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林徽因作品的影响

2019-08-06高子涵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林徽因诗歌小说

高子涵

摘要:林徽因的小说与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渗透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以象征为基础而勾勒的文学乐园,字里行间都以现代主义的色彩为著。林徽因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出众且自成一派的文锋,更多的便是来源于她在西方国家学习的经历,那里的文学深深地影响着林徽因日后的写作风格。

关键词:林徽因;西方文学;小说;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18-03

林徽因的小說篇章短小而数量较少,然而其艺术及思想价值却无法忽视。在她所有的小说作品中,最有名气的当属《九十九度中》。在这篇短小的故事中,蕴含了许多市井小人物的浮浮沉沉,在这个作品中,她巧妙地利用了时间与空间的共性与差异。与此同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射也将林徽因的创作风格从人生的理想主义带领到了现代主义阶段[1]。

一、现代主义小说结构的空间化追求

《九十九度中》几十种不同的命运映入眼帘。在这里有大摆寿宴的富贵张家,也有着作为丫鬟的卑微;有高级医生寻欢作乐,与友人喝酒打牌,便有挑夫因中暑而得不到救治暴病而死……在华氏度九十九度的一天中,无数个生命的剪影被攫取,形形色色,构成了一个悲惨而炎凉的社会[2]。此文结构异常紧凑,丝毫没有任何多余的赘述。每个人生命的段结束之后立即便转到了下一个角色,没有让读者喘息的空间。这种写作手法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多见的,人们都热衷于阅读一个特定人物一辈子的沉浮,却没有过几十个人物同时存在的剪影。但正是这种精悍而直接的冲击,才有着一份强烈的感官刺激,进而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引人深省。

这种现实题材的作品在西方社会是颇为流行且广为传唱的,比如林徽因早期时翻译过一篇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3]。这部作品与《九十九度中》的时代背景与写作手法大相径庭,却在核心思想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林徽因在相同的时间维度里阐述了不同人的生活轨迹,看似毫无关系实则环环相扣,暗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无奈与炎凉;王尔德以夜莺对于纯粹爱情的价值观影射出社会的阴暗而,进而形成强烈的对比。当单纯善良的夜莺听闻穷小子因没有办法找到一支鲜艳的红玫瑰来邀请心爱的姑娘共舞时,决心要以自己的鲜血来为男孩染出一朵红玫瑰。夜莺通过彻夜的歌唱终于让自己的血经由玫瑰花刺流向了整朵花身,当夜莺心满意足的死去时,殊不知这朵以她生命换来的红玫瑰早已因女孩爱慕虚荣而被男孩丢弃在路边,被车轮无情地碾压。在这篇短小的童话故事中,夜莺那份敢于追求纯粹爱情的自我牺牲精神令人动容,然而这份至纯至美的人性之光却不是被人类所追求的,而是被人们被无情湮没在拜金主义和丑恶虚伪的价值观之中。林徽因翻译这篇作品的时候曾十分喜爱文章的表达方式,以极其华丽而美好的语言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也表露了一种更加讽刺的内涵。这种西方文学的精髓也深深地影响了她自己小说作品的创作,在《九十九度中》里,我们不难看到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在大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物的命运就好像注定一般,有人欢笑有人苦痛,且人人都沉醉、挣扎在自己的漩涡里,无人理会。然而林徽因不同的是,她在作品的构思中加入的不仅仅是西方文学的缩影与对比,还有她在国外求学时学得的建筑艺术构造。每一个小人物的人生片段都属于一个独白的架构,就好比是一栋楼房,那是由不同的砖瓦堆砌而成的,每一片砖瓦就是一段人生的缩影,彼此似乎毫无关系却又紧密相连。而这些千千万万的瓦块便成就了一栋房,这栋房便是当时那个受着封建等级制度的羁绊的丑恶社会,而人们就这样卑微而苟且的存活于夹缝中,被烈日暴晒,却冷漠无情。全文无一不是强烈的对比,却又让人看不出刻意的手法,深刻而无声地渗透了作者所厌恶的虚伪和冷漠,以及当时社会严重的等级分化,哀怨又无可救药的痛苦。

这份独特的构思无疑是给中国近代小说带来的不可多得的创新,而这份创新精神与灵感便是来源于西方精神世界。运用暗示象征反映现实。难得的是,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作者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勾勒出如此巧妙与高质量的思考是极惊为天人的,这也是为什么《九十九度中》在中国的小说史上永远有着它的一席之地。这部作品的出世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学的新方向,给予了更多作家能够全新探索的文学世界。

