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逝世
2019-08-04
很多人可能没听过于敏这个名字,但一定知道世界上最强大的核武器——氢弹。我国的“氢弹之父”就是于敏。2019年1月16日,这位为我国军事力量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因病去世,享年93岁。
于敏,1926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从此至1988年,在近30年的时间里,于敏过起了隐姓埋名的保密生活。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爆炸,巨大的蘑菇云升上了天空。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1988年,于敏的名字首次出現在公众视野中。在那之前的近30年时间里,他的工作完全是保密的,甚至连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他具体在研究什么。模范奖章、国家科学技术奖、“两弹一星”功勋奖、“氢弹之父”……这些荣誉在于敏看来都不是自己的功劳,他曾多次在公共场合表示:“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功劳成果,我只是一个小卒。”
多维解读
向真正的民族脊梁学习
于敏,一位名字长达28年都是绝密的“非著名科学家”走了,但他的英名已镌刻在祖国大地和中华民族历史的丰碑上。于敏是真正的民族脊梁,奋斗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于敏,人人都当向他学习。
学习于敏,就是要像他那样为国奉献。如今,“出名要趁早”“追逐名与利”成为很多人的时尚。的确,谁不愿意让自己的人生光彩夺目?但为了国家“大利”,我们就该像于敏一样,舍弃“小我”,甘当无名英雄。我们需要光荣,但光荣首先应该属于国家和人民。只有人人都淡泊名利,潜心工作,真诚为国奉献,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向前,伟大的事业才能实现。
学习于敏,就是要像他那样艰苦奋斗。五十多年前,中国的大背景还是国内一穷二白,国际环境险恶,一切条件都很艰苦。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可说是无比优越了,但面临的各种挑战与考验依然巨大。其实,无论在任何条件下,艰苦奋斗的传家宝都不可丢弃,我们必须像于敏等老一辈科学家一样,心怀振兴祖国的梦想与执着,服从祖国需要,努力拼搏。只有这样,国家才能不断振兴向前。
学习于敏,就是要像他那样坚定信念。当初,组织选派于敏隐姓埋名从事核武器研究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理想,但我们应以国家信念为第一信念。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毕生奉献给国家的事迹,令人对中国梦有着不一样的感悟:追逐中国梦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实现中国梦需要有献身精神。
“于敏们”不需要流量
于敏是谁?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氢弹之父”……他早就有了大大小小无数的荣誉傍身,但直到现在才广为人知。
在网络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常常在网上看到娱乐圈人士的新闻动态,他们的私生活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常常是一张在机场的照片就能上热搜。而同时,有许许多多的“于敏”一直处在默默无闻的状态,直到最后的离去也未必能惊动广大群众。
这种情况的出现,引起了许许多多有良心、有良知、有见解的网友的不满。于是,每当某个明星发了个动态,常常就有人在下面评论,今天是某某大师诞辰××年的纪念日,他们才应该上头条!
诚然,网友们的行动是出于心中的正义,但“于敏们”不需要流量,他们也不需要去和那些娱乐圈人士进行对比,他们忙于工作,真的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闲去走机场T台,买“水军”造势。他们需要的仅是一张安静的书桌与一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他们的精力与汗水都将挥洒在需要的地方,而不是像小丑一样哗众取宠。我们不必担心他们会被忘记,因为他们的名字注定会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