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度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具有克服美元货币霸权的重大潜力

2019-08-06张毅来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1期

摘 要:多基轴货币体系具备克服美元货币霸权的潜质。目前欧元尚不足以形成能够制衡美元的国际基轴货币,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东亚尚没有实现去美元化,东亚已成为支撑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柱。因此东亚迫切需要进行高度的货币金融合作,大力推动人民币基轴货币化,或形成区域统一货币。

关键词:美元本位制;美元霸权;货币金融合作;基轴货币;基轴货币竞争

美元的货币霸权在于其作为国际基轴货币①,大多数国家要想维持正常的国际交易,就必须使用大量的美元,这就构成了各国持久且巨额的对美元需求,只要这个需求存在,美国就可以不断开动印刷机印美元,换取各国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一种除美国以外其它国家所没有的特权,因此称其为 “货币霸权”。而这样的“货币霸权”体现在美国的国际收支上,就形成了其连年巨额的经常项目收支赤字。也就是说美国通过常年的经常项目收支赤字,向世界各国源源不断地供给其印刷品-美元,同时又源源不断地获取其它国家的商品和劳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其货币霸权又称之为美国的“负债结算”能力。这种国际货币体系又被称之为“美元本位制”,其显然是不公正的,也存在着其内在矛盾,国际金融理论中“特里芬悖论”对此早有部分论述。但尽管存在这样显著的不公正和内在矛盾,美元的基轴货币地位目前仍然稳固。那么如何改善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欧元的成功经验值得重视。

1.“双基轴货币体系”中潜在的基轴货币的竞争机制

欧元的形成使得其成员国都转而使用欧元作为国际交易的首选货币,因而至少在本地区内摆脱了以美元作为基轴货币的束缚,这对改革“美元本位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这一点的理解,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支撑美元的货币霸权的一股重要国际资本循环。

图1 支撑美国的“负债结算”霸权的国际资本循环

从图1我们可以明确:美国首先通过经常收支赤字,向其它国家供给大量美元;其中主要是经常收支黑字国家获得美元后,又使这些获得的美元中的相当部分再次回流美国。其中从国家公共部门来看,很多经常收支黑字国家获得美元后,为了保持其必要流动性和保值,多热衷于购买美国的短期国债;而从民间部门来看,这些国家的企业(包括银行)为了其进行必要的国际结算或者美元资产的保值增值等目的,也热衷通过对美国银行的存款储蓄,证

券投资,直接投资等金融投资方式,使所获的美元资金大量回流美国。这样的国际资本循环,长期使得资本流入基本抹平了其经常收支赤字,使得美国在不发生危机的情况下,国际收支账面得以平衡,这种情况如何换成是美国以外的其它任何国家,早就发生严重货币金融危机了,根本难以为继,这只有货币霸权国才能做得到。在这个资本循环中,美国恰好扮演了国际资本中介角色,成为了世界唯一的中央兼商业银行。之所以这样的国际资本循环能够成立,是由于一直以来,美国以外的经常收支黑字国家除了把所获美元运用到上述各种美元资产之外,别无其它更好的资产选择。但是随着欧元的登场,这种国际资本循环出现了变化的可能性,这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为了将这种可能性简单明确呈现出来,我们暂且假定欧元是能够匹敌美元的另一个国际基轴货币。在这样的假定下,将会出现类似图2的新的国际资本循环。

