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2019-08-04王丹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于敏光明日报偶像

王丹

“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2019年1月16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于敏院士去世,享年93岁。

于敏院士的离去,早已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视作舆论声量重要参照指标的两微(微博和微信)数据即是明证。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1月16日首发的于敏院士去世消息,阅读量已经超过10万;光明日报法人微博该消息的阅读量约2300万,点赞量近10万。

每一次点击,都是一份关注、一份致敬和一份缅怀。人们在怀念和致敬中,回顾于敏院士惊人的事业和沉默的人生,重温那段艰辛的岁月和不屈的探索,脑补他在黄沙大漠中大声吟诵“不破楼兰终不还”和《后出师表》的场景。有网友留言说:“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追于敏院士这样的星,当然是出于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和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似乎又不止于此。他在时代的旋涡中如何张弛,在功名和真理之间如何选择,又在时间的巨大馈赠面前如何淡然处之,都让每一个走近他的人着迷不已。

风骨坚韧、不失本真,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家国情怀,也不乏“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的人生气魄,这几乎就是于敏院士所代表的科学家群体的共同特质。他们将个人命运和民族兴亡紧紧相连,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成就人生,在实现自我中造福大众。梁思礼、华罗庚、朱光亚、王希季、钱学森、师昌绪、郭永怀、南仁东、黄大年、程开甲……如果继续列下去,这个名单还可以拉得更长。

如果科学家也有所谓人设的话,大抵也就是上文描摹出的样子吧。而且选择“追这样的星”的人,似乎也不必担心偶像可能出现的人设崩塌。回望历史风云,他们的价值坐标从不曾迁移,他们的信仰始终在场。也许有人觉得谈“责任”“使命”“信仰”这样的大词有点空洞和矫情,但面对社会的喧嚣浮躁,恰是“于敏们”的故事,让我们得以暂时停下来,重新审视精神上的困惑和价值观上的迷茫。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于敏们”的离世何以引发多个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的集体悼念。于个体而言,这些人类星空的璀璨之星似一座座灯塔,照亮了通往“意義”的道路,而在更宏观的层面上,他们维护并构筑了一个社会的精神价值,照亮了通往“梦想”的前路。

一直以来,“对明星演员的关注多过科学家”的声音总会不时出现,而且每一次出现都能成功挑动大众敏感的神经。暂且对这种论调按下不表,现在,事情已不同以往。一个例子是,在中央的关怀下,光明日报成立了专门的知识分子关怀机构;2019年,光明日报法人微博新开设“光明追思”栏目,第一时间刊发了多位大家追思稿件,目前阅读量已超6000万。功勋卓著,青史不泯。即使在社交媒体时代,这些别样的“偶像”也是最大的流量,最有含金量的流量。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4年前,“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于敏的颁奖词。如今,他换了种方式,和国人一起奔跑在时代前列。

——摘自《光明日报》

点 评

近年来,一些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离世的消息经常见诸新兴数字媒体,引发社会的关注,这在往年是比较少见的现象。本文作者也以此起笔,首先概述了于敏院士离世引发的舆论关注,紧接着借网友之口抛出“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的观点,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于以于敏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文章字里行间饱含敬重与感怀之情,从“人设”的角度,论述了“于敏们”能够获得越来越多关注的原因。在作者看来,即使在社交媒体时代,像于敏这样的“偶像”也是最大的流量,最有含金量的流量。如此观点可谓新颖独到,让读者对“关注明星演员而不关注科学家”这一现象得到彻底的改变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于敏光明日报偶像
Yu Min: Father of China’s Hydrogen Bomb于敏
隐姓埋名的于敏
偶像报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光明日报》法律顾问黄晓:什么时代都是内容为王
《光明日报》融媒建设实践分析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