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布·努瓦斯与李白诗歌的异同比较

2019-08-06MOHAMEDHASSANMOHAMED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李白

MOHAMED HASSAN MOHAMED(哈桑)

摘要:我们发现,诗人艾布·努瓦斯和李白,大约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纪的同一段时期。他们都是最好的诗人和歌谣作家,他们心中都充满了抱负与希冀,喜悦和愤怒,憧憬与向往。他们的诗歌都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他们赞美友情,描绘鲜见的自然风光,并移情于景。他们想打破黑暗,他们憎恶腐败,憎恶暴政。因此,他们的诗歌是强有力的,如惊雷一般。所以统治者害怕他们的诗歌。

同时,在诗歌中以正直的品性,呼唤美好的事物。他们都极其嗜酒,一刻也离不开酒。李白的诗歌被后世传颂不衰,故被称为“诗圣”。艾布·努瓦斯写了许多诗歌,他还描述美酒,被誉为“美酒诗人”。两位诗人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然而,两位诗人的相似之处甚多,他们相似之处在于,想象力都极丰富,胸怀希冀与抱负,其作品也有相似之处。

关键词:艾布·努瓦斯和;李白;美酒诗人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82-03

当时的中国唐朝与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时期都盛行酒文化,诗歌文艺创作的天地也相当自由,在这种背景下,李白与艾布·努瓦斯的作品中充满了大量的酒诗。虽同为饮酒体裁诗歌,但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传统,相异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特殊的人物性格,使二者饮酒诗在写作风格上不尽相同,虽同为托酒言志,但却表现出不同的人文情怀。

1.艾布·纳瓦斯的背景

1.1起源与出生

他是阿拔斯时期的诗人、他名叫阿乐·哈桑·本·哈尼·本·萨巴哈,他的昵称为艾布·努瓦斯,他于回历145年出生在波斯(今伊朗)阿瓦士市。其父是阿拉伯人(大马士革人今叙利亚)其母不是阿拉伯人而是波斯人、父亲于巴士拉英年去世,那时他还是个少年还没感受到家庭生活,母亲把他送到巴士拉市场一家香料店给药剂师当学徒,他母亲认为男孩应该学一门手艺。

阿乐·哈桑那时还不到12岁,白天在香料店,晚上去巴士拉清真寺学习阿拉伯语、阿拉伯文学、法学与伊斯兰教。后来他从巴士拉市去了库法市,并在那里住了很久,之后又从库法市去了沙漠,与贝多因人生活了一年,其目的只为学习阿拉伯语普通话,然后再一次回巴士拉市,继续在香料店工作[1]。

艾布·努瓦斯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作为一个无助的孤儿,他饱尝了人情冷暖,遭遇了世态炎凉,这些人生经历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做好了充分的心理铺垫。

1.2家庭生活

艾布·努瓦斯的爸爸是阿拔斯工朝军队中的士兵,在波斯阿瓦士市一个位于巴士拉和波斯中间的地方,其父认识了艾布·努瓦斯的母亲——个名叫“聚李扮”的乡野女子,然后与其结婚了,可是阿拔斯王朝的军队战败了,他们便返回巴士拉市以编织衣服为生,他的爸爸很快去世了,艾布·努瓦斯当时还不到十岁,母亲嫁给了一个年轻的名叫阿拔斯的人,这让艾布·努瓦感觉丢脸与耻辱,母亲便让他离开家去香料店工作,他寄居在店主的房子里。

这种家庭的变迁影响了少年努瓦斯的心理发展,他与母亲断绝了关系。他白天工作,晚上到清真寺里学习,如果回到老家,他便会出入妓院,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饮酒取乐。

