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级博物馆地域性设计初探
2019-08-06李冠豪杨晓川汤朝晖李彬彬
李冠豪 杨晓川 汤朝晖 李彬彬
摘 要:市县级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国内博物馆统计,市县级博物馆占了多数。其对展示地域特色,传承乡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建筑师在博物馆设计上植根当地文化,创作具有历史特色、地域特征的建筑。本文以广西凭祥博物馆为例,通过笔者自身设计实践对方案进行分析解读,拟从建筑形态、建筑材质、建筑空间等几个方面,阐述在博物馆设计中地域性的表达。
关键词:凭祥;地域性;博物馆
1 引言
广西凭祥博物馆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社会事业和文化工程,充分展现了凭祥璀璨的壮乡文化。项目位于广西省凭祥市322国道旁,规划总用地面积26587.64㎡,其总建筑面积约17000㎡,略大于一般的市县级博物馆。馆内主要布置展厅、行政办公、公共服务区及配套设备用房等,展厅拟设军史厅、双拥厅、边贸厅、中越友谊(中国与东盟)、改革开放成果展厅等8大展厅,预留1个展厅备用。
2 凭祥市地域文化
凭祥市位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相接,有“祖国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乃军事重地。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特点突出的凭祥边境文化;境内少数民族分布众多,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等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奠定了凭祥繁盛文化的基础;全市土地以山地众多,相对苛刻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城市发展善于遵循自然,因地制宜,在城市的选址和布局上具有鲜明的特点。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丰富的地貌,形成了极具凭祥特色的地域文化。
3 总体设计构思
凭祥博物馆位于凭祥市大连城景区内。场地地势平坦,东侧为现状自然村落,并由一條水系相隔,北侧为现状农田,西侧与城市道路相接。
设计借由凭祥所在的人文、地域、历史和社会背景出发,寻根入源,以“烽火雄关,壮乡锦绣”为设计意向,力求把凭祥博物馆打造为地域性、文化性与雄浑形态的结合,充分展现凭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强劲的城市发展势头。
3.1 烽火雄关——岁月烽火,镇南雄关,山峦势险,威震南疆
方案从凭祥镇南关的雄伟形象从发,以关城城墙为建筑形态的原型,由三个贯穿交错的几何体块组合构成,高耸的混凝土墙体破土而出,渐次升起,石材立面厚重雄浑,建筑整体形象威严雄壮,突显凭祥军事重镇特色。
博物馆采用集中式整体布局,在内庭院置入以烽火台为意象的内核空间,螺旋坡道连通博物馆的各层,在组织交通的同时兼顾展廊功能,隐喻“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以“烽火台”为中心,对内,是建筑的交通核心;对外,是建筑的形象中心。建筑整体力求人工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营造出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地景建筑。
3.2 壮乡锦绣——壮乡,武圣,边关,锦绣
在立面造型上,遵循凭祥市的边城特色及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结合镇南关城墙石砖混砌的立面特点,融入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壮锦元素,将石材的厚重雄浑与壮锦的轻灵逸秀以现代建构手法在建筑中演绎融合,在凸显镇南关宏伟气魄的同时,彰显凭祥的地域文化特色。
3.3 文化汇聚——注入场所精神
凭祥自古是中国南边边境的重要大门,同时境内的国际联运铁路是中国与东盟之间最便利的通道。便捷的交通带来的是文化的交融,汇聚成多元的凭祥文化特色。
在场地设计上,方案注重场所精神的注入,方案以文化的多元性为轴,从东侧入口广场为始,创造一系列主题广场:雄关广场、烽燧制、碧水盈盈、远山含黛,结合广场南侧的三座名人雕塑,营造富有凭祥边塞特色的入口广场景观。广场地面饰以引导性明确的线性铺装,铺装上篆刻的历史事件宛若在向每一个参观者讲述凭祥的发展历史。广场两侧的庭院空间为参观者及市民提供驻足停留、欣赏室外展览、文化交流的空间场所,使得建筑前广场成为文化汇聚的中心。
结语
凭祥博物馆在充分尊重历史与人文的基础上,从地域文化入手,采用呼应凭祥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具有地域特色的立面建筑材料,理性的平面与空间布局,绿色生态的节能技术,旨在打造一个展现凭祥历史、文化、艺术、风俗的现代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蔡子为. 地域性文化与学校建筑设计——以湘西州民族中学双河校区方案设计为例.四川建筑,2018(1)
[2]周爱平. 地域性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探究与应用——奉贤区青村滨河公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中外建筑,2016(5)
[3]李灵. 现代地域建筑设计方法探讨.重庆建筑,2014(11)
作者简介:
李冠豪,硕士,助理工程师。
杨晓川,硕导,教授级高工。
汤朝晖,博导,研究员。
李彬彬,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