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的调查分析
2019-08-03刘中兰
白 瑶, 刘中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及5月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可见“三农”问题之重要。其中,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是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回避的问题。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正视中国目前大量存在的小农户问题。清楚认识小农户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正确引导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体系接轨。截至2016年底,我国经营规模不到3.33 hm2的农户仍有近2.6亿户,占农户总数的97%左右[2]。庞大基数和落后的条件,加上近年来各种资本的冲击,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体系任重而道远[3]。基于此,研究如何尽快推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十分必要。
武汉市蔡甸区中部的玉贤镇总面积49.7 km2,全镇17个村,1个社区,人口19 115人,其中农业人口17 327人,是蔡甸区的农业重镇。2017年8月,国家住建部发布的全国276个特色小镇中蔡甸区玉贤镇以打造特色园林小镇为亮点榜上有名。该镇既是农业重镇,小农户众多,又拥有主打产业特色,具备发展潜力,具有作为调查对象的价值。基于此,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对武汉市蔡甸区中部的玉贤镇小农户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体系的对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面临的客观困难和主观意图,摸清步入现代化的问题症结,以期提出可行建议,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方式
2018年8月,以玉贤镇为调查对象,重点了解当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体系的对接情况,以及小农户对现代农业体系的认知情况和加入意愿等。结合文献,针对小农户发展存在的生产、市场、资本和政策困难[4]设计问卷,对玉贤镇下辖的车岭村、马家渡村、农力村和松林村等4个村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发放问卷200份。
1.2 指标的确定
1.2.1 自变量与因变量
1) 自变量。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筛选,剔除多选题等难以测量的题目确定6个自变量:年龄、受教育程度、拥有的现代化农耕设备量、对现代农业体系的了解情况、对现代农业体系的满意度及政府帮扶情况,问卷题目分别有2个、3个、8个、11个、13个和18个。
2) 因变量。以小农户加入现代农业体系意愿为因变量,不直接以“是或否”选项决定,而是对“我对现代农业体系充满信心”、“我认为现代农业体系一词很空泛”等6道描述型矩阵题通过选择“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进行测量,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浓缩为1个变量,命名为“加入意愿”。结合SPSS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影响小农户加入现代农业体系主观意愿的因素。
1.2.2 假设的提出
1) 假设1。小农户基本情况对其加入意愿具有正向作用。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往往会影响人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兴趣和接纳程度。现代农业体系作为一个概念性的词语,越年轻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可能越能够了解其内涵,接纳意愿也越强,反之则可能会越有保守和不关心的情绪。
2) 假设2。小农户对现代农业体系的认知情况对其加入意愿具有正向作用。小农户是否了解现代农业体系一词,或许直接影响对现代农业体系的看法及加入意愿。越能清楚地了解现代农业包含的内容和现行政策,越能放下疑虑;反之则可能对加入现代农业体系越抱有观望态度。
3) 假设3。小农户对现代农业体系的满意度对其加入意愿具有正向作用。满意度作为小农户对当地发展现代农业体系情况的直观体会的反映指标,越满意则越可能表示小农户已经体会到加入现代农业体系的优势,越有信心继续;反之则越排斥加入。
4) 假设4。政府对小农户的帮助对其加入意愿具有正向作用。满意度是小农户对现代农业体系措施的直观体会,政府帮扶从更客观的方面进行反映。小农户如果曾接受过政府对其的实际帮助,就更有可能愿意加入现代农业体系中。
2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影响因素
2.1 问卷调查情况
共回收调查问卷20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79份,有效问题26题。且问卷通过信度检验,KMO系数为0.900,效果良好。另有访谈记录228份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当地小农户面临的客观问题。