艾布·努瓦斯长大后,开始嗜酒成瘾,他借酒浇愁,企图在醉酒中忘却过去,尽管伊斯兰教禁止饮酒,所有阿拉伯王朝的法律也禁止喝酒。

1.3艾布·努瓦斯生活的环境和社会

阿拉伯伊斯兰诗人和倭马亚朝的诗人,往往以酒作诗,以酒抒发情怀,但那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几乎所有诗人的诗作中都离不开酒。艾布·努瓦斯把飲酒作为写作宗旨,他从来都是一个不能没有酒的诗人,读者的感觉他的酒诗能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他通过酒诗描述道德和精神感情,让读者在酒的世界中自由翱翔。艾布·努瓦斯在诗歌用酒来抒情是‘个创新性写作手法,体现了阿拉伯文化现象中的‘部分,艾布·努瓦斯的酒表达出了他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要。在传统的时代中艾布·努瓦斯意识到,诗歌需要更新,他反叛世俗和传统旧的伦理价值观,反对一切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思想意识,他主张诗歌创作的自由,塔哈·侯赛因博士说艾布·努瓦斯提出了一种新理论[2],他放弃了阿拉伯古代诗人的传统创作手法,因为古代阿拉伯诗人的生活中离不开骆驼、马、羊,离不开沙漠、旅行、放牧与战斗,他们往往在诗歌中吹嘘自己拥有勇气和力量,他们描述了在帐篷和废墟中吟唱骆驼,但是现在很多阿拉伯人住在像大马士革、巴格达、巴士拉等城市,他们有科学、文明、宫殿、公园、酒馆等等。艾布·努瓦斯描述宫殿、公园,嗜酒如命,这样使很多人认为他是个骗子而不是真正的诗人[3]。

1.4药香商店

在过去阿拉伯历史上曾有批评家指责艾布·努瓦斯,并以嗜酒如命、命运低贱来抨击他,很明显,他爱与人狂饮。当时的国工常与一群诗人在一起,其中有利布·本·哈巴布。人们过去常谈及宫廷斗争,现在却不谈了,转而饮酒唱歌,诗人们纷纷称赞与恭维国工,国王便召来了更多的诗人、歌者与舞者。国王曾经爱上了一个名叫宰乃布的女人,于是诗人们便称赞她,为她写诗,每夜诗人们都围着她,与她饮酒,吟诗,她要求诗人们为她作诗,谁做的好,便赏他许多的钱财。巴格达市和巴士拉市有许多精力充沛的工人、工匠、学者、艺术家、作家、书法家、思想家、诗人及商人等等。艾布·努瓦斯在巴士拉市场“香料市场”附近有许多商店、商店业主们穿着鲜艳的外衣,市场里有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顾客,他们操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他们中间有阿拉伯人,有波斯人,有穆斯林,基督教徒,有犹太教徒。市场有许多出口和入口,在商店有许多货物,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如檀木、檀香、安息香、橄榄、橄榄油、乳香、潜藏、陶器、瓦器、银器等等。市场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这一切都为艾布·努瓦斯的诗歌提供了时代背景和创作源泉。

1.5政治生活

艾布·努瓦斯所处的时代是文明与暴动,政变与革命的时代,他出生在古代中国史籍(新旧唐书)中称之为“黑衣大食”的倭玛亚王朝的末期。

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马亚王朝,定都巴格达,直至1258年被蒙古旭烈兀西侵所灭,阿拔斯王朝利用阿拉伯民族的聪明才智,在巴格达作为首都的建筑方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了图书馆,翻译中心、管理中心等机构,巴格达在哲学,医学,数学和其他科学等邻域取得了蓬勃发展。但是阿拔斯王朝对阿拉伯名部的分而治之的统治,使不少部族纷纷造反,他们依旧忠诚于过去的倭玛亚王朝,有的诗人在诗中讥讽统治者的种种不义的所作所为。

2.表现手法的异同

2.1诗歌中的酒

酒是最能触发诗人情感的东西,艾布·努瓦斯对酒的爱很深。他笔下关于酒的诗歌反应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与思想。酒并不仅仅是用来喝的,它也是一种苦行的仪式,他酷爱饮酒,并从酒中获得愉悦。在他的诗中,酒是推动战士冲锋的宝剑,是花园中的欢声笑语,酒是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诗人不能没有酒。

艾布·努瓦斯‘生并未结婚,酒是他的人生伴侣。中国的李白也酷爱饮酒,他进宫以后梦想能当上大官,但是他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酒对于诗人,不管是阿拉伯诗人还是古代中国诗人都是一种馈赠。

在艾布·努瓦斯看来,无论对于拜火教徒,基督教徒还是犹太教徒,酒都是特别的东西,他能从酒中找到失去的感觉,从酒中品尝百味,艾布·努瓦斯在酒中找到了他自己,他是渺小的,但是他仍然像老黄牛一样工作着,在维持生计的同时,创作着自己的酒诗。

但是李白在酒中找到了乐趣,他和其他诗人畅饮,他们喝了一杯又一杯,因为他在饮酒中找到了极大的乐趣,他写了上百首酒诗,李白甚至在月光下看到了影子,使邀请他共饮,并见景生情,吟唱为诗。

2.2两位诗人的诗歌中的情感倾向

李白生活在中国唐朝盛世,家庭条件富裕,父亲是个商人。他学习非常用功,与很多人都有来往。在其周游旅行期间,他学到了各种文化,扩充了知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他的内心始终深爱着人民大众,所以他的诗歌多为浪漫抒情的风格。如他的名诗《蜀道难》,李白用神话、现实、夸张想象和梦境完成了这首诗歌。

