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作品“团花锦簇壶”的创作感悟
2019-08-07钱张荣
钱张荣
摘 要:宜兴紫砂壶历史悠久、雅俗共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星辰,闪烁着独一无二的艺术光芒。紫砂壶造型题材丰富,制壶艺人围绕自己的立意构思,通过造型以表物象,通过装饰增强效果,两者相辅相成来升华作品的主题,展现出文化情感之美,从而使其超越实用器皿的局限,气场经久不衰。紫砂作品“团花锦簇壶”将两种传统工艺相融合,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调和对比,极具节奏和韵律美,使之产生强烈变化,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关键词:紫砂壶;团花紧簇壶;传统工艺;文化意境
1 前 言
宜兴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从北宋发展至今,经过历代紫砂艺人的传承创新和无数文人雅士的参与设计,最终超越传统实用器的范畴,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兼备,形成独一无二的紫砂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瓷工艺体系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传承创新的路上,它与其他工艺艺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以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精神一路发展至今。
2 紫砂“团花锦簇壶”的造型构思
团花,是剪纸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每逢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贴剪纸的传统。剪纸艺术和宜兴紫砂艺术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我一直在寻找两者的艺术特点和艺术共性,今天大胆尝试以剪纸艺术的图案融入紫砂艺术的创作中,几经构思,设计出了“团花锦簇壶”(见图1)。
“团花锦簇壶”是从剪纸中的团花图案转化而来,团花是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呈圆形花样,四面均衡对称、虚实相兼。但是剪纸是平面化的设计构图,而紫砂壶是立体的器皿,所以在设计与制作该壶时,大胆运用紫砂的高可塑性,把团花图案立体化,以壶钮为中心向四周延伸,以点延线、以线围面,多角度地把壶身从上而下多层次地表现出来,把壶肩立体化的同时,大胆地在壶肩四周装饰如意花纹,用以区别传统直线筋纹器单调扁平的形式,运用菱花如意装饰于壶身肩部,从而显现出多层次感,凸显出此壶特有的艺术形式,达到全新的美感。四片如意纹装饰壶肩四方,整体壶身由四方延伸为八方菱形,运用阴阳线条的交合,诠释团花的对称之美,形成一个新的立体图形,寓意从四面到八方处处平安如意,阴阳和谐统一、美意连连。此外,在整体构造及结构比例上,以菱花为主体,以高挺的器身表现出菱花的高雅之态,筋纹线条上下贯通,由上而下俯视之,正好展现出花朵盛放的层次美和韵律美;流、把架子是整壶气势的重中之重,选择三弯流作为壶流形式,三弯流是所有流式中最为优雅的式样,其造型纤长挺拔,转折柔而有力,圈把粗细变化均匀,将肩部的筋纹线条延伸至圈把,自然形成一灵动的小飞,从而展现出灵动轻盈之美,中和壶身的饱满,与壶流相辅相成,提携作品的气势。流、把造型仿若菱花长长的茎,承托着硕大的叶片,高雅挺拔。此壶壶钮亭亭玉立,如同精致秀挺的花蕊,优雅大方,体现出勃勃生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紫砂泰斗顾景舟曾说,一把真正的好壶必定具备四字:“精、气、神、韵”,韵更是一把壶的风骨,包含着无尽的神味。从中国美学史来看,“韵”字无所不在,“韵”是中国传统诗文书画内在的生命,以韵论艺,可谓不争的事实。艺术是相通的,对紫砂壶而言,当作品的外在形象与人的内在精神契合,便可形成完美的审美品质,产生超越器皿本身的美感。此壶造型新颖别致,线条阴阳交错、上下贯通、和谐统一,展现了个人的艺术想象,力图呈现出诗情画意的美感,雅俗共赏,使作品具有流动着浑然天成的气韵。
3 紫砂“团花锦簇壶”的文化美
团花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广泛。一般而言,有代表祥和、期盼吉祥的图案,有象征多子的娃娃、葫芦、菱花等图案,还有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表达生活情趣或象征五谷丰登的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图案,无一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紫砂作品“团花锦簇壶”以菱花图案为整体的构思设计,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如意元素,傳递了吉祥如意的传统文化。菱花,类属于莲花,莲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誉,作品以丰腴圆润的菱花作整体造型,八片花瓣构成壶身,展现出圆融和谐的意境,寓意平安如意、吉祥美满。菱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成为一个丰富广义的意象,此壶以和合包融的壶身着重传达出吉祥和谐的主旨,而如意即如人之意,其历史悠久、造型优美,从传统实用器发展为象征吉祥的工艺品,逐渐形成一种被广泛运用的装饰图案,传递出吉祥温馨的氛围,承载着人们丰富的文化联想,流露着人们的美好心愿,吉祥之意尽在不言中,给人以幸福感。
4 结 语
团花剪纸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感染力的艺术,将紫砂壶艺与之相互交融,汲取其中的文化和情感元素,使其渗透着浓浓的古风,给人以清幽、安静、雅致之感。壶可雅致,亦可载道,紫砂作品“团花锦簇壶”寓意吉祥、韵味深厚,表达了人们追求吉祥如意、美好幸福的生活愿望,赏用皆宜。
参考文献
[1] 苏叶飞.紫砂"祥云壶"的吉祥文化蕴意述考[J].江苏陶瓷,2013(5):53,56.
[2] 江丽.简论"古韵壶"造型艺术与文化内涵[J].江苏陶瓷,2013(5):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