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课本游祖国

2019-08-05米问问

莫愁 2019年21期
关键词:蝴蝶谷日月潭课本

☺米问问

无论是课本之外的知识还是课本之内的收获,每一次出发,都是对课本新一轮的解读和诠释。

作者儿子(左1 1)和小伙伴

孩子第一次真切体会课本的有趣,是一年级下学期。开学不久,学到《春到梅花山》,他回家大声朗读,眉飞色舞,似乎置身盛放的梅林,闻着清冷的梅香,甚至赏花的人潮也仿佛近在眼前。

这缘于我们每年早春会去梅花山赏梅,对他来说,经历过的时光,重现在课文中,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帧帧生动的画面。

这对于孩子是多么有趣的事,特别是不喜欢背诵的小男生,更是帮他们记课文、体会文意的法宝。

我由此开始注意到,小学课本中竟有不少介绍祖国山河的好文章。近的有中山陵、西湖、黄山、庐山、黄鹤楼等,远的有北京、广西、陕西、新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景点等,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版图。

我们计划按课本介绍的景点慢慢游祖国,去哪儿由孩子做决定,一个暑假深耕一个地点。

课本里《台湾的蝴蝶谷》《日月潭的传说》描绘了祖国宝岛的美景,让孩子把暑期目的地锁定为台湾。孩子特意约了好朋友同行。

出发之前,他们将课文又背诵了一遍,每个字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当我们走下飞机的舷梯,踏上宝岛,传统的店招、满街的摩托车、亲切的笑容……扑面而来的熟悉感让人恍然以为进入课本里。

我们先去了日月潭。热情的司机又兼职导游,将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最后他卖了个关子:“一会儿,你们亲眼看看他们为了救黎民百姓变成的两座青山,想想他们为什么还守护着日潭和月潭呢?”

日月潭边雾气弥漫,孩子们安静地凝望着日潭和月潭,似乎想起课文中大尖哥和水社姐在阿里山跋涉寻找武器,回到潭里战胜恶龙、救出日月的传说。

台湾省地势崎岖,气候温暖,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可惜的是,孩子们没找着规模壮观的蝴蝶谷,但寻到了一处养殖农场,喂小奶牛吃草,挤牛奶,还喝到了现做的酸奶和牛奶冰激凌,非常开心。

孩子们后来又去了一所大学。在大学里,他们无意闯入一间教室,刚下课的老教授带他们做了一场电磁实验,并在他们的本子上盖上了已上课的签名印章。从小学的课本,跨入大学的课堂,孩子们的眼里充满求知的光芒。

也许,这就是带着课本去旅行的无限趣味和最大意义。出发的目的只是体会课本中的场景,带回的收获却更多。也许收获的是对课文的更多体会和延伸想象,也许收获的是意外的温暖和关照。无论是课本之外的知识还是课本之内的收获,每一次出发,都是对课本新一轮的解读和诠释。

旅程后,孩子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回到家,投入新一轮的学习中。课本中还有那么多的壮丽山河等待他们去翻阅,去体会,去收获。

带着课本去旅行,旅行的过程是收集经验和感受,但要真正消化它们,必须回到课本,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旅行中的那场感官盛宴,会在紧张而繁忙的学习中,被孩子们反刍、消化和吸收,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成长得更强壮。

猜你喜欢

蝴蝶谷日月潭课本
天目湖日月潭演绎的佳话
《日月潭》中的“像”
蝴蝶迷案(下)
蝴蝶谷迷案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日月潭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前后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