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苏轼《水调歌头》的矛盾思想和主题美
2019-08-06钱伊林
钱伊林
摘要: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被称为豪放派著名词人。其一生经历了八贬八谪,却造就了其宠辱不惊、豁达乐观的性格,苏轼的诗、词、散文在文学史上都有着许多不朽的名篇,其中《水调歌头》一直被人传唱至今,拥有着近千年的历史。这位文学巨匠的诗词拥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水平,其文豪放洒脱、清新豪健、独具风格。而这篇《水调歌头》极富诗意与美感。表达了人类情感的思乡情感的共性,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被誉为诗词史上的经典名篇。本文试图探究苏轼《水调歌头》中的矛盾思想和主题美,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苏轼;《水调歌头》;矛盾思想;主题美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96-01
一、苏轼《水调歌头》中的矛盾思想
这篇词无处不在的伤感主题透露诗人难与命运做斗争的困境,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其后一生流落、历贬八州,皆为蛮荒贫瘠之地,却仍旧宠辱不惊、励精图治、造福百姓。先后筑建苏堤、改革地方。仕途的失意和人生的困境让这位大诗人显得苍老而又力不从心。此篇被作于苏轼被调任密州之时,却仍无法与其弟苏辙相聚,正值中秋,诗人举头明月,一身孑然,孤独感油然而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生的短暂与虚无跃然纸上,诗人抬头仰望明月苍穹。营造出极其生动的画而感。镜头一下被拉伸到地平面,表现出诗人辽阔宏伟的宇宙观。诗人仕途的困境和颠沛流离的生活,给予了他更多的苍凉和无助,然而这位大诗人最擅长的就是苦中作乐。不管身处各种逆境,总能寻求到内心的安宁与平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一位乐天派的心态无反映在了他的诗词中,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位乐观豁达的诗人,在而对中秋佳节、亲人团聚之时,在自己的亲人在咫尺天涯仍不得相见之时,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他的苦痛和不甘,“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而对仕途诗人有着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宏伟蓝图,却无处施展,屡遭贬压。仍在自己的岗位耕耘。拥有着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和情怀。而对亲人,诗人内心也有些千万个挣扎和不舍,无奈现实的困境摆在而前,人生在世,如同水而的蜉蝣与孑孓,随水波漂浮晃荡、身不由己。“人有悲炊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道尽了世事无情和人世变迁的无可奈何,倒像是诗人千回百转的愁绪之后的一番自我安慰和祈愿。回归到顺应自然的老庄思想。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豁达的情怀。
二、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主题美
(1)意境与人格的双重烘托,营造出独特的审美特性
苏轼作为豪放派著名词人,其词风豪迈俊逸、清新洒脱,白有一股浩然之气,这篇《水调歌头》清丽婉约、和谐隽永、细味绵长、极富韵味。从意向的运用和选择上:“明月”、“青天”、“琼楼玉宇”、“朱阁”、“绮户”富有古典气息和古人的生活色彩,有着李白神秘仙逸的诗歌风格和特色。意境开阔深远、极富画而感和想象力。“明月”这一意象,是古人传统诗词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意向和主题,明月寄相思,代表着中华几千年前来的情感联接,中秋之时,亲人抬头仰望星辰,望见同一圆月,不管身处何地,此刻只渴望相聚。这篇词达到物我相融的极高境界。此刻诗人与寒夜、轻风、圆月、苍穹融为一体,诗人身边或许空无一物,却能在心中想象出如此庞大繁复的意象,足见诗人的气度和格局之广阔。表现出其超然物外的心胸和格局。达到人格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对亲人深深的眷念和思念,人生短短几十载,却不能和最亲近的人团圆相守,而是流落各处,到头来却可能落得天人永隔。诗人在这一时刻将心中的落寞与不甘全都宣泄于纸上,点句成诗后却是一番回环往复、克制绵长的情感。在看似冷静的笔调中流淌着诗人对世间的种种眷念和对人生的无可奈何和深沉的祈愿。
(2)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
苏轼的哲学观念一直贯穿在他的文学作品之中,在《赤壁赋》中尤为明显,体现其顿悟人生的虚无、世事流转、变幻无常后仍选择乐观、洒脱、积极的入世情怀,又有着道家万物皆空、物我偕忘的超然脱俗。他身上这种看似矛盾特质。赋予了他独特的烟火气和生活气息,这一点在他美食家的身份中可以体现出来。使其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而词中关于人生意义的追问与探寻,却从未停止。从“明月几时有”这一开头的自我询问,人生的短暂和虚无油然而生,与存在主义的哲学问题不谋而合,人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如今又身在何处?让人不由想起屈原的《天问》,对人类、人生、现世、自然、宇宙的不停追问,人类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而这一问题似乎并未困扰着我们这位大文学家。他早已用一份安宁的心而对周遭的一切。闻一多在评语中写道:“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而前的错愕情态”。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参考文献:
[1]陈志鹏.概念隐喻视角解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J].龙岩学院學报,2014(04)
[2]蔡义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赏析[J]语文建设,2011(04)
[3]谢文新.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深层意蕴的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
[4]何红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本细读[J].文学教育(上),2010(05)
[5]陈建忠;张保太,苏轼作品中禅宗思想的渗透与挖掘[J].现代语文,201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