没有健全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和完善的农业贷款保险机制,缺乏专业贷款担保机构,因此在收入水平低且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边远农村地区,仍存在较高的贷款偿还风险。

2.4 人力资本因素

人力资本存量低所引致的贫困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致贫。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经济收入、认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商南县山区对农村教育普遍重视不够,加之教育投入有限,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学生流失率高,学校升学率低,且无法建立完整的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为主体的农村教育体系,对成年人的农技培训也未形成规模,缺少极具针对性与持续性的职业技能传授,文化素质与科技素质双低最终导致当地人自我发展能力欠缺,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的拓宽;二是缺乏健康的体魄致贫。商南县边远山区常住人口主要是妇女、儿童、孤寡老人与病残人员,由于收入水平较低、营养供给不足以及医疗保健条件较差,很多农村留守人员健康状况不佳,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期患病比例较高,无法从事农业劳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当地脱贫攻坚的进程。

2.5 社会资本因素

一方面贫困文化阻碍脱贫进程。文化是社会资本形成的深层次来源,贫困文化主要是指深陷贫困的人们应对贫困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商南县贫困文化中自带的对外排斥观念、传统的消费趋向、安于现状的想法与“等靠要”的习惯等都阻碍着先进生产技术和改革观念的散播、消耗着农户用于改善生计的微薄收入[2],并对当地贫困的形成和代际传递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社会网络缺失加剧贫困。商南县农村基于亲缘关系、邻里关系、地缘关系等形成的封闭化氛围,不利于其与外界建立紧密且长期的联系,社会网络缺失导致国际组织、民间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缺乏必要途径进行对口帮扶,也不利于那些已经“走出去”的脱贫人口,将先进生产经验和企业“引进来”,不利于当地“传帮带”脱贫网络体系的建立。

3 推进商南县农村脱贫攻坚的路径选择

3.1 优化资源环境,利用自然优势扶贫

首先商南縣作为国家级和省级的限制开发区,有义务严格践行环境保护与水源涵养的重任,这是获得可持续发展与有效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对贫困村发展的绩效评价及政绩考核的方式与内容进行调整,以激发基层干部维护生态安全及推进精准扶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应制定政策激励贫困群众参与环境保护与植树造林,建立有效地灾害应急预警与救助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洪涝、泥石流等天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商南县农村因灾返贫的比率,对居住在灾害高发区与生态保护区内的贫困人口应实施移民搬迁政策;最后应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将商南县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在条件成熟地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充分利用商南县与河南、湖北两省交接的地理优势,创新跨区域的旅游融合发展,为贫困群众增收创造条件。

3.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扶贫

一方面应加大商南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在各级政府不断增加扶贫转移支付的同时,充分调动行业资金、社会资源、民间资本等持续性地向贫困山区流动,保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与质量。同时合理分配扶贫资金的使用,建立扶贫资金监管专门部门,完善监管制度,强化日常追踪问责等监管工作,将资金使用明细公开,保障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商南县应积极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及提升工程,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及水资源调蓄工程,保证贫困村全部实现通动力电、通网络的同时不断推进教育基础设施与医疗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此外必须规范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标准及相关要求,在规划、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不降标、不缩水,保障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成后规格达标、功能到位、持久耐用。

3.3 推广科技应用,发展特色产业扶贫

首先商南县应根据贫困山区资源禀赋、产业状况、市场空间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准特色产业,拓展产业功能,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其次应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面向贫困群众定期且持续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技能指导、试点示范等工作,发挥科技支撑精准扶贫的功用,积极建成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联系,提升产业发展动力,找准科技致富路径。最后必须不断完善商南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在小额信贷、扶贫贷款等方面应加强金融支持,并定期深入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贫困群众的金融诉求及贷款困难,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创新符合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3]。此外可加大对商南县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保险支持力度以解除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

3.4 阻隔贫困传递,提升人力资本扶贫

一方面必须充分重视贫困群众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商南县应积极拓展农村教育扶贫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尽快完善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体系,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引进、培养、对口支援等方式扩充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并积极落实各项教育优惠政策,对贫困生进行精准帮扶,对贫困群众进行农技传授与科普宣传,用知识和技能构筑起脱贫的希望;另一方面商南县要不断增强贫困人口身体素质,降低因病致贫与因病返贫的比率。应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制定专门的医疗服务政策,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工程,在做好贫困人口定期体检、疾病筛查的同时,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扩大疾病救治保障病种的范围,并适当提高农村群众医保报销比率。此外要尽力解决贫困村医疗机构硬件不足、人才匮乏、医疗水平滞后等问题,让贫困群众能够就地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3.5 引导观念转变,利用社会资本扶贫

一方面要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内生动力脱贫。传统观念的转变不会一蹴而就,为此商南县应先从学生抓起,利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会,从小培养贫困人口不排斥外来文化、不抵制新鲜创意的习惯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并通过广播宣传、挨家挨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逐步减少贫困群众观念中不利于脱贫工作展开的负面想法,并发挥能人示范效应,用现实经营成果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自我意识,营造良好的观念氛围助力反贫困治理。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社会网络进行扶贫。应完善政策激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资与创业,传帮带本地劳动力拓展增收渠道,同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对口帮扶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制度等方面的交流与对接,并不断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联动非政府组织、爱心企业等慈善资源,全面推进商南县扶贫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张国防,吴俊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探析[J].经济视角,2018(1):91-97.

[2]乔咏波,龙静云.贫困问题的文化和伦理审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9(3):68-71.

[3]胡铭焓.精准扶贫背景下陕南反贫困路径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18(4):57-61.

猜你喜欢

商南县脱贫攻坚
推动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商南县文化馆“2020约你过大年”民俗展演活动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陕西省职工象棋赛在商南县举办
基于RUSLE的2010年商南县土壤侵蚀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