对神话的运用代表了诗人的文化水平,反映了从他青少年到成年期间,所习得的知识和见解。而现实则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社会动乱,反映了抗拒封建帝工的暴政与人民的反抗。他在诗歌中反对专制,期望改革社会,重视社会。他是一位贤士,一位期待更为美好的社会的和平主义者。

在《蜀道难》中,李白使用了很多比喻修辞,展现了一幅幅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的想象和艺术感受,使诗歌中所有的元素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蜀道难》体现了诗人的抒情风格和写作技巧,灵活使用韵律词汇的高超技艺与艺术造诣。诗歌中的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崎岖道路,一遍遍出现,并穿插着神话故事,激起了读者的热情和想象。

而艾布·纳瓦斯,他的诗歌更多倾向于个人的喜爱,例如他对酒的喜爱,在《浴女》这首诗中,他首先描写了美酒及饮酒,然后谈到了美丽的姑娘,描述了迷人的自然风光,大海,风浪,漆黑的夜晚,皎洁的月光,姑娘的脸庞和她美丽的连衣裙,并感谢真主创造了她,也创造了万物生灵。这两位诗人的浪漫抒情诗歌,是两个诗歌造诣的最高峰,通过他们的十个可以感受到各自生活的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鼎盛与繁荣。

2. 3两位诗人的政治主张

也许李白凭借生长的家庭背景就是流淌在他血液中的政治倾向。他曾有个梦想,就是进入皇宫,并获得令人瞩目的职位,以实现他的改革愿望,但是帝国政治之风气却带给他的期望相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他诗中反映出的政治主张,对于读者来说,李白的改革主张可能不是那么清晰,但是我们能够从他的酒詩和在他的诗中所用到的虚构的画而感受到这一点。至于酒诗人艾布·努瓦斯在这方而和诗人李白是完全相反的,因为他不喜欢政治,他热爱的是生活的乐趣,他偏爱甜食,终日坐在酒吧喝酒。但尽管他会赞美哈里发和上层社会,也接纳过他们的礼物和馈赠,并与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坐在一起喝过酒,他们中的一些人会经常给他钱,他们都喜欢与他一起畅谈,因为诗人又聪明又开朗。他在城市和国家之间游荡,他更加称赞他得到的这些东西,他拿着这些钱去酒吧,一直饮酒,直到花光了所有的钱,然后又回到工子或者其它人身边。这一切都无关于当时的改革和政治事务。

艾布·努瓦斯于哈伦拉希德的统治时期,住在伊拉克巴士拉城,他酷爱饮酒,聚集了很多诗人和歌者,他们边喝酒边吟诗。艾布·努瓦斯喜欢在晚上与他的朋友同坐,吟出美丽的诗歌,当他在巴士拉的时候他得到很多很多的钱,甚至当他对坐着的人乏味的时候,便会离开,去往某个酒吧待上一个月,在那里没日没夜地饮酒,而总督要求他的手下去找他,但是没有找到,总督又亲白去寻找,终于在一家酒吧找到了他。

总督对他进行了一个月的监禁,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发现艾布努瓦斯并不喜欢总督或哈里发,他接近或赞美权贵,只是为了能够从他们身上获得他在酒吧买酒喝酒的开销而己,他不像别的诗人,他不喜欢从政,也不在乎那一官半职。

2.4李白的诗歌

“日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4]

李白在他诗歌中表现了他的个性魅力。诗句自由奔放,想象丰富,李白诗歌折射出中华民族在表达情感上的智慧之光,他的诗歌也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李白的诗以饮酒为主题者基多,有写盛宴客饮的,有写与人对饮料的,也有写月下独饮的,《月下独酌》,可以说是其独酌中的代表作。此诗将月下独酌写得很热闹,表现出他的孤寂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不过是自寻其乐,自解其闷。诗人的意绪、感受以及想象思路,都与陶渊明《杂诗八首》第二首所说“百日论西阿,素月出东岭。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有相似之处。此诗不但想象奇妙,而且构思传神。

2.4艾布·纳瓦斯的诗歌

“人生就是酒醉一场又一场”

是酒就说明白,让我豪饮开怀!

别让我偷偷地喝,如果能公开。

人生就是酒醉一场又一场,

唯有长醉岁月才逍遥自在。

在清醒时我总是失意潦倒,

醉如烂泥才走鸿运发大财。

大胆指名说出我之所爱,

欢乐幸福怎好遮遮盖盖!

