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多样化策略探究
2019-08-07姜裴裴孙凤娟
姜裴裴 孙凤娟
语法是认识和说明英语的基本工具,是英语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小学阶段很少甚至直接不讲解语法内容,而进入中学后,要学的语法内容越来越多,学生一开始接触语法自然会感到很困难。因此,作为初中英语老师,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法教学,从而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1. 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提高语法学习热情
兴趣是动力之源,最好的刺激就是兴趣,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要从学生兴趣入手,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点展开教学,将学生的立体意识和认知结构统一起来,达到兴趣化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定语从句”这节课的时候,很多同学一时间改变不了使用简单句交流的习惯,为了让学生慢慢接受定语从句这种语法,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描绘未来家庭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来描述自己的房间,很多学生一开始会说“ The childs room faces south. It is not big, but it is clean and tidy.”因为这个句子并没有用到定语从句,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使用“ The childs room faces south, which is not big but is clean and tidy”来描绘,借助游戏轻松愉快的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热情,帮助学生更快地接受这种新的语法知识,将其运用到语言交流中来,长此以往的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语法知识,更能做到运用语法知识灵活进行语言交流,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 打造真实交际情境,帮助学生掌握语法
在学习语法知识前,我们要帮助学生去调理自身的心理状态,通过外界环境的熏陶和感染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让学生自发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为课堂学习奠定堅实的基础。在课前准备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热身活动,让学生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集中注意力,将精神集中到课堂上来。例如,在“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内容中,为了让学生理解“how”这个疑问符号的语法知识和用法,作者首先提出思考问题:“I know some students are close to our school,and some are far away from the school. How to get to school everyday?” 然后引出话题“I am going to do a survey about this question . Who can answer me firstly?”涉及交流情境,让学生大胆发言,勇敢说出自己的答案。因为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所以很快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比如“I go to school by taxi sometimes.” “I walk to school every day.” “I usually get to school by bike.” “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us.”作者接着学生的回答说道:“Wow,it costs a lot of money.”接着学生又回答道:“Yes,but I often get up late,in this way I am not be late for school.”最后作者说道:“Youd better get up early every morning.”经过一前一后的回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有效地将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自发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大大保证了教学的质量水平。
3. 用简笔画辅助教学,强化学生记忆语法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的记忆,我们老师可以借助简笔画勾画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把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直观化,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掌握这些语法知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an”和“a”的用法时,我们可以在黑板上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语法知识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看画一边学习语法知识,实现感知和认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再如,在教学family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就中西方国家的家庭类型与关系进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制作“family tree”,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促进学生对中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且也对语法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语法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善于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并结合语法知识用针对性的简笔画,强化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认知和记忆,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法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新课标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