2.1.1 小农户基本情况
1) 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在接受访问的179人中,男性93人,女性86人,男女比例较均衡。从图1看出,66岁以上的有32人,56~65岁的有61人,46~55岁的有47人。表明,受访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符合当下年轻务农者数量较少的现实情况。受访者的学历多以初中和小学及以下为主,分别为73人与53人,大专及以上的仅有16人,与受访者的年龄情况较为相符。
图1小农户受访者年龄段
Fig.1 Age group of interviewers from small farmer households
2) 田地稀少破碎。家庭人均耕地面积最多的为0.22 hm2/人,最少的为0.03 hm2/人;66位受访者家庭人均耕地面积为0.07 hm2/人,占总受访人数的36.87%。表明,小农户拥有田地零碎是当地的现状,也是访谈中较常被提及的问题。
3) 耕作及经营方式原始。农业耕作方式选项中有110人选择以人力为主,占比达61.45%;选择半机械化耕作的有60人,占33.52%;选择全机械化耕作的有9人,占5.03%;而现代化耕作选项无人选择。相应的,在拥有现代化农耕设备的数量上,家中没有现代化农耕设备的有121人,占67.6%。在农业经营方式上,142人选择家庭农场模式,专业大户选择人数仅有23人。在农作物销售方式上,选择传统销售的占比高达86.59%。由于是多选题,总选择人次超过179人(次)的样本量,说明在传统销售为主的基础上,农户采取了多元化的农作物销售方式,但总体仍较单一。
2.1.2 小农户对现代农业体系的认知及满意度 受访者对现代农业体系的了解情况完全不了解或不了解具体情况的占81%,说明多数小农户对现代农业体系的概念及其具体内容尚不清楚。从图2看出,在调查者向受访者解释说明现代农业体系的相关内容与措施后,有110人对现代农业体系现有措施的满意度为一般。非常不满意和满意的受访者较少,且选择不满意的人数略多于满意人数,估计与现代农业体系内容不够了解有关。受访者对现代农业体系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有费时费力、没有显著回报及缺乏支持和帮助。
图2 小农户对现代农业体系的满意度
Fig.2 Satisfaction of small farmer households to modern agricultural system
对现代农业体系中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选择占比分别为49.16%、12.85%和37.99%。访谈了解到,选择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人多数对生态旅游感兴趣,而选择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人主要对集成化经营抱有期望。
受访者对小农户面临的主要困难的回答较一致,120人次选择生产动力不足或生产效率低下,74人次选择缺乏市场或市场前景暗淡,其他还有缺少资金投入、宣传不到位、小农户的思想观念短时间难以改变等。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受访者在“其他”选项中填写了土地零碎及水利设施不够完善等困难。
2.1.3 小农户接受政府帮扶情况 问卷显示,93.3%的受访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接受过政府的帮扶政策。进一步调查发现,帮扶几乎以“资金补贴”为主,缺乏其他帮助手段,且资金补贴的金额并不高,平均每户每年只有几百元。对农耕技术学习的途径,在167名接受过政府帮扶政策的受访者中,有165人是靠自己累积经验,这与选择接受政府帮扶政策为“资金补贴”、目前参与农耕的资金来源为“自家储蓄”的人数完全一致。
2.1.4 小农户加入现代农业体系的意愿 未加入现代农业体系的占比达80.45%,表明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体系的现状较严峻。调查显示,有75%的受访者愿意加入现代农业体系,可见小农户加入意愿较为乐观。
2.2 回归模型的构建
根据假设,以设置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R2为0.660。因为几乎当地所有小农户都接受了政府的少量种地补贴,因此这一项并不能如预想般反映情况,且政府帮扶项在统计学意义上也不显著(P政府帮扶=0.529>P显著性界限=0.05)。为进一步简化模型,采用向前法对自变量进行剔除后,最终的回归模型为
y=0.272×JY+0.276×LJ+0.524×MY-2.581
其中,JY为教育程度,LJ为了解程度,MY为满意程度。模型P值皆小于0.001,效果理想。
通过模型可知,除了假设H4不能通过此次调查获得验证外,假设1、假设2和假设3都得到了验证,可见,要想推动小农户尽快加入现代农业体系,让其自愿、积极地融入,需要从加强农村地区教育,并加大宣传力度,以保证小农户对现代农业体系的了解及切实做出惠及小农户的措施,提高其满意度,进而可持续发展。
3 存在问题
3.1 耕地零碎和农业资源短缺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要素,水资源是农业最重要的资源。调查显示,人均耕地较少,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作业,导致一部分人加入现代农业体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人认为家里田地太少,没有必要费心照料,转而通过做小生意赚钱,因此有些田地已经荒芜。此外,虽处于千湖之城,但季节性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缺水问题并存,水资源稀缺成为制约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体系的主要因素。