寻欢作乐难免放荡不羁,

循规蹈矩岂能得到欢快。

哪一个酒徒不似新月当空,

周围美女如群星大放光彩

努瓦斯的酒诗,体现了他反对宗教禁欲的思想、反映出他落拓不羁的性格和主张自由开放,从而形成了更具特色的诗歌,他的诗作大量吸收了、罗马、巴比伦、印度、腓尼基、波斯、希腊的悠久文化精髓,并将博大精深的阿拉伯文化与这些文化融合与渗透。

艾布·努瓦斯所经历的哈伦·拉希德时代是阿拉伯历史上最辉煌、最强盛的时代畸[5],虽然伊斯兰教明令禁止饮酒,但是在阿拉伯世界的顶峰盛世——阿拔斯王朝,在外来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下,饮酒风极盛。诗歌题材也因此扩展到与酒相关的领域,出现了大量的饮酒诗。其中,艾布·努瓦斯所作的饮酒诗可谓是阿拉伯诗坛上的不朽之作。

艾布·努瓦斯与李白都是名副其实的酒徒,皆可以说是“饮酒的魁首”,也是“以酒吟诗的魁首”,两位诗人饮酒诗数量之多,作风之独特是自古至今任何诗人所无可比拟的。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又如艾布·努瓦斯的“人生就是酒醉一场又一场”这些诗句充分流露出他对宗教的不满与其世俗主义的倾向。艾布·努瓦斯描绘酒的颜色、气味、以及心理感受。他的描述是非常自然的,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他们对酒的形象化的比喻与喻借诙谐动人;他对酒家女与酒肆环境的描写更富声色。

结语:

1.本论文通过对两位代表性诗人饮酒诗的写作风格对比研究,展示了中阿当时的社会文化及其发展,在阿巴斯王朝时期,诗歌涉及到赞颂、传说、荣誉道德等诸方面。艾布·努瓦斯代表着在诗歌中把酒作为作品主体的新兴潮流,在此之前,还没有人把酒作为主要的诗歌题材。伊斯兰教教导阿拉伯人要禁酒,但努瓦斯写了大量的酒诗名作,故有“酒诗之首”“美酒诗人”等美称,他的诗歌因豪放不羁,号召违背所谓的“道德”而为人们所熟知,他通过他的饮酒诗表现出来的是他的主观愿望,但不代表当时的主流思想,对于很多评论家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艾布·努瓦斯和他的诗歌着无疑代表着社会的分裂,他们认为诗歌应该服务于社会并号召人们遵守传统道德,而不是与宗教的训导相悖。然而,我们发现许多宗教人士和知识分子至今仍不喜欢他。至于李白的诗歌,则遵循中国文化的规则,他被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熟知和喜爱。他的诗歌也是最受喜爱的诗歌之一。

2.艾布·努瓦斯的诗歌反映了阿拔斯王朝时期统治阶级的奢侈及当时社会所达到的繁荣与进步,同时也反映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当时的行政长官鼓励并支持艾布·努瓦斯进行诗歌创作,因为他很喜欢他的诗,因此,大众也很喜欢艾布·努瓦斯的诗。李白的诗的一个缺点是号召社会改革与公正,因此,喜欢他的诗歌的人中,平民大众要多于统治阶级中的达官贵人。

3.中国诗人李白有着很大的抱负,他想要在首都长安的皇宫里谋得政治职位,这是他致力于改革和实现公平公正的动力。李白是才子,因此,当时的朝廷背景、他的主张、他的梦想都在帮助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阿拉伯诗人艾布努瓦斯,在父亲去世后他也被家庭抛弃,他从小跟着诗人群体和底层人士在酒吧、商店与旅途中长大,他没有任何的野心和人生目标,甚至任何的政治愿望。他所有的关注点都在于酒,他嗜酒,他热爱酒吧胜于热爱皇宫,他只爱他自己,而李白则胸怀政治改革抱负。

注释:

[1]卡吗拉、艾布·努瓦斯的承认、埃及开罗、认识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2]同上。

[3]塔哈·侯赛因博,周三谈话,2一第90页。

[4]熊礼汇。评注,李白诗一唐宋名家诗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43页。

[5]非利普·希提:《阿拉伯通史》,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51页。

参考文献:

[1](阿拉伯)卡吗拉《艾布·努瓦斯的承认》埃及开罗、认识出版社1987年。

[2](阿拉伯)塔哈·侯赛因博,《周三谈话》,开罗出版社,1984年。

[3](阿拉伯)艾布·法拉吉·伊斯法哈尼:《诗歌集成》开了出版社,1953年。

[4]熊禮汇。评注,李白诗一唐宋名家诗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5]非利普·希提《阿拉伯通史》,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猜你喜欢

李白
李白搁笔
李白: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诗仙李白的归宿
李白,二十岁那年
李白《静夜思》“床”字之解
李白书法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