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让县区级主流媒体成为“全媒体”

2019-08-05张淼磊

记者摇篮 2019年3期
关键词:引导力传播力全媒体

张淼磊

【摘 要】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媒体宣传产生了重大影响。县区级融媒体应整合媒体资源,稳固主流思想,提升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基层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更好地服务群众。

【关键词】融媒体   传播力   引导力   影响力   公信力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媒体融合”是把广播、电视、网站、报纸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形成“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未认证的自媒体及非专业、非科班出身的百姓记者大量地涌现,同一新闻事件,呈现出职业记者与普通百姓同时进行生产和传播的全新格局;二是原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各自为战的格局被打破,发挥自身特长,优势互补,实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职业记者怎样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很多地方最有传播力的“媒体”实际上是一些商业或个人微信公众号,以煽情吸引眼球为能事,虚假新闻造谣满天飞,严重影响了基层的舆论生态与媒体传播环境。作为主流媒体,要接受当前媒体融合环境下,资讯多元化、传播多渠道化的现实,树立内容为王、用户至上的思维,将固有的壟断性思维转变为引导思维、对话思维和服务思维;将“爸爸思维”(我给什么,用户看什么)转变为“妈妈思维”(用户想看什么,我给什么)。

充分发挥新媒体视频直播、 短视频等优势,梳理、拆分、编辑大而全的“电视端”内容,转化为短小精悍直击用户痒点的“手机端”内容。不仅要做“视频生产商”,更要加强互联网思维,对视频做到深加工、精加工。

同时,挖掘服务化、本土化、可视化的信息内容和贴近百姓的“干货”内容。通过以上方式,让传播和表述方式不断创新,达到用专业的手段“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形成基层舆论的传播合力,构建基层舆论的良性生态的目标。

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的优势

自媒体向融媒体转换升级的时代,媒体融合的最大优势就在于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用户需要。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遍地开花的今天,我们的优势也更加明显,那便是不可替代和无法撼动的“专业性、权威性、真实性”。

当传统媒体最具优势的公信力、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新媒体“效率、便捷、互动”特点相结合时,传播效果就会凸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县区级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业务的内容深度及影响力,创新开拓出一条符合本土、受众青睐的道路,做精做强新媒体,提高竞争力。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融合建设,对于巩固主流思想舆论、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处理好政务性与媒体性的关系。区级融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既有政务性,也有媒体性。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要与增强媒体的服务、管理、互动功能结合起来,不仅要讲政治、讲导向,而且要强化政府在互联网服务、移动政务服务、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建设,以更好地凝聚群众,扩大媒体覆盖面,提升受众黏度。此外,还要把握好互联网时代的受众需求特点,用好融媒体这个“利器”,用最鲜活、最生动、最受欢迎的传播方式传播有温度的信息。

二是处理好自主性和开放性的关系。融媒体时代建设区级融媒体,是为了做强党媒,做强阵地,做强平台。不仅要体现坚定的自主性,同时要遵从互联网思维,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体制内外力量和资源的整合,不断强化融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做好基层媒体服务

所有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媒体服务究竟为谁服务、怎么服务,如何做好媒体服务。归根结底,既然是服务,就应该强化用户思维,以用户为中心。

媒体+政务。一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群体,为党和政府的工作搭建宣传推进平台,把政务资源变为媒体运营资源。成都台新闻频道用政务类创收3000万元/年的事实向我们证明,未来3至5年,我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也就是说政府将是我们最大的客户。把政务资源视为第一资源,把政府服务作为第一服务,把政府用户作为第一用户,用新闻+服务的理念,用融媒体整合营销的方式,积极参与智慧城市的政务体系建设,让政务信息及时发布、用户舆情有效反馈,做好政务信息与用户的桥梁与纽带。

从政务微信公众号代理、协办、直播平台、短视频及专题节目拍摄,到活动承办等各领域全面多角度拓展,同时,加强与媒体产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的合作,如与港口、旅游、文化、教育、卫生、物流业等相关产业联动,调动其整条商务链的资源,打通业态,实现县区级融媒体品牌在产业长链的升级。

媒体+服务。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本地化、个性化的服务;为区域内的企业品牌塑造提供传播和智库服务;为地区文化、旅游、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作为县区级媒体工作者,我们更要接地气、重民生,了解本地受众的需求与关注点,有的放矢地加强节目的贴近性与针对性,最大限度扩大节目的有效性与影响力。从而树立新媒体有想法、有温度、有价值、为百姓办实事的公众形象,知名度、美誉度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

善于利用成熟的第三方平台渠道,积极与今日头条、抖音、火山视频、西瓜视频等本地日活数较多的平台进行沟通合作,扩大本地信息内容分发的广度与深度,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外来的热媒与自有阵地一同为优质的内容资源服好务。将新媒体做成信息的超市,在我们这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别人找不到的,就像超市,琳琅满目、种类丰富;我们要做耳目喉舌,这不仅仅是时政新闻,而是我们眼里的新闻与受众想要看的是否合拍,做到说人话、少官话,信息量大。如何用百姓的视角采制,并将内容充分做足,从而传递有事实、有想法、有价值的新闻。

通过不懈的努力,提高县区级广电新媒体业务的内容深度及影响力,让新媒体在传统媒体的支撑下,成为一个有权威、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的广电品牌,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作者单位:营口市鲅鱼圈区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新媒体编辑》,詹新惠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引导力传播力全媒体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的提升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