图2 “双基轴货币体系”下的美元和欧元的竞争假象图

从图2可以看出,当假设欧元是能够匹敌美元的另一个国际基轴货币的时候,国际货币将成为“双基轴货币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其它国家与欧盟之间,也将出现与美国之间的相类似的国际资本循环。这里与“美元本位制”的情况相区别的重点在于,欧盟与美国之间产生了竞争关系。具体来说,如果作为国际基轴货币的欧元和美元实力相当的话,其它国家将能够将美元金融资产换成欧元金融资产,其结果必将使回流美国的美元资本减少。那么美国为了确保其它国家的美元资本能够继续回流以支撑其“负债结算”的话,就必须持续提供比欧元资产回报率(如利率)更高的回报率,或者降低投资风险。因此为了稳定国际投机家对于美国经济的投资评价,防止出现不利于美国的投机行为,美国必然将更为谨慎地处理本国经济问题。如此一来,对美国而言就可能出现遵守更强的货币金融政策纪律,改善其经常收支赤字的内生动力。当然,这样的竞争局面,对于欧盟同样存在。因此,无论美国还是欧盟,即便主观上不想改善经常收支赤字,但只要同时存在着另一个国际资本的回流渠道,就会由于这个渠道的存在分流相当部分本应回流本国(或本地区)的国际资本,所以在这样的体系下,无论美元还是欧元,其作为国际基轴货币的“负债结算”能力都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美国与欧盟之间产生了相互的牵制作用。这里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竞争关系将有可能对“美元本位制”的美元霸权形成较强的制约。但是这样的制约成立的前提是欧元必须是能与美元匹敌的国际基轴货币,并从其它国家来看,美元金融资产和欧元金融资产必须是对等的。遗憾的是,欧元至今也没有成为与美元匹敌的国际基轴货币,自然欧元金融资产在其它国家眼中也尚不能与美元金融资产真正相提并论。正因为如此,图2所描绘的“双基轴货币体系”在现实中并没有实现。况且,即便这样的“双基轴货币体系”能够实现,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而言,由于既非美国也非欧盟成员,因此与基轴货币之间的货币非对称问题依然存在,所以也绝非最好的国际货币体系。因此對于东亚各国来说,就不得不考虑其它的解决途径。

2.“复数基轴货币体系”才具备强有力的改革“美元本位制”的能力

二战后,欧盟各主要国家②对美国都曾保持长期的经常收支黑字,对支撑二战后确立的“美元本位制”起到了支柱性作用。由于欧盟国家较早意识到自己与美国在“美元本位制”中的不对称地位,加之地区整合的传统理想等综合因素,促成了该地区包括地区货币金融合作深化在内的政治经济整合,首先实现了德国马克在地区内的基轴货币化,紧接着又实现了地区共同货币--欧元。如此一来,各国,特别是欧盟各国就能以德国马克和后来的欧元金融资产代替美元金融资产,回流美国的资本开始急剧减少,这直接造成了美国在欧盟地区“负债结算”能力的丧失。虽然这一历史性事件严重动摇了美国作为国际基轴货币的地位,但如上述所说,尚不能使“美元本位制”彻底崩溃。其原因除了欧元尚没有形成与美国匹敌的另一极国际基轴货币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支撑美国“货币霸权”的资本来源并非仅仅来源于欧盟各国,其主要来源还包括东亚各国③。

在东亚④,从中国和日本这两大经常收支黑字国家回流美国的美元是东亚各国中最多的。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的激增,而其中的大部分又以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美国。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表1加以确认。

表1反映了至2019年3月末的东亚各国所拥有美国国债的规模,从中可以确认中国和日本是美国国债(含长短期国债)的最大买主,如果加上其它持有美国国债的主要东亚各国所有的美国国债数额,东亚保有的美国国债总额已经高达近3兆美元,占了除美国外的世界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的46.5%以上。相对东亚而言,整个欧盟仅持有美国国债不到1.4兆,仅东亚持有量的不到2分之1,占除美国外的世界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的不足21%,如果仅计算欧元区国家那持有美国国债规模就更小了⑤。而2017年欧盟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21.4%左右,东亚则占26.5%左右,东亚经济规模并不比欧盟大多少⑥。可见,相对于欧盟,东亚整体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相对于自身经济规模处于异常高比率的状态。可以说,当前东亚各国,特别是各经常收支赤字国家以购入美国国债的形式使巨额美元再次回流美國,已经形成了支撑当今美元霸权的一大支柱。讽刺的是,早在1997年的东亚货币金融危机中就已经饱尝“美元本位制”缺陷所带来巨大苦果的东亚各国,如今正肩负着支撑“美元本位制”的“重任”。正因为如此,东亚各国都必须要认真考虑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改革“美元本位制”。而改革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如何减少当前东亚各国回流美国的巨额美元资金。因为当前这一股国际资本循环支撑了美国的“负债结算”,支撑了美元的“货币霸权”,而这正是“美元本位制”的核心。对此,欧元的经验是值得东亚各国认真思考的。

