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怪象,试问电解铝企业几家中招?
2019-08-06薛璇
本刊记者 薛璇|文
近几年,围绕电解铝行业的话题始终很沉闷。这个行业如果平淡无奇倒好,偏偏是隔三岔五传来亏损、环保、关停等令人不爽的消息。如今,我们已不再关心产能产量排名,也不会去点评某个电解铝项目的前因后果。至少目前,行业存在许多症结,归结成五大怪象,在此大致罗列,不指名道姓,以免有人臆想“总有刁民想害朕”。
一是融资贵、融资难。提起融资的事,每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可真是“宝宝心里苦”。这几乎成为一个共性问题,很多民营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已超过年利率10%,制造业的利润或许还达不到这个数字,辛辛苦苦干一年,给银行打了工。即便融资成本如此之高,很多企业仍然贷不到款,不得已转向民间高利贷。虽然中央已经表态“国企和民企都是‘自己人’、‘一家人’”,郭主席也提出“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但是真正执行起来,银企之间还是确认不成眼神。电解铝行业资金缺口大,自身积累少,抵御市场周期能力弱,受国际市场影响大,没有定价权等等因素,导致这几年盈利能力大打折扣。然而银行终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面对坏账风险,必然惜贷、抽贷,进一步恶化了电解铝企业的融资环境。
二是偏离主业。笔者个人认为,既然专注于电解铝,就要把精力放在降本增效、安全环保、稳产高产上,至于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之类的,应该推广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分工合作的产业园区模式,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更何况,有些企业一心想挣“快钱”,剑走偏锋,盯上了房地产、新能源、期货等领域,本想唱出“跨界好声音”,结果是用自己的不专业去挑战别人的专业,往往会被“团灭”。
三是产能进与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2018年至今,河南、山西等省份的电解铝企业接连停产,广西、云南、内蒙古等地加快电解铝的建设和投产速度,据调研,2019年至2020年中国电解铝计划新增产能约520 万吨,其中2019年新增产能约243 万吨,区域集中在广西、云南、内蒙古和贵州等地。退也罢,进也罢,电解铝市场依然是乏善可陈,让人搞不懂该以得失论英雄?还是以成败论英雄?
四是“白加黑”“五加二”的非常状态。“办公楼彻夜灯火通明,大家都是白天黑夜连轴转”的“劳模状态”早已遭到官方媒体的痛批。一张一弛的规律不可违,谁能相信白天八小时工作后,还能在夜晚满怀激情保持冲刺状态,除非他不是人。加班,一则不出效率,二则浪费能源,三则破坏了整个工作秩序和家庭生活。口口声声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际上连最基本的休息时间都保证不了。或许大家都是河流中的一叶扁舟,被一种误区所裹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信你看每一名白加黑的人,谁不是烦躁不安?谁又是甘心情愿?
五是自欺欺人的假情怀。经济增速放缓的大势中,“今天铝价又跌了、又涨了……”无论涨与跌,大家都习惯了,麻木了,仿佛阿富汗人民听惯了炸弹的声音。既下不了决心与现实彻底告别,又看不到明天的希望,跳槽的员工在朋友圈发出依依不舍的款款深情,干活的员工发出此生无涯的唏嘘感慨,无处不是情怀,事实上却是如泣如诉的一言难尽。是的,除了没涨工资,其余都挺好。
电解铝行业很刺激——既有政策调整、电价博弈的短兵相接,也有盈亏浪潮之下的死去活来,有时令人热血沸腾,希望满满,有时又让人感到冰冷刺骨,纠结无语。如何跳出一系列怪象、如何拉直一个个问号?答案无从可知,只能套用这几天的一句热词:我们已经不再是我们,我们还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