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的记忆

2019-08-06许建武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秋霜风霜花叶

许建武

诗云:

晚度秋风月照楼,相思霜叶尽吟愁。

平明前路谁知问,一片嫣红入梦钩。

1

一风一雨,一霜一雪,都轻轻地从天边来、无知无觉,又轻轻地到天边去、无影无踪。一年一度,如美娇舞袖,如高士拨弦,走进梦,走出梦。来时,顺着山头,沿着河堤,迎着树梢、花枝、草尖的眠歌一路走来;去时,抚着大地,踩着云朵,怀着树梢、花枝、草尖的恋歌怅然而去。

一切都是那样得宁静而从容,一切又都是那样得纷扰而迫切。无论宁静,还是纷扰,也无论从容,还是迫切,带来的是千姿百态,带去的是思绪绵绵。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在一来一去中变幻着身影,摇动着世界,升华着万物的含情脉脉,凝炼着天地的无限灵动。万般风景也在一笑一颦,一愠一怒之间,跌落在草木的衣巾上,涂抹在花叶的脸庞上。草木花叶仰面享受着阳光雨露,流动的是全身的喜悦,低眉回味着流光溢彩,感受的是满目的寒霜。

一承一启,一转一合,展现于眼前的是风格迥异的画卷,迸发于心底的是音乐的节奏,诗歌的律动,独自的悠长,或盈实、或虚空,或铿锵、或柔绵,但都包含着全部的希望。只是这份希望有时热烈、有时寂寞;有时缤纷、有时萧索;有时像喝醉了酒似的飘渺、若隐若现;有时像冻僵了似的思维、若有若无;有时像疾飞的野鸽,在热浪逼人的夏日,在凉风习习的秋日,落于山头、落于荒台,落于屋顶、落于窗前。

一来一去,使整个世界充满喜怒哀乐。

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冬而春,季节的变化,伴随的是花开花落、叶绿叶黄、草荣草枯。春的朝气让人充满期待,夏的热烈让人渴望收获,秋的含蓄让人回味无穷,冬的寂静让人知道思考。但,不论哪个季节,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和欣赏不尽的景色。

风花雪月、良辰美景,目光却单单落在了秋叶之上,寒风寒霜之中的一片树叶、一片花叶、一片草叶。

霜与叶,有说不完的春夏秋冬。

2

經过春的沐浴、夏的历练,不经意间,就会蓦然发现脚步已踏入秋的浓烈。

秋叶凝霜,呈现的是它的肃穆和冷艳,其中滋味是每一个人都触摸过的,也是每一个人都体会过的。或叹或赞,或忧或乐,或悲或喜,极尽一个人的感情收放开合。在收放开合之间,秋叶秋霜被赋予不同的感情起伏,参参差差、高高低低。

尽管民谚有语:“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但我总认为,立秋之日并不代表秋的到来,只有霜落时节,才是真正秋的标志。

霜落满地自成秋,不信缤纷也难留。

或许就在某一清晨,如往日一样散步于花径、林间、浅草之中,脚下会突然多出一些落叶,或黄或红,或败或残,没有了春时的温润可人,也没有了夏时的翠绿诱人,蜷缩着身子,匍匐在地上,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左右上下再看,花叶、草叶、树叶之上,淡淡地泛着白,延展着、满满地罩着,冷冷地眨着眼,闪着狡黠的光。早起的麻雀尽量舒展着翅膀,在头顶、树梢飞过,间或落于花枝、草丛,叽叽喳喳的叫声里浸透着瑟瑟寒气。才知道天地已被蒙上了一层银霜,满面的清风已掩饰不住秋的气息,给人一种肃杀的感觉。

寒秋湿露,一夜成霜。秋真的来了。

3

对于秋、对于秋叶、对于秋叶之霜,不同地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尤其是作为城里人和乡里人更有不同的触摸。

现在的我,不能算是完全的城里人,但也在小之又小的城市里生活了多少年,自认为是乡里的城里人,城里的乡里人。即使如此,对于秋,也只是在不经意间蓦然发现霜落秋叶,也只是感到秋来了,城市虽然没有了花红叶绿的风景,但依然有灯红酒绿的精彩,并不感到世界有多大变化。我如此,相信大多数人也都如此。对于生活于钢筋水泥里的城市人,秋叶之霜,只是一种物象,只是一种天凉好个秋的感觉,只不过添一件衣服而已。

