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种植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的调查
2019-08-03张晓苏贾景皓徐绍荣潘立臣
方 堃, 张晓苏, 贾景皓, 徐绍荣, 潘立臣
(中国农业大学 烟台研究院, 山东 烟台 264670)
生态农业(Echological Agriculture)是基于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将传统农业有效经营理念与现代科技成果、管理方式相结合,采用集约化和可持续化经营模式[1-2],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均获得良好发展的现代化农业[3-4]。生态农业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德国农学家鲁道夫·斯蒂纳(Rudolf Steiner)提出,陆续发展、扩散到瑞士、英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至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农业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共同响应,世界生态农业发展规模、速度及水平也得到质的飞跃[5]。
我国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试点和20世纪90年代中央八部委支持下的全面推广[2,6],生态村、生态乡镇和生态县不断涌现[7],激发国内诸多学者热衷于生态农业方面的研究。刘琳琳等[1,8]阐述了生态农业对中部地区崛起、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骆世明[2]认为,我国经济已经接近或处于农业生态转型拐点期,提出我国生态农业转型方向。李洪泽等[7,9]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选取特定区域对其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进行评价。薛领等[10]在对生态农业概念起源、拓展和辨析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将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归纳为2种类型:EES框架及其拓展、PSR和DSR模型,对指标频度进行了中外对比,并对指标权重确定与综合评价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综上所述,前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综合效益评价等方面,关于其种植行为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11-12]很少。大沁他拉镇的生态农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建设有生态农业园区400 hm2,集中分布于哈沙图村、光明村和英特北村等,并成为其脱贫助力。鉴于此,对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进行走访、调查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影响农户参与生态农业种植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完善相关理论体系,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社会、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实践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对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种植情况”的专项调研。
1.2 方法
1.2.1 调查取样 根据大沁他拉镇各村庄区位位置、经济发展及生态农业等状况,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光明村、双合村、北哈沙图村、东哈沙图村、北老柜村及鄂布根包冷村等主要生态蔬菜种植区共14个行政村为调查村,在典型调查村采取随机抽样法,调研对象为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决策成员。共发放调查问卷380份。
式中,n为影响因素数量,b0是截距项,Xi(i=1,2,…,n)为影响农户生态农户种植行为的因素,bi是Xi对应的回归系数,u为随机干扰项。
1.2.3 自变量的选取 借鉴农户种植决策方面的文献[11-13],选取农户户主个人及家庭特征、社会组织参与情况、生态农业认知情况、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水平及政府扶持政策等6个自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依此得出均值及预期影响方向。
1) 户主特征。该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外出务工经历。一般而言,男性与女性相比,其劳动强度和生产效率有比较优势,且更富于冒险精神[14],接受新技术、新模式的意愿更强。此外,受教育程度越高,外出务工经历越丰富,求知欲与学习能力越强,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度和参与概率也越高。年龄的预期影响方向尚不能明确判断。
2) 家庭特征。选取劳动力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收入占比3个变量[15-16]。劳动力人口与耕地面积反映农户农业生产可能提供的人力资本情况与土地禀赋水平。理论上,家庭农业劳动力人口和耕地面积越多,农业规模化运作的可能性越高,收益就越大,因而生态农业种植的意愿也越强。农业收入占比反映家庭收入对农业经济的依赖程度,且两者间正相关。因此假定:家庭特征变量对生态农业种植行为的影响均是正向的。
3) 社会组织参与情况。选取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这一变量进行考察。农业合作社是农户参与组织化和分工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农户参与该组织可以更好地享受其提供的便利条件和信息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因此,预期其为正向影响。
4) 生态农业认知水平。生态农业认知水平反映农户对生态农业运营原理、行为模式、效用影响等的认知程度。生态农业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生产模式,其认知度越高,参与这种新型、安全、高效的复合生态系统的意愿越大[17],因而这一因素有正向影响。
5) 基础设施。选取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生活性基础设施2个变量。农业基地、农田水利建设等生产性设施状况与农业种植息息相关,农业基地状况越优良,农田水利设施水平越好,农业投入的产出比越高,生态农业种植意愿越强烈[18]。良好的交通、通讯及电力等生活设施有利于增强农村与城市、农村与农村之间的信息交流、产品交换与运输等活动,促使农民更愿意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增加高品质农产品供给种类和数量。
6) 政府扶持政策。包括宣传力度、激励措施、相关产业链建设、农业技术培训[19]和贷款发放[20]5个变量。一些地方政府通常采用政策性金融、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设置示范区和示范户等措施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既解决经营中的资金瓶颈和技术难题,又可提高农户生态农业的认知度。因此,扶持政策变量对生态农业种植行为有正向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因素调查情况
剔除部分问题未答或答案明显错误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48份,有效回收率为91.58%。各影响因素的调查情况详见表1。
2.1.1 户主特征 农户年龄分布在46岁以上的占62.93%,说明参与农业种植的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比较明显。调查样本男性多于女性。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共292人,占83.91%,说明农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户仅有48.28%。
表1 变量类型的赋值说明、样本量及预期影响方向
注:+和-分别表示预期影响为正向和负向。农业收入占比为连续数据,频率表中数据量过大,故未显示。
Note: + and- indicate positive and negative direction of expectation separately.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income is the continuous data.
