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女能顶半边天

2019-08-05陈长汉

快乐语文 2019年13期
关键词:申纪兰西沟妇女

文/陈长汉

申纪兰,是我国唯一一位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她曾于1952年、1979年、1989年3次获评全国劳模,于2007年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申纪兰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评其为“初心不改的农村的先进模范代表”。

申纪兰的荣誉,始于“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沟村是我国地图上唯一被标识出来的行政村,早在1943年,李顺达在此响应边区政府“组织起来”“生产自救”的号召,打出了名声。申纪兰18岁嫁到这里,1950年时联络十多个姐妹加入互助组,协助李顺达创办“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带领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实行男女同工同酬。长期以来,在男权社会的思想桎梏下,妇女的地位很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不例外,比方说,同样是干一天的活,女人拿到的工资只有男人的三分之一,哪怕女人干得多、干得好。“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做法,极大地肯定了妇女的劳动付出和地位,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使合作社在较短的时间内收获了丰硕的成果。1951年,合作社向全国发出开展“爱国丰产竞赛运动的倡议书”,还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爱国主义生产竞赛热潮”。

合作社的做法很快得到了认可,其领导人之一的申纪兰也迅速为人们所认识。继1952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后,次年4月,申纪兰还被选为全国妇女代表。紧接着,她又于5月19日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这次大会主题是争取妇女和男人享受平等待遇,争取一个和平的世界,保卫妇女、孩子和家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的中国妇女代表团在国际亮相,参加完大会后,申纪兰深切感受到提高妇女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后的言行中为提高妇女地位而不懈努力。

在生活中,申纪兰利用自己会编曲、唱歌好听的特长,结合生活实践,写出了一首首劳动歌曲,既丰富了大家的文娱生活,又宣传了男女平等的理念。如在《修地歌》里,她唱道:“红彤彤的太阳,蓝盈盈的水,照耀着我们来修田,不分女来不分男,三百亩河滩要修完。”

此外,申纪兰抓住每一次建言献策的机会,争取男女平等的理念能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1956年6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其中就有申纪兰提出的“同工同酬”的建议。后来,该建议还被写进了新中国第一部《劳动法》。

1973年,申纪兰被任命为山西省妇联主任。毫无思想准备的她,总觉得这不合适,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机关工作的经验,让自己当省妇联主任不如让别人当更合适。她如实地向组织上反映了自己的想法,但最后还是服从组织安排。她上任后不要级别,不要工资,不转户口,不要专车,还在西沟村参加劳动。为了给村里办事,她每年的车费、住宿费少说也要花上几千元,但她从未在村集体报销过一次车票,领过一次出差补助,反而把国家每月发给她的生活补贴“赔”进去不少。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不要厅级干部的工资,每月只拿村集体150元的补贴。

如今,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好了,但申纪兰多年养成的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却从未改变,至今她还住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农业学大寨”时建起的排房里。申纪兰的儿子张江平说,母亲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谁家有了困难,母亲就到谁家去帮助解决;谁家两口子吵架,母亲就到那家去调解;谁家在外遇到了难题,母亲就出面疏通。一年四季,母亲在村里总是忙忙碌碌。村民们想外出搞劳务,母亲便出去揽活计;村民们为党参积压发愁,母亲就去河北、安徽找销路……只要是村里人找她办事,她总是尽力而为。

现在,申纪兰也90岁高龄了,可是她仍努力当好人大代表,尽显一代巾帼本色。

知识链接

1955年,贵州民主妇女联合会的刊物发表了《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酬》的文章,表彰实行男女同酬的堡子村。毛泽东看到文章后批示:“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之后,毛泽东提出的口号“妇女能顶半边天”很快响彻大江南北。虽然该事件并不是申纪兰所在的合作社直接引发的,但是在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申纪兰等人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

猜你喜欢

申纪兰西沟妇女
革命中的传统乡村转型之路*——《西沟:一个晋东南典型乡村的革命、生产及历史记忆(1943-1983)》述评
申纪兰:妇女模范 人民代表
申纪兰特殊的临终遗愿
河南西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男女同工同酬”的倡导者
——申纪兰
申纪兰特殊的 临终遗愿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见证西沟及其时代:《西沟口述史及档案史料》出版的价值和意义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