3.高度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具有形成新的一个强大国际货币的潜力

如果东亚各国能够真正致力于深化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仿效欧元构筑成另一个地区共同货币—亚元,那么国际上就能形成由美元,欧元,亚元三个基轴货币形成的“复数基轴货币体系”代替“美元本位制”,一举解决其固有的内在缺陷。当然,不可否认,东亚与欧洲情况差异很大,亚元的形成甚至比欧元的形成更加困难重重,但高度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还可能产生另一种结果。这就是某个区域内的国家货币代替美元成为区域内的国际基轴货币,在区域内乃至区域外的国际交易中被大量使用。这种可能性,从欧洲货币金融合作在产生欧元之前,使德国马克实现了其在区域内的基轴货币化过程可窥一斑。因此东亚高度的货币金融合作,如果不能产生新的区域共通货币,那么在其过程中,人民币率先实现了区域内的基轴货币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无论是亚元,还是人民币的区域基轴货币化,都将为本地区,乃至世界提供一个新的国际货币。那么首先东亚各国目前为了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汇率稳定而不得不持有的巨额美元储备将不再必要,因此来自东亚各国公共部门的美元资金回流额将大幅减少。同时,由于使用了新的国际货币,那么区域内的国际结算将能够以其代替美元,这将导致目前东亚各国民间部门为了进行国际结算而不得不持有的巨额美元储蓄也大幅减少。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新的国际货币的各种金融资产的不断充实和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等有利于持有新的国际货币的基础建设的完备,东亚各国所持有的大量资本将更多地滞留在本地区,形成对本地区进一步发展的有力支撑,减少目前回流美国的资本数额。这样无论从公共部门来看,还是从民间部门来看,当前支撑起美元“货币霸权”的来源于东亚各国的美元回流都将大幅度减少。这将导致美国的“负债结算”结算能力的衰减,使美国的“货币霸权”受到极大制约。如果在这样的局面中,在上述“双基轴货币体系”中无法真正实现的基轴货币之间的竞争,也将随着美元作为基轴货币能力的大幅下降和另一基轴货币--亚元或人民币的崛起而真正实现。

这是因为在当前的“美元本位制”下,欧元之所以尚不能匹敌美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东亚的经常收支黑字国(特别是世界第2和第3大经济体的中国和日本)对美国的巨额资金回流强有力地支持了美元,造成当前美元一强独霸的局面,而在“复数基轴货币体系”下,东亚将脱离“美元圈”,来自于这一地区的对美国际资金回流将大幅减少,美元,欧元和亚元作为国际基轴货币的能力将大抵相当,只有这样,三大基轴货币间的竞争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也因为如此,在这样一个“复数基轴货币体系”下,美国,欧盟以及东亚各国(或是中国)都不能像当前美国在“美元本位制”下一样乱印钞票,这将极大改善目前美国乱印发票导致的世界范围内的过剩货币资本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国际货币体系应相比目前更加公正和稳定。而且,在“复数基轴货币体系”下,在实力基本相当的三大基轴货币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的货币金融合作也可能更加容易形成,从更长期来说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终极目标--世界共通货币和世界中央银行的构筑也可能更加容易实现。届时中国自然将具有作为一个主要力量参与到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构建进程中去的实力。

参考文献:

[1](日)奥田宏司.ドル体制の変遷と現局面[J].经济学研究,九州大学经济学会,1999(66-4).

[2] 李暁.ドル体制の持続可能性-東アジア通貨協力及び人民元国際[J].国際金融,外国為替貿易研究会,2010(No.1217 ).

[3] 李晓.东亚货币合作为何遭遇挫折[J].国际经济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2011(第91期).

注释:

①即,最强大的国际货币.

②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③此外,还包括一些石油输出国。但其拥有的“石油美元”规模已远远不能与东亚所拥有的美元规模相提并论。

④本文的“东亚”是广义上的区域概念,主要是指“东盟+3(中、日、韩)”区域。

⑤数据来源:美国财政部·联邦准备制度,MAJOR FOREIGN HOLDERS OF TREASURY SECURITIES, 2019年3月。

⑥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

作者简介:

张毅来,出生年月:1977.11,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天津市,当前职称:副教授,学历: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国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