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的发展与创新

2019-08-05李秀双

记者摇篮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生栏目群众

李秀双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电脑、手机等多种媒体传播设备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势必会冲击着我国传统的电视传播媒介,其中又以人民日常生活琐事为主要报道方向的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影响最大,近年来为了谋求发展,我国各地的地方电视台都走向了改革创新的道路。

【关键词】地方台   民生新闻   采编   发展   创新

一、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編的现状

缺少社会要点和社会热点的关注。我国的第一个地方台民生栏目是江苏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自此我国多个地方电视台开始建立电视民生栏目,到目前为止,地方台的民生栏目已经发展了近20年,虽然许多的地方台民生栏目曾经“火”过一段时间,但是目前很多已经走下坡路了,甚至部分已经关停了,民生新闻采编的工作趋于普遍,采编的新闻报道内容很少能符合社会民生关注的要点,对于人们关注的要点和热点反而只是进行简单报道,通常都是简述带过,缺少持续的关注报道。

民生新闻采编更多同质化、表面化。地方民生电视台的新闻采编工作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工作内容项目,每一个项目都要有它自己的独立内容,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各个地方的发展都走向了融合的道路,这也造成了地方台的民生新闻采编内容的同质化和表面化,对于同类型的新闻民生事件,往往都是很多记者和电台一窝蜂地去报道,并且其中采编的立足点都十分接近,因为新闻传播的及时性,结果出现了同一时间多个民生栏目集中报道同一个事件,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结果,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地方台民生栏目对于新闻事件都是进行简单表面化的阐述,没有更深层次的报道,没有对事件发生现象的本质进行分析报道,民生新闻采编内容的同质化和表面化是地方台民生栏目近年来没落的最主要原因。

新闻采编内容缺少特色性。优秀的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创建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第一个民生栏目《南京零距离》火爆播出后,全国各地竞相模仿创建相同类型的民生栏目,企图复制其成功,更有甚者同一个电视台创建多个相似的民生栏目去争夺有限的新闻资源。地方台新闻栏目采编内容缺乏特色,地方台民生新闻的关注内容应该是当地的热点事件,要依据当地的新闻实际进行报道,而不是“人云亦云”“多方出击”,最终影响的也是自身的品牌。

采编人员综合能力素质不足。电视栏目采编工作本身就是一个考验采编人员自身技术能力的行业,新闻事件发生的临时性和突出性要求采编人员除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外,更要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地方电视台采编行业中,因为采编资源和采编环境的限制,通常的采编人员综合素质能力都有所欠缺,就地方台民生栏目新闻采编工作来说,采编人员综合能力素质很多都达不到新闻采编的要求,对于民生新闻的深入剖析能力不足。

二、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的发展

重视新闻信息筛选工作。民生新闻信息是民生栏目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电视台对于民生栏目的发展第一步就是要做到新闻信息筛选工作,民生新闻采编人员要对本地发生的民生新闻信息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对于一些关注的热点、要点新闻要进行集中采编工作,采编文稿撰写的时候需要主次分明,采编人员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地特色,做到每一篇民生栏目新闻都要高质量、高水准。

深入民生新闻采编工作。地方电视台民生栏目采编的新闻内容不能同质化,要有自身的新闻特色,对于采编的民生新闻内容要有自己的见解,摒弃之前的表面报道,对于发生的民生新闻可以进行深度剖析,要“扒开”表面现象深入报道内在的“细节”,并从中传达社会的正能量。

打造民生栏目品牌特色。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栏目新闻报道内容不同于中央电视台的民生栏目新闻报道,地方电视台更注重报道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中央电视台的民生报道更注重有关群众的政策和制度,因此地方台采编民生新闻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建立本地的电视民生栏目品牌特色。

加强采编人员素质培养。要加强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可以在电视台内部设定一个培训制度,对于刚刚毕业的采编人员来说很难胜任独立的采编工作,因此可以实施“以老带新”制度,除此以外对于“新人”要进行素质能力考核工作,可以根据考核结果延迟或者缩短考核期,尽可能做到每一个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都要满足采编需求。

三、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的创新

打破固有采编模式。民生新闻报道的主题是关乎百姓的,因此民生新闻采编工作不能离开百姓,过去传统的民生新闻采编模式具有严重的缺点,采编人员只是对民生事件进行采编报道,采编人员和关注这个事件的群众之间缺少沟通交流,这会造成采编的方向和群众关注的方向出现误差,因此采编人员进行民生新闻采编工作的时候,要满足群众“说话”的权利,让群众可以表达自身的想法,采编人员可以和群众之间形成自然随和的关系,这样报道的民生新闻会更贴近群众的生活。

增加采编技术融合。新闻采编工作本身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革新,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工作也要技术革新,采编人员要融合多种信息采编技术,采编手段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熟练使用多种新闻编辑软件,在保留民生新闻信息“原味”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加工。

四、结语

民生栏目是实现群众信息传达的基础途径,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平稳时期,但是更多的地方民生栏目的发展出现了颓势,所以更要注重地方台民生栏目的发展和创新工作,对于热点民生事件要进行深度剖析,提升采编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着眼于群众的角度,努力打造优秀的地方特色民生栏目。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柯晓.试析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的发展与创新[J].新闻传播,2012,03:115-116.

[2] 石琢.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的发展与创新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4,14:120-121.

[3] 耿鑫,李宁.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采编的深化发展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8:159-160.

[4] 姚一鸣.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性[J].中国传媒科技,2013(24):11-12.

猜你喜欢

民生栏目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关于栏目的要求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栏目主持人语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