3.2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机械化水平较低与农村人均耕地较少相关,人均耕地少,且农村55岁以上的人群是务农的主力,导致小农户无资金也不意愿去使用现代化农耕设备。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性扶持较欠缺,仅有一小部分农户接受过农机操作培训。可见,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方面有很多工作需要落实。
3.3 小农户对现代农业体系认知不足
现代农业体系的发展与小农户息息相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小农户对现代农业体系完全不了解。除了大部分小农户自身学历较低的主观原因外,政府公开文件或村委会宣传也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使得小农户们因认知不足而无法加入或不愿加入现代农业体系。
3.4 市场化水平低,农业收入较少
农业经营模式多为家庭农场模式,销售方式多为传统销售。许多小农户农产品多在村内街头贩售,没有固定的市场,导致农作物的市场价值不高,小农户得到的农业收入极其有限,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闲散耕地越来越多,进而影响现代农业体系的发展。
3.5 政府帮扶单一,补贴金额少
现阶段政府对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的帮扶措施以补贴为主,较单一。只有少数人得到政府提供的技术帮助或统一收购。玉贤镇虽是园林小镇,但并不是家家户户都享受到了园林种植的好处。
4 对策建议
4.1 规划农村零散土地,加大帮扶力度
要解决大片土地碎片化种植的问题,在不打破土地承包制或直接收回土地的前提下,将农村现有的零散耕地进行盘点,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重新规划,将田地集中规划和集体种植,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与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实现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体系。此外,在现有补贴的基础上,政府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小农户更多元的帮扶,包括培训、指导、租借机械、联系当地企业集中收购、发展电商及旅游产业等。
4.2 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现代化水平
发展农业机械化,重点要在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和统一购置建设上下功夫。农机政策扶植体系要先建立健全,组织对小农户的农机操作培训。农业机械的投放需正视当前小农户无力承担购买机械费用的现实,政府可统一购置,前期以租赁形式给小农户,后期统一投放管理,以实现未来统一规划种植的景象。
4.3 重视教育,人才引进和宣传
务农者普遍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情况亟待改善。一要加强对大龄农户的培训和指导,通过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相关教育,打破保守思维;二要重视农村教育,从年轻人入手,提升教育水平;三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保留,通过政策优惠或短期下乡指导等方式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帮助改变小农户面貌;四要重视宣传,通过多元化的渠道使其真正理解现代农业体系的内涵,提升接受度。
4.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首先应大力发展水利设施建设,除建设新的水利设施外,对老化失修的水利设施要进行维修监测,实现引水工程满足小农户农业生产的灌溉渠系配套需要。此外,道路工程需要进一步建设,将道路通到乡村的田间地头,便于农业机械化耕种和农作物的及时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4.5 发挥电商作用
电商与小农户的结合是顺应时代的必然产物。在很多地区,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环,对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玉贤镇可参照熊磊等[5-6]构建政府带头的互联网+小农户模式,使小农户摆脱当前面临的窘境,借此带动该地区的长效发展。
5 结语
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及现代农业体系建立,小农户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当前大量且零散存在的小农户在农业生产生活中面临诸多困境,以其较为原始的面貌对接现代农业体系十分艰难。唯有切实了解小农户现状,把握小农户需求,重点改变小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小农户的身份转型,才能有效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最大限度保证广大小农户的利益,保证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