二、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的独特的叙事视角

林徽因的小说作品特别喜欢构建不同的人物形象,以此来影射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与普通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其中,《模影零篇》便是典型的短篇小说系列,分别涵盖了《钟绿》、《吉公》、《文珍》、《绣绣》四篇以主人公命名的短篇小说。这四个人的生命就如同尘埃一般卑微,是在大千世界中无足轻重的颗粒。不过正是这四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生命,他们构成了一个时代的模影,令人唏嘘慨叹,对自己,对人生无常,对命运无情的感慨和无力感。

钟绿是一个完美而清丽的女子,有着惊艳的容颜,却也薄命不已。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正是工业刚刚发展起来的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钟绿作为一个到外国留学却仍然有着传统道德观念的女子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没有办法真正做出什么改变,她只能在价值变更的时候感到惶恐不安,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她想要的是安稳的生活,美好而恬静的爱情,男耕女织,老人孩子热炕头。许多人忙着摆脱这样的闲散,而这确实钟绿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活法。钟绿曾云:“这农村的妩媚,溪流树荫全合了我的意。”[4]其实很难想象,她受过先进的西方教育,也有着真实美丽的容颜,为何甘愿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妇?最后钟绿死在了帆船上,随着她早逝的未婚夫一起去了。

作者通过钟绿这个被他人艳羡的女子的悲惨结局反映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洪流中,许多原来的传统与认知正在被土崩瓦解。然而这份激进的进步真的就是一种好事吗?或许在这个社会环境下,人们内心深处那至纯至美的人性也随着快速的发展而被逐渐淹没。小人物的命运从来都不会被重视,所有人都来去匆匆,无所遁形。可是生死之间的距离本该是清晰而巨大的,尤其像钟绿这个本来因自身的美貌就会多一些关注的女子,却仍然被藏匿在时代发展的脚步中,未曾停歇,却早已泥泞满身。作者寥寥数笔的描绘,反映出来的却是能给人重击的终极话题:生命、生死、孤独与自然。时代早已对每个人感到麻木不仁,因为发展的速度已经容不得大家有时间感慨生命了,但如果人们真的有一天对所有人的生死都熟视无睹时,那究竟是人类社会的极度发展还是极度落后?“那天晚上对着一江清流,茫茫暮霭,我独立在岸边山坡上,看无数小帆船顺风飘过,忍不住泪下如雨,坐下哭了。”[5]这是小说独白者对钟绿最后的默哀。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钟绿》的出现无疑是对当代人们思想的局限性以及冷漠世道的极大重击与讽刺,简单而朴实的语言反而在这篇作品中显得更有力量,引人自省。

如果说《钟绿》的悲剧是个体的哀怨与不幸,那《吉公》和《文珍》的故事便是极大程度地体现了社会思想趋势引领的禁锢和封建。这两者算是对照,也是对比。文珍和吉公都是在传统封建社会制度下有着新潮思想的人,但文珍敢于在生命进行的过程中迈出向自由平等追求的那一步,而吉公只能顺从家族的安排,渐渐将理想遗忘于现实的观念与安逸。文珍自知她身为女人的身不由己,却仍然向往平等的爱情与人权。她自由,洒脱,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甚至说可以是在传统社会体制下一股清流,然而正是这股清流以她自己倔强的姿态向所有人传递着女人也可以为自己做主的观念。文珍是幸运的,她敢于做自己,也敢于向不平等的传统封建婚姻观念与制度发起挑战。她最后毅然决然地追随了她所向往的生活,跟着一个革命党离开了。可是生活在当时的女性,又有几个人能够像文珍这样勇敢?林徽因从小在大家族的系统中长大,且她有个不受宠的母亲,所以她深深地知道女人在庭院里的悲哀与无助,那种凄凉却无法改变的苦楚。然而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过人的才气,她有了去西方留学的机会,她在西方接触到了自由与平等,还有许多人都在追求的人权。她的观念被改变,她不再是以前那个或许只有些小小的闺阁情怀的女子了,她开始懂得男女白由恋爱的平等之美,于是她将她所向往的形象以文珍的样子展现出来。她向往真实的美好,还有独立的观念,这也是林徽因的作品能够和当时其他文人有所不同的原因。而《吉公》和《文珍》的共同点便是吉公是一个在封建家庭中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男子。如果说文珍代表的是当时女性白我救赎的道路,那吉公便是人们应该有的一种追求真知与光明的信念。吉公聪明过人,却自小便不喜欢四书五经,他所痴迷的是那些神奇的洋玩意,能发电能工作的东西。他有种莫名笃定的信念,便是这些他所喜炊所追求的技术才是未来能够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玩意。然而当时的制度不允许他继续探索下去。他家人给他许了亲事,他再也不会有机会去深度学习这些西洋科技了。纵使他的生活不差,但他的梦想与初心便随着时代的脚步渐渐被消磨的不知所踪。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不知有多少有志青年因传统与婚姻礼教的束缚而变得故步自封,空虚无实。而这种直观而深刻的短篇故事却能深深地激起读者心中的涟漪:求知者的精神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当时旧中国的发展只能靠一部分社会先驱而不是全体人民的集体意识?如果人人都可以被普及新兴的思想,政府能够摆脱当时礼教和阶级观念的束缚,那历史的车轮会不会朝着不同的方向滚动?民族意识不是所有人一成不变的过去,而应该是思想进步于时代的进步。保持传统没有错,但愚昧的坚持所有的传统必然不会适合于社会的进步,也就必然跟不上时代的变迁。这些新式概念大多是林徽因在西方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所想,西方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超脱的科技、教育意识,而林徽因便是受益其中的一个新青年。她被深深地滋养,也深深地热爱着这些进步的思想意识,所以她愿意执笔,愿意用这种方式来抨击、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而,也寄希望于唤醒更多的民众那份对于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于进步思想的接受。