2.1.2 家庭特征 家庭有1~2个劳动力的占68.97%,耕地面积少于0.13 hm2的占62.35%,说明大部分家庭劳动力人口和耕地都比较少。农业收入占比均值为0.374,其中该因素占比超过50%以上的家庭占38.51%,说明,有近40%的农户农业收入是该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2.1.3 社会组织 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社的占比仅有12.07%,说明只有极少数农户能够享受到该组织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带来的实惠。
2.1.4 认知水平 生态农业认知水平均值为2.72,非常低、比较低和一般3个水平共占66.38%,说明农户生态农业认知水平普遍较低。
2.1.5 基础设施 生产性基础设施均值为3.54,农户评价的非常差、比较差和一般3个等级共占44.83%,说明该因素还需进一步完善。生活性基础设施均值为4.20,农户评价的比较完善及非常完善共占81.32%,说明大部分农户对该因素比较满意。
2.1.6 政府扶持政策 该变量涉及的5个影响因素的均值普遍偏低,说明在生态农业方面还需多渠道、多方式地加大支持力度。
2.2 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根据设定的Logistic模型和调查数据,经过8步筛选剔除了年龄、外出务工经历、农业合作社参与情况、生活性基础设施、宣传力度、激励政策及相关产业链建设等7个变量,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9个(表2):性别、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口、耕地面积、农业收入占比、生态农业认知水平、生产性基础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和贷款发放。模型的Hosmer-Lemeshow检验值对应的P=0.499>0.05,Cox & SnellR2和NagelkerkeR2分别为0.613和0.902,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显著性影响因素与预期影响方向均一致。
2.2.1 户主特征 性别在5%的水平下为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在1%的水平下为正向影响,进一步验证了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参与生态农业种植。随着农户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趋势认识越深,更倾向于种植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收益共赢的生态农业。
2.2.2 家庭特征 劳动力人口和农业收入占比均在5%的水平下为正向影响,耕地面积在1%的水平下为正向影响。原因在于小规模、零散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的生产成本较高、收益较低,而农业规模化种植是解决农业生产低效率的主要方式之一。与小规模作业相比,农业规模化种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耕地。因而,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拥有较多劳动力人口和耕地,及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的家庭,从事生态农业进行规模化种植的可能性也越高。
2.2.3 认知水平 农户对其种植模式、能量物质高效运作模式及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的了解越多,越愿意种植,生态农业认知水平因素在1%的水平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符合预期。
2.2.4 基础设施 生产性基础设施在10%的水平下为正向影响。完善的农田机械化设备给生态农业的种植提供了极大便利,农田设施越完善,生产效率越高,农业增产增收效果越明显。
2.2.5 政府扶持政策 农业技术培训和贷款发放均在5%的水平下为正向影响。为推动生态农业发展,部分村定期举行农业技术培训会,向政府申请生态农业信贷资金,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户的技术储备不足与融资难等后顾之忧,使农户参与生态农业种植概率明显提高。
表2 Logistic回归影响呈显著水平的因素
注:*、**和***分别表示解释变量在10%、5%和1%水平差异显著。
Note: *, ** and *** indicate that significance of explanatory variable is atP<0.10,P<0.05 andP<0.01 level respectively.
3 小结与讨论
性别、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口、家庭耕地面积、家庭农业收入占比、生态农业认知度、生产性基础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和贷款发放等9个因素对生态农业种植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性别的影响方向为负向,其余8个因素的影响为正向。根据分析结果对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建议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人力资本培育力度。县、乡(镇)政府定期组织各村农民观看种植、养殖、经济及管理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教片,邀请高校院所、协会组织等专家现场培训农业广普性知识和技能,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定期举办热点问题的专题讲座,积极鼓励女性农户参与培训交流,提升农民多领域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与使用机制。以生态农业推广为契机,推进农村农业劳动技能较差的劳动力向城区和非农产业转移,既能缓解农业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又能将大量土地集中在劳动技能较高的农户手中,提高土地要素集中度和使用效率,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维护与更新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废旧待更新的水利、电气设施等定期检查和及时维修。通过设立村民意见信箱、建立示范户意见中转机制等方案,提升农户生产设施诉求反应的灵活度和及时性,并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是深入完善农业技术专项培训机制。创新农户与基层农技部门的沟通及科技示范户联动机制,组织农民到生态农业科技园及示范村现场观摩、学习和体验。指派专业技术人员亲临田间指导,力求定期、到户、专业。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与媒体手段,建立全渠道、多层次的培训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户生态农业认知度和操作技能。
五是继续增加强农惠农贷款规模。通过扩大涉农贷款总体规模和受惠农户数量,减少生态农业落地初期投资大的制约影响,具体方法:政府部门提升自身金融和保险方面的服务能力,创新生态农业贷款发放政策和模式; 创新农业资金筹措机制和渠道,吸引筹集更多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农业项目中,更好地促进农业资金体系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