过去的我,则是完全的乡里人,对于秋,总是与生活紧密相联。在乡间村头,作为种田人,尤其是种菜人,霜落之时,就是一年的终结之日。昨日还是郁郁葱葱的各类蔬菜,一夜霜落,便是凋敝一片,特别对于茄、辣、豆角之类,霜落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只有扯秧拔根,收拾残局了。

农民总爱把生活诗意化,诗意的憧憬让农民脸上的每个皱纹里都充满着希望,让艰难的生活有些色彩。

那时的家乡人把菜地叫“园子”,把种菜叫“种园子”,让辛苦带有了一种花匠园丁般的幸福,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带有了一种闲步花园的惬意。春种之时,见面打招呼都有说不出的喜悦:“今年准备种几亩园子?”“今年的园子里准备种些什么?”这种农民式的问候语,自有农民的渴望和向往,更有农民不尽的祝福。

记得种菜卖菜的那些时日,全村人都小心翼翼地过着每一天,计算着每一天的劳动日程。从点种、顶芽、开花、掐秧、除草、浇水、施肥,每一个步骤都不能有丝毫大意,一切都为了那一份单薄的收入。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每当立秋过后,父辈们总是掰着指头计算落霜的日子,去年是什么时候,前年是什么时候,今年又在什么时候。心里总是盼望能够推迟几日,以期多摘一茬菜,多一份收入,对于当时还不富裕的农民来说,秋日之霜,决定着家庭收入的能否增加。愿望归愿望,当面对霜落后的菜地,那时的家乡人自有一种心痛。

一年一度的这个时候,父亲常常会站在“园子”边,说

(下转第12页) (上接第10页)同一句话:“今年就这样了,明年再说吧。”心中的希望与现实的严酷总是如此交织。秋霜后的一地萧索,不再是诗意,希望也已成为过去。在那个一个鸡蛋只能卖八分钱,一盒火柴也要两分钱的时代,对于一斤一毛钱的蔬菜来说,一夜秋霜可以说是灾难性的。尽管谁也知道这就是天命,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自然规律,但心里依然充满了惆怅和无奈。

或许有人会给你一个提议:“建一个日光温室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岂不知,这无异于在八百里加急时代说:“发一个微信。”一样,让人有些穿越的感觉。也让人在感到时代进步的同时,感到有些忘记过去和不知道过去的悲凉。

那时的我,不懂父辈们眼中的忧伤。现在的我,才明白这就是风霜岁月,这就是生活。

4

现在回味这些往年旧事,更让人懂得,所有这些,其实就是父辈们对自然的一种无限敬畏,就是对人生的一种最大企求。他们是在用生命的苦乐诠释着生活的不易,是在用满地霜华诠释着生活的历程。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生活,一切都为了生活,只有生活才是最真实的,也只有生活才是最值得用心的,即使在无力抗拒的自然面前。

秋叶之霜,成为父辈们心中的一份痛。这份痛,就是他们满手的老茧;这份痛,就是他们满脸的皱纹;这份痛,就是他们压在心底的期盼;这份痛,就是他们割舍不断的土地情怀。父辈们在这份痛中煎熬着自己,也在一年一度的煎熬中抚养子女长大,这份痛和煎熬,就是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期盼,就是对需要吃饭、穿衣、读书的子女的责任,就是这份期盼和责任让他们不弃不离,让他们在风霜中经历着多情而无情的岁月。

年华在指间、发梢、眼底一丝一缕的流失、再流失,岁月在日出日落、月圆月缺中不断向前延伸、再延伸。“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或许就是古人对风霜岁月的至性感受、至情体会和至深抒写。花草树木,不论如何繁花似锦,都在秋霜中一夜完成定格,但却有“春风吹又生”的轮回、再轮回,而人生只有“代代无穷已”了。抚今追昔,也就不难理解,作为农民的父辈们,对落霜之日的斤斤计较和无限惆怅了。

沧桑岁月,也只有经历了风霜的岁月,才是真正的岁月。

猜你喜欢

秋霜风霜花叶
转 变
秋浦歌·其十五
咏迎客松
秋天?花叶
王为民
采桑子·秋夜书怀
踏青随笔(新韵)
花叶昆虫世界
花叶芦竹及其优化栽培技术
龚治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