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评“996”陷舆论风波
2019-08-04
2019年4月上旬,一则由互联网程序员引發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榜—— 一名程序员在某知名代码托管平台上,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即工作996,生病ICU)的项目,披露了部分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即每天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每周工作6天)现象,随后大量“996”工作者涌入并参与控诉。此事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热议。
4月11日,在阿里内部交流活动中,马云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中国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这一番话很快引发网友激烈讨论,反对和批评声不绝于耳。
对于自己的言论所引发的舆论风波,4月12日,马云在自己的个人微博回应称:“任何公司都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阿里巴巴从来也都提倡认真生活,快乐工作。但是年轻人自己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
多维解读
“996”与奋斗无关,与利益有关
奋斗,必须是自愿的,支持它的是对事业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信心。对于部分企业强制推行的“996”而言,如果没有制度保证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一致性,没有制度保障员工有坚实的未来,奋斗就无法存在。当员工缺乏长期合同的保障,随时都有可能会被裁员,没有确定的回报来奖励责任感,甚至连加班费都拿不到,这时候奢谈奋斗无异于“何不食肉糜”。在人口红利的尾声阶段,强推“996”是一柄双刃剑,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压榨员工,必然会透支未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不得不说,这碗由明星企业家精心烹制的鸡汤虽然看上去很高大上,但明显有毒,劳动者很难笑纳。还需要警惕的是,这种毒鸡汤论调无异于对奋斗精神的解构,对建设法治社会的消解,它一再被端出来,将对弘扬奋斗精神的时代主旋律构成干扰,有在思想上造成混乱的危险。“996”不是奋斗的代名词,它更多涉及法律与利益层面的问题。奉劝有心推动“996”常态化的人们——请在法律框架下,老老实实拿利益说事,不要用那么多高大上的说词来混淆视听,而是切实拿出能让劳动者心甘情愿和企业同甘共苦的利益保障制度。我们需要的是合法、合情、合理的奋斗精神,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敬业尽责的奋斗精神,把这些割裂开来,奋斗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996”工作制折射企业管理短板
在企业初创阶段,或重点项目攻关时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以及资金少、竞争激烈等原因,千方百计省成本或加班加点赶工期等做法,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再配以合理的薪酬、职级激励机制和企业拼搏文化营造等,倒也不会大面积地引发员工的抗拒。但企业慢慢走上正轨了,仍然广泛实行“996”工作制,甚至营造超时加班才是拼搏精神的企业文化,那就不仅不可持续,而且还折射出其在管理水平、工作效率、任务分配等方面的短板,充分暴露出其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
事实上,成就中国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的,是产业升级的机遇、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家的战略眼光。产品的创新性、营利能力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都不是靠一味地“996”就能实现的。面向未来的竞争,企业要比拼的应该是技术、质量、管理、文化,而不是员工的体力与耐力。而且,劳动者抵触“996”工作制,并不是不要拼搏奋斗,而是在追问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拼搏。纵观商业史,缺乏健康企业文化和员工关怀的企业,或可显赫一时,却往往难以持续辉煌。对于互联网巨头们而言,不仅要成为更有效率的经营者,还应成为遵纪守法、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创新企业管理的模范。愿所有互联网企业都能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反思自身的管理短板和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