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研究

2019-08-06张昕彤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5期

张昕彤

[提要] 通過构建VAR模型,研究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相互促进作用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最后从社会就业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提供建议,以缩小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改善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人均GDP;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23日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吉林省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目前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与此同时,吉林省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均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吉林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是2,787.5元,2017年上涨了5.51倍,增长到15,368.31元,在这期间,吉林省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依次为2.38倍、2.45倍、2.65倍、2.77倍、2.61倍、2.66倍、2.68倍、2.69倍、2.60倍、2.66倍、2.47倍、2.37倍、2.35倍、2.32倍、2.15倍、2.20倍、2.19倍、2.19倍。可见,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现象,虽然倍数关系上显示略有缩小,但是幅度缓慢,这将影响吉林省经济的平稳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对于国家和部分省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学者们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证分析。屠萍萍在浙江省收入分配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中,指出收入分配不均会使投资、消费和生活水平产生差异,进而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引起的行业盈利和成本的差距,将作用于收入分配关系。张慧文结合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利用静态与动态两种分析方法,构建回归模型分析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靳涛、邵红伟在经济环境——总需求——总供给框架内分析了收入分配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别定性探讨了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收入分配和中产阶级为主体、富人和穷人居少的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李长安、苏立锋等构造经济稳定偏离指数,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全国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机理。

本文就吉林省即时数据,分析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联动关系,探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明晰非平衡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效应,最后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吉林省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分配的协调性。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收入分配在多方面都表现出差异性,本文专门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分析,主要涉及的指标分为城乡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增长两类,选取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变量名记为PGDP,利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差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量名记为URG。为防止两组变量变化趋势影响分析结果,两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用LNPGDP和LNURG来表示,本文考察吉林省21世纪的状况,指标数据选用2000~2017年。

(二)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变量数据通常具有非平稳性,为避免出现伪回归,本文利用ADF平稳性检验法,结果见表1,5%的显著性水平下,原序列LNURG与LNPGDP、一阶差分序列DLNURG与DLNPGDP的P值都大于5%,判定原序列、一阶差分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变量的二阶差分序列DDLNURG与DDLNPGDP对应P值都小于0.05,判定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因此LNURG和LNPGDP为同阶单整序列,可以利用协整检验来验证两者关系。(表1)

(三)协整检验。本部分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迹统计量对应P值=0.0057<0.05,最大特征值对应P值=0.0274<0.05,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LNURG和LNPGDP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表2)

依照标准化系数写出二者的长期关系式为:

LNPGDP=1.3447LNURG-1.9719

(30.5038) (-5.0012)

R2=0.931 F=930.4811

由此可见,21世纪后,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间正向变动关系显著,城乡收入差距每增加1%,经济增长1.3447%,即长期来看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然,这种影响关系是不符合社会长期发展规律的,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加剧,必然影响经济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稳定。

(四)VAR模型的构建。根据LR、FPE、SIC、SC和HQ准则,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2,VAR(2)表达式如下:

LNPGDP=1.5020LNPGDP(-1)-0.6858LNPGDP(-2)+0.1707LNURG(-1)+0.0404LNURG(-2)-0.0010

(6.4062) (-3.9815) (0.6194) (0.1631)

LNURG=0.4477LNGDP(-1)-0.1658LNGDP(-2)+0.4907LNURG(-1)+0.0379LNURG(-2)-0.4662

(2.0578) (-1.0372) (1.9181) (0.1651)

LNPGDP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除本身滞后项的影响,LNURG的滞后一、二阶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707、0.0404,对应的t统计量结果分别为0.6194和0.1631,即影响不显著,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二阶滞后项都对人均GDP的正向作用比较微弱。LNURG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除本身滞后项的影响,LNPGDP的一、二阶滞后项影响系数分别为0.4477、-0.1658,对应t统计量结果分别为2.0578和-1.0372,说明LNPGDP一阶滞后项对LNURG的影响较二阶滞后项显著,说明吉林省经济增长一阶滞后项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拉动效果有差异,一定时期内将会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模型系数显示,人均GDP二阶滞后项影响系数是负值,即这种拉动效应是短期的,经济状况的不断提高会带动乡村居民收入的增加,长期将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

(五)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用来形象地刻画VAR(2)中LNPGDP和LNURG两个变量之间作用的效应路径变化,周期数为20期,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图2)

图1显示人均GDP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个标准差冲击后引起波动的状况,响应初始值为零,4、5期响应值最大,随后逐渐减少,由此反映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是经济变动的结果。但图像显示这种波动一直保持正向,说明了目前吉林省人均GDP增加短期内对拉大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显著,城、乡发展方式的不同和制度的差异致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

图2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给人均GDP一个标准差冲击后引起波动的状况,响应初始值很小,基本为零,5、6期的响应值最大,同是0.026,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对经济增长产生微弱的正向冲击,原因在于城乡收入分配不公,而富人主要集中在城镇,基尼系数的增加必将导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大,富人能更合理地分配剩余资产进行投资,从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

三、结论及建议

上述分析验证了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联动关系,在吉林省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式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长期和短期都对人均GDP增加有促进作用,VAR(2)系数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二阶滞后项的影响都比较微弱,表示这种作用关系有明显滞后性;人均GDP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作用也是显著的。综上分析,吉林省经济环境有待改善,“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发展现象有待扭转。对此,笔者提供以下建议:

第一,促进社会就业公平公正。一是完善社会劳动力保障体系,政府和企业可以分配比例,联合增加劳动者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为劳动力的合法权益提供有效保障;二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建立并宣传推广方便、公平的就业平台,并且政府协助企业取消劳动力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保证管理制度的一视同仁。

第二,加强新农村建设。一是鼓励企业扩建向农村转移,合理利用农村充足的土地资源和劳动资源,对于同意入乡发展的企业,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和制定惠民的纳税政策,以资鼓励;二是在农村兴办技术学校,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改善勞动力素质,定向培养助于农村经济建设的知识型人才;三是鼓励大学生入乡创业,政府可设立农村创业基金会和创业促进部门,满足乡下创业人才的需求,以帮助村民就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屠萍萍.浙江省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8(4).

[2]张慧文.北京市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2).

[3]靳涛,邵红伟.最优收入分配制度探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倒“U”形影响的启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5).

[4]李长安,苏丽锋,李芳.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稳定的影响研究——基于1978-2011年宏观数据的经验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