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作楫:我与孩子共渡
2019-08-06李勤
李勤
和女儿楚楚特别的缘分,来自一本名叫《来吧,孩子》的书。十年前的暑假里,我去新华书店闲逛,看到最喜欢的作家池莉出了这本新书,便好奇地打开来看了看,越看越被吸引,等到看完,突然就想:“如果,我也有个女儿该多有意思?”机缘巧合,楚楚正好在那时来到了我的生命里。从此,我便和楚楚一起在书墨飘香的世界里共同成长!
好书做伴,老师也需要引导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每年看到全国各地的学生来到这里求学,一样的起点却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我深感育人的初心应该是培养孩子向上向善的自觉!我很清楚,“阅读”是让孩子保持真善最重要的方式,所以,女儿楚楚出生后,我一直注重培养她的阅读习惯。
楚楚不到三岁就被我们送到了先生部队的幼儿园里。出乎意料的是,一向乖巧文静的楚楚却屡屡被班主任告状:昨天上课到处走动,今天上课和小朋友说话……有一天,班主任甚至给我打了一个小时电话,说楚楚每天都会关掉课间休息的音乐。末了,班主任建议道:“我真没见过这么好动的女孩子,建议你带楚楚去医院检查下,看看是不是缺什么微量元素?”
我像很多新手妈妈一样陷入了迷茫和焦虑,头脑发热地带着楚楚去了妇幼儿童医院,按要求做了微量元素测定、神经系统测试等。整整大半天,带着莫名其妙的楚楚在各种没听过的科室里一番项目做下来,结论是:一切正常,而且智商还偏高!看着一脸天真的楚楚凑过小脑袋要和我一起看测量结果,我突然醒悟过来,“班主任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作为母亲,我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那个人!”
为了确认我的想法,我反复翻看《郑玉巧育儿经》《蒙台梭利育儿》等各种育儿书籍,慢慢了解楚楚的表现实际上是十分正常的。楚楚只是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注意力和理解力与班上三岁半的小朋友比较起来,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班主任已年近五十,处于更年期阶段,常常睡不好,情绪也容易被孩子们的吵闹声左右。
弄清楚这个事情后,我主动和女儿的班主任进行了多次沟通,还将自己看过的几本书推荐给了她。随着不断地学习和理解,班主任也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知识和身体原因对于孩子们缺少耐心和理解。令我感佩的是,经过多次沟通,班主任放下执念,改变了对孩子们实施的军事化管理,用一种弹性的方式来看待孩子们的个性。我也调整自己的状态,无论每天回家多晚,都会和楚楚聊聊学校的事情,陪她读读笑话故事,舒缓她因为分离产生的焦虑情绪。在这样的调试下,楚楚的幼儿园生活进行得很顺利。
故事新讲,好妈妈会另辟蹊径
楚楚稍大一些的时候喜欢听我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其中也包括童话故事。但我始终记得皮格马里翁效应——你认为你的孩子是什么样,她就会是什么样的!所以,即使是给楚楚讲故事,我也不选王子与公主的故事。
比如,讲到《豌豆公主》时,我从来不讲公主有多美,更没有讲王子与公主过上了美好的生活。那天中午午睡前,我故意在她的小被子下面放了兩颗弹珠,她睡得很安稳。待她睡醒后,我则故作兴奋状大叫,问她:“宝贝,你有没有发现今天的床有什么不同?”见楚楚疑惑,我“嗖”地从她被子下面拿出两颗弹珠:“你看,你多棒啊,躺在弹珠上也能睡得舒服!可是有的女孩会有一种‘公主病。”然后,我给她讲了豌豆公主因为七层垫被下有颗豌豆而睡不着的故事,并称赞她:“我们家楚楚也是公主,但从小在哪里都能睡着,真是太棒了。”
在这样的暗示下,楚楚养成了到哪里都能睡着的习惯,无论是旅行期间东北凌晨寒冷的火车站,还是泰国曼谷嘈杂的机场里,甚至去省里比赛唱歌订不到酒店只好睡在民房的地铺上,蚊子咬得我都睡不着,她依然睡得香甜!小小年纪的楚楚如此能吃苦,让我十分欣慰。
楚楚读小学一年级时因年龄较小,不愿意和班上的同学交流,还时常和同学闹矛盾。我想起了小时候讲的《莴苣公主》,便拿出她以前给莴苣公主画的一个头发梯子问:“宝贝,你看莴苣公主之所以把自己困在了小塔里,是因为什么呢?”楚楚想起来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这个公主其实不需要等王子来救她的,她自己就可以给自己搭一个头发梯子走出小塔,外面世界真美好啊!”我继续引导:“你看,现在的小学像不像塔外面的美好世界啊?”楚楚豁然开朗:“妈妈,我知道了,我应该勇敢地走出小塔,去和更多小朋友交朋友!”
就这样,楚楚一步一步地走出了自己的“心理圈”,和同学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如今,读四年级的楚楚每个学期都是“三好学生”,成绩也能保持在前列。我知道学习其实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所以很为她不懈努力而感到欣慰与骄傲!
母女共读,用爱化解冲突
十岁左右的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脾气。很多家长问我:“ 你家楚楚跟不跟你吵架啊?”我开始还暗自得意,幸好我提前就看了《青春期女孩的心理特征》,早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喜欢被唠叨,希望拥有自主权。所以,这个阶段我和她爸爸商量的政策是:内紧外松,让她不要觉得被压抑。
前段时间我工作很忙,一大早,她却将浑身疲惫的我吵醒:“妈妈,你说好了六点半来喊我的,为什么没有?”又累又困的我很不能理解:“现在才六点三十三,这和六点半有什么区别?”过了一会儿,楚楚又问:“今天多少度?”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看数字,随口回道:“比昨天热,你可以少穿一件衣服的。”楚楚明显不满意这样敷衍的回答,继续发问。我彻底恼火了,说:“手机、电脑都在旁边,你自己看一下啊,我从小就不看天气预报,我都是靠感觉的!”楚楚委屈地看了我一眼,哭了起来。
其实,我说完就后悔了,理智告诉我这样的语气对孩子是不好的!就在我不知道如何弥补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之前看的《职业生涯规划》书里,讲到感觉型和直觉型的人格分类就是基于对时间概念理解的不同。于是,我吃早饭时特地拿出那本书坐在餐桌旁边,假装惊诧地说:“哎哟,我算是找到为什么我不喜欢人家问我几点几分了。原来,对于时间概念准确性要求高的人是直觉型人;而像我这种注重感觉型的人,则不喜欢数字,更多的关注于事情的整体性和价值感。”
楚楚被我的话吸引,跟我一起阅读了这个章节。看完之后,她十分开心地说:“妈妈,原来,我和你是不一样的啊!”我立刻也说:“是啊,原来虽然你是我女儿,但和我不一样。妈妈刚才情绪不好,对不起啊!”楚楚摆摆手,自豪地说:“不用不用,我现在知道了,你这种类型的人和我不一样!我和爸爸是一个类型呢,我们对数字都很有概念,注重理性和时间观念!”
看着楚楚忘了之前的不愉快,开开心心地去上学了,我庆幸自己想到了这个切入点,用这本书解决了一场矛盾,同时也让楚楚理解了人和人的不同。
如今,女儿正在慢慢成长为她想要的样子。在学校里成绩目前能保持在前五名;在学校外,她积极参加各类比赛,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曾经我以为:“爱,就是‘只要你要、只要我有的满腔热情。”十年过去了,在与女儿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明白了:“爱,是一种给予,但更是一种克制与尊重!”
(题图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