三、語言的意象化暗示与灵动性追求

林徽因可以将另‘种文化的艺术顶峰融汇于中国精深的语言文字中,毫不违和。《谁爱这不息的变幻》[6]一诗的前半部分出现了许多象征性的景物描写,像是“云霞”,“日影”,“峰峦”和“江海”,均是些颇有气魄的景象。正常情况下,这些景色会被用来衬托一些深层次的立意,或者要表达的是一种波澜壮阔的画而,尤其是这么多叠加在一起。然而在这首诗里,读者看不到任何关于宏伟的构思,也没有刚强的立意,却仍然可以运用到这些景物来衬托出生命的确幸,柔美以及反衬其后期无常的命运。她眼中的江河湖海,日月星辰不仅是壮丽的自然景观,更像是她身边熟悉的友人,或是装点人生的恣意篇章。时间的流逝可以改变许多事情,而这些亘古的自然好像一直都按着自己的轨迹如如不动。命运好似卷不起它们的更迭,却让人们一次次越陷越深。她的诗歌创作就属于黑夜里的北极星,不论在多深邃的角落里,那首众所周知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7],作者用灵动的笔锋和极为大胆的用词勾勒出了一幅意象中的曼妙春景。

林徽因用流动性的语言和极强的意象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同时影射出豁达的价值观。这是一个新时代女性思想独立的代表,她洞悉着所有的规律,所以才能在深陷在命运轮盘的漩涡中的时候发出属于自己的呐喊。这像极了西方的海伦·凯勒,和同时期的人们相比,海伦不仅是个女性,更是一个疾病缠身的,被命运捉弄的悲惨之人。然而她能够站起来,为自己,为所有和她存在于同一世界的人发声,她用她小小的身躯给予了所有人生活的勇气与希望,虽然这一切建立在她所经历的黑暗和痛苦之中。就好像这个诗中的叙述者,她所有的生命最美好最纯真的畅想全部在她经历了变故之后成为了过去的浮云。她明白,没有人能够和自然的命运抗衡,即使自己曾经多么向往着这些。不过就算是这样,人生的罗盘也依然是最玄妙的艺术。没有人能够参透其中的变化,但人人都可以欣赏。人生瞬息,与其悲悲戚戚,不如尽情去爱。或许在这一刻,林徽因这个娇小又果敢的新女人的形象就跃然在这不息的字里行间当中,同时这个作品也或多或少的勾勒出了西方的文化精神世界,那是一种更为豁达,更开放且洒脱的气度。

总而言之,林徽因的文学作品是上个世纪初期中国文学的瑰宝。她既有着不可多得的灵动性,也有着深刻及中西合璧的艺术精髓。她跳脱出了闺阁与大家族的深宅恩怨而直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民生活,同时加入西方的先进思想以及建筑的结构意识,将小说的多变性生活化,还有作为艺术女性的细腻与柔软,使其文学作品更加具有语言和意识美。在林徽因的作品中,读者们也可以清晰直观地感受到西方文学的特点及其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赞口义于作品本身新奇的构思还有那引人深省的思想境界,实乃文学艺术之升华。

注释:

[1]陈学勇《莲灯诗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92

[2]陈学勇《莲灯诗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166.

[3]吴晨阳《林徽因传》[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7.6: 67

[4]林徽因:《风轻云淡,岁月安好》[M]短篇小说《模影零篇》,《钟绿》节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8: 30

[5]林徽因:《风轻云淡,岁月安好》[M]短篇小说《模影零篇》,《钟绿》节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8: 36

[6]林徽因《林徽因文学作品选》[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7.9: 67,《谁爱这不息的变换》(原摘自《诗刊》[J]第2期,香山,1931 4)

[7]林徽因《林徽因文学作品选》,北京:现代出版社,2017.9: 86,《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原摘自《学文》U].1934.4.5)

猜你喜欢

林徽因诗歌小说
诗歌不除外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且以优雅过一生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林徽因VS陆小曼: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林徽因比张爱玲幸福的秘诀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