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在审美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

2019-08-02郑雪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1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老师

郑雪佳

【内容摘要】在人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一种情感艺术,更是一种审美艺术。在这个意义上来讲,音乐教育实质上是用艺术在传授艺术。对于普通中学生来说,在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不是一些抽象的乐理知识,而是对于音乐艺术之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能增添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乐趣,让他们拥有最基础的艺术鉴赏力,也能全面提高他们的艺术文化修养。因此,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音乐教育中的审美能力培养,丰富他们的精神文明,让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让自身获得综合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  审美教育

音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而教育则需要有一个基本的规程和理念作为基础。音乐教学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的、有道德的、有文化的、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的目的绝对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音乐家,教育的目的是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走近音乐,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和终身热爱并学习音樂的愿望。”因此,初中的音乐教育既要遵循课程标准理念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一个教育方案,而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状态,丰富自己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一、转换音乐教学的内容

所谓音乐教育,显而易见地,音乐在这个教育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现在初中生的音乐教育形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些老师在音乐课堂上用了大部分时间去一味地讲授一些枯燥乏味的音乐理论知识,却很少让学生自己去听、自己去唱——这就是明显的主客倒置了。因为,音乐是一种听觉上的艺术,就是一种对听觉盛宴的享受,听就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在让学生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和鉴赏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心理和具体情况创新和丰富课堂内容,设置一些他们可能会感兴趣的环节。例如,除了教科书里的歌曲以外,教师也可以找一些悦耳、受欢迎的流行音乐或古典音乐,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激情,让他们觉得音乐课是有趣的、值得享受的。

除了听音乐以外,老师也应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大胆地唱出来。比如,“你喜欢的歌”“最近流行的歌”“你认为最好听的歌”等等。作为音乐课,需要跟进的是在听过一首歌曲之后,教师可以先为同学介绍一下这首歌曲的背景,并且教给他们一些相关的音乐技巧,强调一些有难度之处的唱法。做到音乐课堂与音乐生活的有机融合,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一起练习唱这首歌,鼓励他们大胆张嘴发声。如果有学生自愿举手,也可以让他站起来为大家唱一遍。

二、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丰富的内容形式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作为一门艺术而言,单一枯燥的理论知识是不可能触及它的真谛和本质的。要想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有效地提升音乐审美能力,老师就要创新讲课方式,对于传统音乐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我之见,一个很好的音乐课形式就是老师在前面演奏乐器伴奏,学生们随之合唱。而这就需要学校对音乐老师的招聘要求有所提升: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最基本应该是音乐专业出身,要有自己的才艺,如声乐和各种乐器等。同时,老师伴奏学生唱歌的课堂形式,例如,老师在教《雨花石》这类革命歌曲时,可以用电子琴进行伴奏,让同学们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放声歌唱,感受歌曲的含义,激发起浓浓的爱国情。也能营造一个和谐温暖、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在人性化的环境下体验和感受音乐本身。

当然,小组合作也是一种好办法:可以让同桌相互对唱,然后让他们互相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让他们在合作中提升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在课下,老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轻音乐,既能让学生从课堂上紧张的学习状态中缓解过来,以便下一节课的学习更加聚精会神,也能让音乐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让他们把音乐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从而慢慢地让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另外,老师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活动,例如:举办一个音乐鉴赏会,让同学们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各种风格的音乐,在课上为大家展示出来,引发大家的讨论。

三、引导学生注重内心对音乐的感受

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体验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老师要要求学生不只是用耳朵听音乐,最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和体验音乐。学生在听音乐时应该全神贯注,最好是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与音乐想描述的情景相符的境地,在感受中思考这首音乐所要表达的东西可能是什么。在欣赏音乐之后,老师应该让学生们各自说一说每个人对音乐的不同感受,并从中寻找一些思想的契合点。

总之,音乐教育的地位并不亚于其他基础课程的地位,反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更加重要的。在音乐教育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对音乐的兴趣中寻找美、发现美、认识美、体会美,让他们做到在世间“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 尉肖肖. 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J]. 新校园,2015(12).

[2] 吴珍. 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J]. 通俗歌曲,2016(01).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城东镇西场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老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