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寄宿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2019-08-07罗永星
罗永星
当今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寄宿生和走读生并存的办学模式,学校老师身兼数职,既要辅导学生的学习,也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责任。针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的现状,本文对培养寄宿生良好生活习惯谈谈几点建议。
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人身安全是一个人一切其他行为的基础,没有人身安全也就不存在人的其他行为,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在学生入学时就给他们灌输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的几点:
(1)注意交通安全及其他安全。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作为班主任尤其需要提醒学生在上学放学的途中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学生在上学放学的途中不要乘坐黑车、报废车;走路、骑自行车、开电动车都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信号灯指示和交警的指挥。
(2)学校应当定期举办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寄宿生们在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时,要严格按照活动要求执行。
(3)学校应当加强对寄宿生住宿安全的管理。学校和班主任应当经常教育寄宿生不要在宿舍乱接电线,避免触电事故,禁止学生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或者私自点燃蜡烛等,避免出现火灾事故。
(4)学校要加强对校内饮食卫生的监管。我们都知道 “病从口入”,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必须加强校内食品卫生监管,保障学生饮食安全。同时学校也应当教育学生按学校的相关规定在学校食堂内就餐,不买、不带“三无食品”进校园等。
2 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在人生中一个相对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对于他们的生活能力的养成及教育的内容应当以自理能力的某些指标作为下限,同时以学习独立生活和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能够独立生活作为上限。教会学生学习生存知识,为突发状况的处理进行知识储备,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和生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寄宿制生活对学生的自理能力的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学生在家中过的生活几乎是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享受,但在学校,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寄宿生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锻炼学生们的自理能力。学校就像一个小社会,培养学生通过学校、班级、寝室这些小集体的联系,学会与人相处以及照顾自己,这些对学生的未来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体现出一个学生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们的整体素质。作为班主任,必须教会寄宿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方面,叠被子、洗漱、打扫宿舍和教室这些事情,是学生们的做事习惯;另一方面,学生们在食堂就餐时,应当学会自觉排队就餐,不浪费粮食,这就是学生们的就餐习惯;同时,在寝室和其他室友相处时,要学会照顾室友情绪和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保持安静,不打扰别人;最后,要教会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卫生习惯,勤洗头洗澡,不乱扔垃圾,学会打扫卫生,这是学生们很重要的卫生习惯。
有专家的研究指出,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十分需要父母的关怀和照顾,而作为寄宿生,他们常常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父母共处,这个时候,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需要格外注意學生们的情绪变化。青少年学生处于一个人生中最为敏感的阶段,情绪往往多变而且心智不够成熟,老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生活上、学习中和心理上的问题,并且积极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如同家一般的温暖,这样才会让学生们健康成长,这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光荣使命。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青少年学生由于缺少社会阅历,因此,他们常被学习以外的事情吸引和诱惑,导致不能够专心学习。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由于缺少父母在身边的督促和管教,更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荒废学业,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作为班主任,应当适时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首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正确而且科学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科学的管理时间,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其次,寄宿生们应当自觉养成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保证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要注意学习中必须保证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课堂的认真听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会记笔记,并且在课后整理笔记,不懂的内容做出记号,课后和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讨论,这都是提高学习效率十分有效的方法。
5 培养寄宿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在学校中,学校不该只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精神面貌尤其需要多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需要精神支撑的,作为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培养一种精神,支撑着他们努力学习,乐观生活。
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们获得一些感性的东西,班主任再通过言语的引导,让学生们进一步领悟这些外在事物的内涵和它们所蕴含的意义,最后学生会自发的模仿和坚持,加上旁人不断的约束和指引,最终他们会自发地产生一系列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寄宿生在学校中远离父母,班主任成了他们接触最多的长辈,因此班主任也就肩负了格外沉重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发现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升华自己,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和升华,为自身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杨雪娟.延边地区初中寄宿生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延边大学,2010.
[2] 杨建艳.农村初中寄宿生行为习惯的养成[J].山西晋中学院,2014.
[3] 刘均.农村初中寄宿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J].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2012.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木山乡民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